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小學生必考文言文

小學生必考文言文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12 00:25:37
小學語文【文言文】常考加點字注解,加粗字體為近年期末出現。

小學生必考文言文(大連市小學語文)1

《畫蛇添足》

楚有祠者,賜其舍人 卮 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

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1.祠(祭祀)者:主管祭祀的官員。

2.舍人:門客。

3.卮(zhī):古代的一種盛酒器,類似壺。

4.相謂:互相商議。

5.請畫地為蛇:要求大家在地上畫蛇。畫地:在地面上畫(畫的過程)。為蛇:畫蛇(畫的結果)。

6.引:拿,舉。

7.固:本來,原來

8.子:對人的尊稱,您;你。

9.安:怎麼

10.為:給;替

11.遂:于是;就

12.賜:賞賜

13.為之足:給它畫上腳。足(此句中的足):畫腳。

14.終:最終、最後。

15.引:拿起。

16.且:準備。

17.成:完成。

18.餘:剩餘。

19.足:腳。足:畫腳

20.亡:丢失,失去。

21.為:給,替。


《揠苗助長》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1闵(mǐn):同“憫”,擔心,憂慮

2長(zhǎng):生長,成長。

3揠(yà):拔。

4謂:對,告訴。

5其人:他家裡的人。

6病:疲勞,困苦,精疲力盡,文中是引申義

7予(餘):我,

8趨:快步走。

9往:去,到..去。

10槁(gǎo):草木幹枯,枯萎。

11之: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義,不譯。

12寡:少。

13耘苗:給苗鋤草。

14非徒:非但。徒,隻是。

15益:好處。


《楊氏之子》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夫子:舊時對學者或老師的尊稱。

設:擺放,擺設。

甚:非常。

詣:拜見。

未聞:沒有聽說過。

示:給……看。

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乃:就;于是。

曰:說。

未:沒有。


《學奕》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緻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鹄将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弈:下棋。(圍棋)

通國:全國。

之:的。

善:善于,擅長。

使:讓。

誨:教導。

其:其中。

惟弈秋為聽:隻聽弈秋教導。

雖聽之:雖然在聽講課。

以為:認為,覺得。

鴻鹄:天鵝。(大雁)

援:引,拉。

将至:将要到來。

思:想。

弓繳:弓箭。

繳:古時指帶有絲繩的箭。

之:代詞,這裡指鴻鹄

雖與之俱學:雖然這個人和那個專心緻志的人在一起學習。

弗若之矣:成績卻不如另外一個人。

為是其智弗若與:因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嗎?

曰:說。

非然也:不是這樣的。

矣:了。

弗:不如


《伯牙絕弦》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複鼓。

善 :擅長,善于

鼓:彈奏

聽:傾聽。

絕 :斷絕。

志 :心中想。

曰:說。

善哉 :贊美之詞,有誇獎的意思。即"好啊" 、“妙啊”或“太棒了”。善,好;哉,語氣詞,表示感歎。

峨峨 :高

兮 :語氣詞,相當于“啊”。

若 :像……一樣。

洋洋:廣大。

念 :心裡所想的。

必 :一定,必定。

之:他。

謂 :認為,以為。

知音 :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語言的人。

乃 :就。

複:再,又。

弦:在這裡讀作xián的音。


《精衛填海》

又北二百裡,曰發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于河。

曰:叫作

發鸠之山:古代傳說中的山名

拓木:拓樹,桑樹的一種

狀:形狀

烏:烏鴉

文首:頭上有花紋。文,同“紋”,花紋 

其鳴自詨:它的叫聲是在呼喚自己的名字

是:這

炎帝之少女:炎帝的小女兒

故:所以

湮:填塞


《濫竽充數》

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廪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使:讓。

必:一定,必須,總是。

南郭:複姓。

處士:古代稱有學問、有品德而沒有做官的人為處士,相當于“先生”

請:請求,要求。

為:給,替。

說:通“悅”,對......感到高興。

廪食(lǐn sì)以數百人:拿數百人的糧食供養他。廪:糧食。食:供養。

以:用,拿。

湣王:齊國國君,宣王的兒子,在宣王死後繼位。姓田,名地或遂。

好∶喜歡,喜悅,此處是喜歡。

逃:逃跑。

立:繼承王位。


小學生必考文言文(大連市小學語文)2

《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日,問其故。(辯日 一作:辯鬥)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辯鬥:辯論,争論。

其:代詞,兩小兒。

故:緣故,原因。

以:以為,認為

始:剛剛,才。

去:距離。

日中:正午。

初:剛剛。

蓋:車篷,古時車上的篷蓋,像雨傘一樣,呈圓形。

及:到,至。

則:就。

盤盂(yú):古代盛放食物的器皿。圓者為盤,方者為盂。

為:是。

滄滄涼涼:清涼,略帶寒意。滄滄:寒冷的意思。

探湯:把手伸向熱水裡。湯,熱水,在文中的意思是天氣很熱。

決:決斷,判定,判斷。

笑:嘲笑,譏諷。在這裡不是嘲笑,在這裡突出了孩子們的天真可愛。

孰,誰。

為同“謂”,說,認為。

汝,你。

知,同 “智”,智慧。


《鄭人買履》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曰:“甯信度,無自信也。”

欲:将要,想要

者:(怎麼樣)的人。(定語後置)

先:首先,事先。

度(duó):衡量。用尺子度量的意思(動詞)

而:順承連詞 意為然後

置: 放,擱在。(動詞)

之:代詞,它,此處指量好的尺碼。

其:他的,指鄭人的。(代詞)

坐:通“座”,座位。

至:等到。

之:到……去,前往。(動詞)

操:拿、攜帶。(動詞

已:已經。(時間副詞)

得:得到;拿到。

履:鞋子,革履。(名詞)

乃:于是(就)

持:拿,在本文中同“操”。(動詞)

度(dù):量好的尺碼,這裡作動詞用,即計算、測量的意思。(名詞)

之:文言代名詞,這裡指量好的尺碼。

操:操持,帶上拿着的意思

及:等到。

反:通“返”,返回。

遂:于是。

曰:說。

甯(nìng):副詞。甯可,甯願。

無:虛無,沒有,這裡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自信:相信自己。

以:用。

吾:我。

罷:散了


這一期就更新到這裡,下一期【中、小學常用曆史人物簡介】,敬請關注!頭條内還更有【中、小學語文常用基礎資料及閱讀技巧】,期待翻閱!歡迎關注【一丁草堂】頭條号,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