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聊齋蒲松齡經典故事

聊齋蒲松齡經典故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8 05:26:15

蒲松齡的生平用兩個字可以概括。

第一個字,窮。

太窮了。

蒲松齡出生于崇祯十三年(1640年)。那一年,天下大亂。

關外,皇太極的清兵虎視眈眈。關内,張獻忠的起義軍步步緊逼。夾縫之中的大明已如強弩之末。

蒲松齡的家鄉山東,也正遭遇着一場大旱。糧食顆粒無收,餓殍遍野,大家隻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樹葉和樹皮都被吃盡了,百姓惶恐不安,賣兒鬻女,隻求活命。

此時出生的蒲松齡,似乎注定半輩子逃不過一個“窮”字。

蒲松齡的父親蒲槃年輕時是個讀書人,參加過科舉,沒能夠考取功名。為了生活,他轉而開始經商。

但在那個年頭,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蒲槃始終放不下科舉失利的陰影,于是,他把這個夢想傳給了兒子。

在父親的殷殷教誨下,蒲松齡接過了接力棒,走向了科舉的第一線。

他一生的故事,也由此開始。

聊齋蒲松齡經典故事(一部聊齋傳千古)1

蒲松齡的出生地,山東蒲家莊

蒲松齡的少年時期,家裡的經濟狀況還過得去。父親經商有道,家中不缺衣食。後來,蒲松齡兩個哥哥相繼娶了妻,災難就到來了。

兩個嫂子都是悍婦,把家中折騰得整天雞飛狗跳,不得安甯。

蒲槃苦不堪言,大怒:這日子還能過嗎?分家!

于是,康熙三年(1664年)(一說于康熙四年),四兄弟分家。由于嫂子們很能打,兩個兄長分到了寬敞明亮的屋子,蒲松齡隻分到了村東頭三間簡陋破敗的草房。

屋子本來是用來堆柴草的,年久失修,連個門闆都沒有。蒲松齡向别人借了個門闆,算是正式住了進去。

即使在這樣的環境裡,蒲松齡也沒有太過悲觀。他幾乎虔誠地認為,有一天他一定會出将入相,光耀門楣。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曆史上已經有了太多這樣的傳奇。

他相信,下一個,就是他。

.

蒲松齡的才華是毋庸置疑的。

寫小說,他絕對出挑。但可惜,在一個盛行八股文和詩歌的時代寫小說,就未必出挑了。

每個時代都會有那麼一些離經叛道的人,面對諸多的規矩,置若罔聞、我行我素。

對此,總有人試圖向他指出一個所謂的“正道”。

倒不是他人太古闆,隻是他們從幾十年的生命中得到了一個經驗——以一人之力與一個體系碰撞往往是悲慘的。

但是,假如這個人是天才呢?

.

蒲松齡就是一個天才。

順治十五年(1658年),19歲的蒲松齡參加了人生中第一場科舉考試。

試題是《早起》(《蚤起》),出自《孟子·離婁下》。一般來說,考生需模仿孔孟的語氣,诠釋其中的義理。

但蒲松齡偏偏不這麼寫,他要寫一篇小說。

一篇懸疑小說。

一開頭,他點出了文章的女主角——一個神秘的女人。

“這天,她早早的起床了,是為了跟蹤她的丈夫。”(起而早也,瞷之計決矣。夫齊夫婦之起何以早也?惟瞷良人之故。)

蒲松齡仿若置身故事中,全方位地刻畫這個女人,寫女人對丈夫的懷疑、想跟蹤丈夫的心思、害怕被丈夫發現的忐忑,還有一夜未眠的焦慮。

終于,丈夫出門了,她的跟蹤計劃可以開始了。她對小妾說:“你在家等我,我走了。”(姑掩關以相待矣,我去矣。)

到此,故事結束。

在一片歌功頌德、講大道理的八股文中,突然看到這麼個小說,主考官驚呆了。

按照常理,一篇高考零分作文即将誕生。但上天總是眷顧天才的,這次,奇迹出現了,他的主考官是大才子施閏章。

清初的詩壇有“南施北宋”的說法,“南施”就指的是施閏章。

隻有才子才能理解才子,施閏章看到這篇文章,再三品讀,擊節贊歎:“觀書如月,運筆如風,有掉臂遊行之樂。”(讀這樣的文章,就像甩着胳膊遊樂啊。)

放榜。全省第一。(院試)

在這之前,他已經拿到了縣試第一和府考第一。

《淄川縣志》記載:蒲松齡縣府院三試第一,文名籍甚。

山東頭名秀才,少年天才,一戰成名。

聊齋蒲松齡經典故事(一部聊齋傳千古)2

清朝科舉考試選官流程

少年得志,意氣風發。

蒲松齡與幾個年輕秀才成立了郢中詩社,自稱“山左風流客”,一起遊山玩水,寫詩讀書,相互勉勵,好不快哉。

在他面前是一條光輝無限的大道,直通朝堂。他離那裡,似乎隻剩下一步之遙。

但這一步,他再也沒能跨過去。

他人生中的第二個字,便與這科舉考試緊緊綁定在一起:苦。

人生之苦——求不得。

蒲松齡考了多少次?不知道。

隻知道他從十九歲考到六十餘歲,這中間,是屢戰屢敗的數十年。

如果當時有考試次數的榜單,他一定名列前茅。從青蔥年少到白發蒼蒼,他再也沒能邁過舉人這道坎兒。

考試不易,生活也不易。柴米油鹽醬醋茶,妻子兒女的口腹之欲,全都指望他一個人。

有時候遇上天災,一家人免不了要餓肚子。在生活困窘時,他甚至對在田間啄食糧食的田雀深惡痛絕,以至于寫詩痛罵。

餘糧不夠倒也罷了,賦稅還年年上漲。不交稅的百姓會被衙役們打闆子(催科),蒲松齡不願衙役上門,忍饑挨餓也要給朝廷交齊賦稅。

他常去富貴人家出任老師、秘書,或給人代寫一些文章。為了幾鬥米糊口,他苦思冥想,用盡了筆墨,誇獎他們“經緯全才,朝野重望”,或是“尚書之聲,門乃如市”。

這一困窘境況,直到40歲時他去刺史家出任塾師(坐館)後才有所改善。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60多歲的蒲松齡被推舉為鄉飲酒禮的賓介。在當時,這是一種尊賢養老的虛禮。

與蒲松齡同時被推選的還有兩個當年同在郢中詩社的朋友,三人重逢,好不唏噓。

當年他們少年得志,抱負不凡。如今時光一晃,幾十年過去了。三人在這條路上都是一無所獲,隻餘下了兩鬓風霜。

蒲松齡寫詩感慨:“憶昔狂歌共夕晨,相期矯首躍龍津。誰知一事無成就,共作白頭會上人。”

到這裡,差生蒲松齡的故事終于結束了。接下來,是作家蒲松齡的故事。

聊齋蒲松齡經典故事(一部聊齋傳千古)3

蒲松齡畫像

這又要回到蒲松齡的那篇《早起》。

自打年少起,蒲松齡就喜歡讀書。四書五經他是不愛讀的,他愛讀的是《莊子》、《列子》、《遊俠傳》等充滿了想象的書。

蒲松齡深受這些書的感染,才有了那篇不同尋常的《早起》,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作家蒲松齡和考生蒲松齡,注定要踏上兩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作為一個考生,這個愛好把他帶向了深淵,科舉之路從此化為一場幻夢;而作為一個作家,他面前則展開了一條嶄新的道路。

——一條漫長而辛苦的創作道路。

他開始收集故事,把看到的、聽說的、親身經曆的、腦中所想的故事都記錄了下來,集成了一本冊子,定名《聊齋志異》。

他在龍興寺遊覽,見識了寺中風貌,寫就了寺廟裡的人仙戀情;他去高官家中坐館,目睹兄弟妻妾相争,刻畫了封建家族的恩恩怨怨;他随高官南遊,看遍了官場的腐敗和百姓的苦難,以筆為劍,劍指封建官場。

蒲松齡的第一篇作品究竟是在什麼時候寫就的,至今已經很難考證。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他二十多歲時,多篇傳世之作已經誕生。

書裡有故事,故事裡有人生。

随着他筆墨揮毫,一個五光十色的世界徐徐展開。他半生辛苦勞碌,筆下卻開辟了一個美好的桃花源。

在這個世界裡,有時他是苦讀的書生,深夜投宿寺廟,有妙齡女子來訪。這女子眉目如畫,楚楚動人,兩人相識相知,結為夫妻,生兒育女。(《聶小倩》)

有時他是行腳的商人,在屋内讀詩。美人魚在窗外偷聽,見他風雅,暗自傾心。美人魚身有神術,能預測商品的盈虧。兩人日進鬥金,富貴滿堂。(《白秋練》)

有時他是方外的道人,在山中修行,酒喝得不盡興,便把紙片化作月亮,筷子化作美人。美人起舞,月光盈袖,一曲《霓裳羽衣舞》動人心魄。(《崂山道士》)

更多的時候,他是“異史氏”,在故事結束後留下一兩句閑言,放下手中的筆,看一宿的夜色和燈火,心神搖曳。

故事裡,書生美酒在杯,美人在懷,而現實中,他面對的卻是破舊的房屋,閃爍的燭火。

聊齋蒲松齡經典故事(一部聊齋傳千古)4

《倩女幽魂》中的聶小倩(王祖賢飾演)

他并不是沒有富貴的機會。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喻成龍盯上了蒲松齡。

喻成龍是山東按察使,朝廷的三品大員。他邀請蒲松齡到官衙作客,親自接見,殷勤備至。

客套之後,喻成龍說,想以一千兩白銀來買《聊齋志異》的署名權。

在當時,農民全家一年的花銷是二十兩銀子。

一千兩白銀,相當于一家人五十年的花銷。

喻成龍信心滿滿,勢在必得。他理所當然的以為,憑這一千兩,拿下《聊齋志異》不是問題。

然而,他失算了——蒲松齡回絕了他。

回絕之後,蒲松齡有些後怕。為免喻成龍不快,他獻上了兩首詩,誇贊喻成龍的政績和德行,但絕口不提要把《聊齋志異》讓給他。

喻成龍想不明白,蒲松齡算不上富貴,為什麼連一千兩都不願意接受?

.

不錯,他曾經窮困過,甚至連飯都吃不上。

為了養家糊口,他常年在外坐館,身邊沒有親人,沒有朋友。

有不少人曾欣賞他的才華,可他們要麼不理解他的追求,要麼身份地位與他有雲泥之别,要麼就是短暫相識後就匆匆離去。

是這本書陪伴他日日夜夜。裡面的鬼狐精怪是他的朋友,石頭、花鳥、樹木也是他的朋友。

古人以梅花為妻,仙鶴為友。他以此書為友,以書裡的風流人物、鬼狐精怪為友。

他早已習慣了他們的陪伴。

出賣他們,他不願意。

聊齋蒲松齡經典故事(一部聊齋傳千古)5

《倩女幽魂》中的聶小倩(王祖賢飾演)

晚年的蒲松齡,過得還算舒适。他結束了多年的坐館生涯,回到了家。家裡蓋了新房,有書有竹有酒,還養過一隻貓。

煩心事有兒子處理,家務事有妻子操持。蒲松齡讀讀書,喝喝酒,也頗覺快意。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74歲高齡的蒲松齡帶子侄在蒲家莊種下了二十多棵柳樹,春風拂過,枝葉紛飛。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春節,蒲松齡為自己占蔔了一卦,卦象不吉。

正月初五,蒲松齡帶兒孫回祖墳祭奠,回來之後開始咳嗽氣喘。

正月二十二酉時,蒲松齡與世長辭,終年76歲。

他的生命停留在這一年。

他有才華和頭腦,卻未曾出将入相、顯祖榮宗;也有耿介和熱血,卻也曾違背初心,對達官貴人曲意逢迎;他有志寫出一本傳世之作,卻也沉淪俗世,無法割舍利祿與功名。

他是郁郁不得志的書生,是自困半生的囚徒。

也是聊齋世界的創世之神,萬物之主。

聊齋蒲松齡經典故事(一部聊齋傳千古)6

《畫皮》中的小唯(周迅飾演)

蒲松齡去世約50年後,《聊齋志異》青柯亭刻本出版,全國書坊翻印,風靡天下。

約240年後,在蒲松齡親手種下柳樹的蒲家莊,一座蒲松齡紀念館拔地而起。

館中有一匾,上書“聊齋”二字。兩側對聯高懸,出自郭沫若:“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約280年後,《聊齋志異》已有英、法、德、日、俄、挪威、瑞典、意大利、西班牙、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二十多種外文譯本。

聊齋蒲松齡經典故事(一部聊齋傳千古)7

《聊齋文集》清抄本

中國有過多少讀書人?又有過多少舉人和進士? .

但蒲松齡隻有一個。

康熙十二年(1673年),蒲松齡登泰山時,曾寫過一篇《秦松賦》,裡面寫了泰山上的一棵古松。這棵古松曆經千年,枝繁葉茂,秦始皇給它賜名為“五大夫松”。

在文章最後,他向這棵樹發問:“你就是五大夫嗎?秦始皇當年冊封你,你是否以此為榮呢?”

一會兒,他睡着了。在夢裡,這棵松樹回答他:

“世上的人喚我為“牛”,我便是牛。喚我為“馬”,我便是馬。秦始皇雖冊封我為大夫,我卻從不覺得我是什麼大夫。”

“我是歸隐東海的魯連的鄉黨,是慷慨赴死的田橫的門人。高人烈士,義不帝秦。秦始皇是誰?想讓我稱臣,他也配?”

千年過去,始皇早已作古,這朝堂也不知換了幾回。而泰山始終巍峨聳立,淄川依舊楊柳依依。

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在瑞典發表獲獎緻辭時說:我故鄉曾出了一個講故事的偉大天才——蒲松齡,我是他的傳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