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精海怪
曆來是相關小說題材繞不過去
也不會放過的元素
其中被稱為黃大仙的黃鼠狼
一直是頗具神秘色彩的角色之一
民俗傳說中
黃鼠狼有着“保家仙、妨家鬼”的名号
當代影視中,它依然是充滿鬼魅的角兒
《鬼吹燈黃皮子墳》就有着它的諸多故事
它與我們,以及我們的時代
似乎有着某一種契合
1
關于黃鼠狼,有一句流傳甚廣的名言:“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人們對黃鼠狼的印象,也可以從這句話中品出來——沒什麼好印象。
但黃鼠狼卻在我國封建社會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被稱為黃大仙,民間喚作“黃二大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認為它可以左右人的精神世界——這與一種精神錯亂的疾病有關,這種精神錯亂的疾病叫“癔病”,民間俗稱“狀克”。人們認為一旦黃鼠狼附了體,就會發生癔病,其中以女性或精神抑郁者為多。這種病症發病時哭哭啼啼,連說帶唱,訴說一些玄妙的事情或生平中的不平之事。有的人還會唱出一些美妙詩句……
黃鼠狼是怎麼走上修仙之路的呢?
按古籍《廣雅》的記載:鼠狼即鼬也,此物健于搏鼠及離畜,又能制蛇虺。《本草綱目》中有:“鼬鼠心肝,氣味臭,微毒,治心腹痛,殺蟲。《海上仙方》用黃鼠心、肝、肺一具,陰幹瓦焙為末,入乳香、沒藥、孩兒茶、血竭末各三分,每服一錢,燒酒調下立止”。由此可見黃鼠狼在古時候還并沒有“仙”的名頭,甚至會被捕殺入藥、制成大衣、狼毫毛筆。
那麼這些黃大仙傳說又是怎麼來的呢?
黃大仙這個說法起源于我國東北。滿清末年,我國東北領土被列強觊觎。滿清政府開始允許關内人口去東北謀生。去東北的人因為水土不服而生病,一些人就結合東北滿族的薩滿教,改進了治病方法,出現了以薩滿教為形式,但也拜道教神仙、佛教佛菩薩和薩滿教“狐黃白柳灰”的出馬仙。後來“狐黃白柳灰”的信仰在我國北方地區廣泛流行。
而薩滿教在跳大神的時候會請神上身,供奉最多的就是"狐黃白柳灰"這五位大仙。
于是,在那個“請神上身就能刀槍不入”的年代,黃鼠狼自然就成了民間上身的常客,黃鼠狼搖身一變成了黃大仙。
2
黃鼠狼為何被滿清薩滿教利用,進而被妖仙化呢?
想要弄清這個問題不妨從黃鼠狼的習性、動作來觀察:它集合了一個妖怪該具備的基本特征。
就像“會吸血、夜間出行的蝙蝠,會被看作吸血鬼”的象征一樣,晝伏夜出的黃鼠狼,在捕食過程中會咬死獵物,并從脖勁處把血吸幹,人們自然會對這樣恐怖的行為産生恐懼,這一點,東、西方并無二樣。
其次,深夜,黃鼠狼會做出雙手“作揖”的動作,甚至還會站起來直立行走,不少生活在農村的老人都見過。背着手像個老者一樣直立行走的黃鼠狼,這些拟人化的動作也為其在妖仙之路上加分甚多。
而且黃鼠狼在示警時的叫聲,像極了小孩抽泣的聲音。
吸血、作揖、直立、像孩子一樣哭泣……試想:夜半三更,呼嘯的寒風吹過,風聲中裹挾着雞的慘叫,有人被驚醒,發現月光下,窗紙上映出一個作揖拜天的影子,剛一起身,就傳來了一陣小孩兒哭的聲音……當人猶豫着要不要出門去看看的時候,那個作揖的影子背過手,像老者一樣走了……第二天一早,發現,家裡養的雞被喝幹了血,雞窩邊有幾縷黃毛。
這一幕如果發生在過去蒙昧的山村中,也确實挺吓人的。難怪人們要拜仙。
3
現實中的黃鼠狼,學名西伯利亞黃鼬,其所屬的鼬科,是在肉食動物裡親戚最多的一個科,相較于其他親戚,黃鼠狼背負的臭名恐怕最多。
比如,民間諺語說“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實際上黃鼠狼很少以雞為食。
體長在28—40厘米左右的黃鼠狼,是雜食性動物。這樣的小體型也使得黃鼠狼隻能夠捕捉一些小型的動物,比如鳥類、兩栖類、爬行類、昆蟲等等,也有一些記錄表示,生活在湖河邊上的黃鼠狼會出現捕魚的行為,甚至在生活條件惡劣的情況下,黃鼠狼還會去吃一些果實。
平時,黃鼠狼會大範圍捕殺老鼠,據估算,一隻黃鼠狼一年可吃1500-3200隻老鼠。
關于黃鼠狼吃雞,并非“主業”。事實上許多鼬科動物都有捕食家禽的記錄,比如黃鼠狼的遠親歐洲雪貂,在歐洲也是臭名昭著的“偷雞賊”。
現實中,黃鼠狼确實能夠捕食家禽,但是因為體型的限制,往往隻能捕捉小雞,要是遇上了成年的母雞就會陷入長時間的周旋,想要捕獵成功相當的費勁。甚至有一些報告記載,有許多黃鼠狼在對上那些年輕力壯的公雞時,最終遭遇了被反殺的結局,它們輕則受傷,重者還會丢下了性命。
我國動物學家盛和林在《中國動物志》當中記載,他收集了近5000隻黃鼠狼的胃,最後發現這其中隻有兩個胃裡有家禽,另一隻胃裡有家兔。這更加可以說明黃鼠狼雖會偷雞,但偷雞隻是個案。
因為黃鼠狼能夠捕捉老鼠,所以它對于減輕鼠患有着極大的作用。反過來講,如果黃鼠狼的數量下降,鼠患的風險就會升高。比如上世紀80年代,我國有相當多的地區大量捕殺黃鼠狼,最後使得黃淮平原爆發了極其嚴重的鼠害。
關于黃鼠狼,甚至根據一些學者的研究表明,黃鼠狼的存在對于中國古代農業發展有着一定的積極作用。
如今,黃鼠狼已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也被列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ver 3.1——低危(LC)。
作者言論不代表機構立場本文核心來源:《四大門》、百度、知乎
文|小然
策劃|申志民
出品|網護自然 融愛傳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