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19 500~K124 450)
預應力管樁專項施工方案第一章 編制說明1.1 編制依據
(1) 《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範》(JTG F10-2006);
(2) 《公路軟土地基路堤設計與施工技術細則》(JTG/T D31-02-2013);
(3) XX接線工程第 1 标段《地質勘察報告》及兩階段施工圖;
(4) 《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圖集号 2010 浙 G22);
(5)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範》(JGJ 46-2012);
(6)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範》(JTG F50-2015);
(7) 《浙江省高速公路施工标準化管理實施細則》;
(8) 《浙江省高速公路建設工程标準化工地管理規定》;
(9) 《浙江省高速公路施工标準化活動實施方案》;
(10) 《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 50205-2001)。
1.2 編制原則
本方案以施工現場實際情況、浙江省高速公路标準化管理實施細則、設計圖紙和招标文件相關要求為依據。
1.3 編制範圍
XX接線工程部分軟土路基處理段(K119 500~K124 450),設計采用預應力管樁施工段的施工組織安排。
第二章 工程概況2.1 工程概況
本項目承建路段位于XX市境内, 起訖點樁号 K119 500 ~ K124 450,全長 4.95km。其中路基長度為 1.745km,路基填方路段均為軟基。對于橋頭路段及填高大于 5.5m 采用預應力管樁方案,采用靜壓法施工。
本工程預應力管樁處理段落為:K119 500~K119 725,K123 033~K123 240, K123 490~K123 735,共計 677m。其中 K119 500~K119 725 段處理深度為 26~28m, 樁間距為 1.9m;K123 033~K123 240 段處理深度為 7~19m,樁間距為 2m;K123 490~ K123 530 段處理深度為 7~11m,樁間距為 2.2m;K123 530~K123 735 段處理深度為 5~ 11m,樁間距為 2m。預應力管樁平面均按正方形布置,預壓方式為欠載預壓。全線所有樁帽均采用 C30 混凝土進行澆築,結構尺寸為 100×100×35cm。
表 2-1 預應力管樁處理段落統計表
路段樁号 |
處理長 度(m) |
平均填 高(m) |
間距 (m) |
深度 (m) |
根數 |
長度 (m) |
備注 | ||
主線路基 |
K119 500 |
K119 521 |
21 |
7.2 |
1.9 |
26~26 |
332 |
8636 |
一般路段 |
K119 521 |
K119 671 |
150 |
7.2 |
1.9 |
26~28 |
2373 |
64060 |
一般路段 | |
K119 671 |
K119 725 |
63 |
7.1 |
1.9 |
26~26 |
935 |
24318 |
橋頭路段 | |
K123 033 |
K123 070 |
44 |
5.9 |
2.0 |
19~19 |
586 |
11129 |
橋頭路段 | |
K123 070 |
K123 100 |
30 |
5.8 |
2.0 |
15~19 |
397 |
6745 |
過渡路段 | |
K123 100 |
K123 200 |
100 |
5.9 |
2.0 |
15~15 |
1305 |
19575 |
一般路段 | |
K123 200 |
K123 240 |
40 |
5.9 |
2.0 |
15~7 |
532 |
5852 |
過渡路段 | |
K123 490 |
K123 530 |
40 |
5.0 |
2.2 |
7~11 |
417 |
3756 |
過渡路段 | |
K123 530 |
K123 660 |
130 |
6.0 |
2.0 |
11~10 |
1739 |
18257 |
一般路段 | |
K123 660 |
K123 705 |
45 |
5.8 |
2.0 |
11~10 |
595 |
6249 |
箱涵路段 | |
K123 705 |
K123 735 |
30 |
5.8 |
2.0 |
10~5 |
397 |
2976 |
一般路段 |
2.2 工程地質條件
K119 500~K119 725 段為海積區,以流塑狀的淤泥為主,局部淤泥底部分布有流塑狀的淤泥質黏土與軟塑狀黏土,厚度 2.5~12.4m,近山前軟土尖滅;硬殼層為軟-可塑狀黏土、粉質黏土,厚度 0.5~2.5 米;表層 0.3~0.8 米為耕植土。K123 033~K123 735 該區段厚度 4.8~23.7m,近山前軟土尖滅;硬殼層為軟-可塑狀黏土、粉質黏土,厚度0.6~5.3 米;表層 0.3~0.8 米為耕植土。
2.3 主要工程數量
表 1-1 主要工程數量表
項别 |
單位 |
數量 | |
管樁(PC 400 A 95) |
根 |
9608 | |
m |
171553 | ||
樁帽 |
C30 混凝土 |
m³ |
3362 |
鋼筋 |
kg |
421578 | |
碎石墊層 |
m³ |
18682 | |
複合土工布 |
m² |
13776 | |
鋼絲格栅 |
m² |
89330 |
2.4 施工圖設計
具體設計布置見下圖:
圖 2-1 預應力管樁處理軟基典型斷面圖
圖 2-2 預應力管樁平面布置圖
2.4 預應力管樁特殊路段處理措施
施工段裡程樁号 K123 685 處有鋼筋混凝土通道一座,與路基工程垂直相交,該通道(涵洞)長度為 36.21m,斷面尺寸為 6m×4m。箱涵下部采用管樁處理,布置圖如下:
圖 2-3 箱型構築物預應力管樁處理斷面圖
橋頭處理路段與一般路段采用縮小樁長的方式過渡;不同軟基處理方式間設置過渡段以協調變形,設計采用等間距變樁長或變間距變樁長的方式過渡。布置圖如下:
圖 2-4 過渡段預應力管樁處理布置圖
第三章 施工組織安排3.1 項目管理組織
項目部成立管理小組,對預應力管樁施工的質量、進度、安全等方面進行标準化管理,主要管理小組成員及職責分工如下表所示:
表 3-1 管理小組人員及職責分工
序号 |
管理職務 |
姓名 |
職責和權限 | |
1 |
組長 |
項目經理 |
全面負責工程策劃、資源調配、安全生産 等工作 | |
2 |
副組長 |
總工 |
主要負責預應力管樁方案編制、技術複核 等技術質量管理工作 | |
3 |
副組長 |
生産經理 |
負責現場資源調配、工期控制等生産管理 工作 | |
4 |
組員 |
安全負責人 |
負責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 |
5 |
組員 |
質量總監 |
負責施工質量控制、技術指導、施工安全 技術交底等工作 | |
6 |
組員 |
試驗負責人 |
負責預應力管樁施工試驗檢測工作、負責 完成預應力管樁第三方檢測 | |
7 |
組員 |
專業負責人 |
負責工程的現場實施,負責人員、設備的組織和安排,負責預應力管樁工程各個工 序的施工安排等工作 | |
8 |
組員 |
專責安全員 |
負責現場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
3.2 項目管理目标
表 3-2 預應力管樁施工管理目标
項目管理目标名稱 |
目标值 |
工期 |
2016 年 5 月 15 日至 2016 年 9 月 30 日,工期 137 天 |
質量目标 |
分項工程質量評定 90 分及以上 |
安全生産目标 |
事故死亡率為 0,事故重傷率 0‰,事故輕傷率 0‰ |
文明施工目标 |
創“安全文明施工标準化工地” |
環境管理目标 |
無污染事故 |
3.3 施工進度計劃
K119 500~K124 450 區段預應力管樁工程量共 171553m,計劃開始時間:2016 年 5 月 15 日,計劃完成時間:2016 年 9 月 30 日。
3.4 施工準備
3.4.1 施工準備計劃
(1) 組織管理人員學習預應力管樁施工技術及相關法律法規文件;
(2) 編制管樁專項施工方案并報監理、業主審批,申請工程開工報告;
(3) 組織試驗人員根據進度計劃編制施工試驗檢驗計劃;
(4) 明确并編制技術複核及隐蔽工程驗收計劃;
(5) 分段落繪制樁位布置圖。
3.4.2 現場準備
(1) 現場施工便道修築完成,确保管樁施工機械設備進入現場;
(2) 臨時用電安裝完成;
(3) 原地面清表并回填 35cm 宕渣,提供管樁施工必需的工作面。
3.5 資源配置計劃
3.5.1 勞動力配置計劃
表 3-4 各工種人員配置計劃表
序号 |
工 種 |
人數 |
備注 |
1 |
技術員 |
2 | |
2 |
測量員 |
2 | |
3 |
安全員 |
2 | |
4 |
施工班長 |
2 | |
5 |
樁機機長 |
4 | |
6 |
司機 |
4 | |
7 |
焊工 |
8 | |
8 |
普工 |
4 | |
9 |
合計 |
28 |
3.5.2 施工機械設備配置計劃
表 3-6 施工機械設備需用計劃表
機械設備名稱 |
型号 |
數量 |
備注 |
靜壓樁機及配套設備 |
4 | ||
發電機 |
200kW |
2 |
備用 |
挖掘機 |
220 型 |
2 |
配合 |
電焊機 |
台 |
8 | |
汽車吊 |
台 |
2 |
樁機組裝 |
全站儀 |
台 |
2 | |
鏟車 |
台 |
2 | |
自卸汽車 |
台 |
6 |
4.1 施工流程
施工順序如下:測量放線→樁機就位 →複核樁位→ 起吊樁→ 初步加壓→ 檢查該樁身垂直度→ 正式壓樁→ 觀測校正樁身垂直度→壓至樁頂至地面 1 米時,需要接樁時候,再吊入樁就位→焊接接樁→繼續壓樁 →作壓力值記錄→ 成樁→預應力管樁檢測
→樁帽施工→褥墊層施工。施工工藝流程見圖 4-1 所示。
圖 4-1 預應力管樁施工工藝流程圖
4.2 管樁施打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
4.2.1 測量放線、樁定位
根據測量控制網,并在施工現場打樁影響範圍外設置坐标和高程控制點,并經監理複核無誤确認後方可投入使用。
(1) 通過對本工程總平面圖和設計圖紙的學習,了解設計意圖。
(2) 熟悉樁位的布局、定位依據、定位條件及樁位的主要軸線等。
(3) 先用坐标法進行施工放樣,後用鋼尺加密管樁施工位置。
4.2.2 預應力管樁的驗收及堆放
(1) 預應力管樁出廠到工地,應按批量查收管樁出廠合格證。
(2) 質檢人員應會同現場監理共同檢查、驗收預應力管樁,驗收合格後,方準使用。如驗收中發現不合格,應做好标記并及時退貨。
表 4-1 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外觀質量表
預應力管樁的外觀質量檢驗表 | |||||
項目 |
産品質量等級 | ||||
優等品 |
一等品 |
合格品 | |||
粘皮和麻面 |
不允許 |
局部粘皮和麻面累計不大于樁身 總計面積 0.2%;每處粘皮和麻面的深度不得大于 5mm,且應修補 |
局部粘皮和麻面累計不大于樁身 總計面積 0.5%;每處粘皮和麻面的深度不得大于 10mm,且應修補 | ||
樁身合縫漏漿 |
不允許 |
漏漿深度不大于 5mm,每處滲漏長度不大于 100mm,累計長度不大于管樁長度的 5%,且應修補 |
漏漿深度不大于 5mm,每處滲漏長度不大于 300mm,累計長度不大于管樁長度的 10%,或對漏漿的搭接 長度不大于 100mm,且應修補 | ||
局部磕損 |
不允許 |
磕損深度不大于 5mm,每處面積不 大于 20cm2,且應修補 |
磕損深度不大于 10mm,每處面積不 大于 50cm,且應修補 | ||
内外表面漏筋 |
不允許 | ||||
表面裂縫 |
不得出現環向或縱向裂縫,但龜裂、水紋及浮漿層裂紋不在此限 | ||||
端頂面平整度 |
管樁端面混凝土和預應力鋼筋镦頭不得高出端闆平面 | ||||
斷筋、脫頭 |
不允許 | ||||
樁套箍凹陷 |
不允許 |
凹陷深度不大于 5mm |
凹陷深度不大于 10mm | ||
内表面混凝土坍落 |
不允許 | ||||
樁頭及樁套箍與樁身 結合面 |
漏漿 |
不允許 |
漏漿深度不大于 5mm,漏漿長度不 大于周長的 1/8,且應修補 |
漏漿深度不大于 5mm,漏漿長度不 大于周長的 1/4,且應修補 | |
空洞和蜂窩 |
不允許 |
(4) 管樁的堆放
堆樁場地應平整、堅實,樁堆存時,必須要有可靠的防滾、防滑措施。管樁堆放時管樁下方兩側應布置枕木。當場地允許時盡量采用單層疊放,受場地限制時可采用疊層
堆放,疊層高度不得超過 4 層。管樁在現場堆放後,需要二次倒運時,宜采用吊機及平闆車配合操作。
圖 4-2 預應力管樁堆放二點支墊示意圖
(5)
預應力管樁樁尖采用十字樁尖,預先對施工的管樁樁尖焊接完畢,首先将端闆表面用鐵刷子清刷幹淨;焊接時先将樁尖周圍上對稱點焊 4~6 點固定在端闆上,要保證焊縫連續飽滿,不得有任何裂縫或缺焊等;焊好的接頭自然冷卻後才能使用。
圖 4-3 十字樁尖 圖 4-4 管樁堆放
4.2.3 管樁起吊、就位
樁現場駁運采用二支點法,兩吊點距離兩樁端不宜大于 0.2L(L 為樁段長度)。喂樁時采用一吊點法,吊點設置在 0.3L 處,起吊過程中,用托繩穩住樁的下部,吊機盡量減小吊臂仰角,緩慢地将樁拖至樁機就近處後再開始垂直起鈎,平穩地把樁喂至樁機夾持器中。
4.2.4 預應力管樁布置
根據試樁及檢測總結報告,管樁施工按照設計樁長、過渡樁長和設計靜壓力值方式進行控制。在橋頭 20m 範圍内按照設計靜壓力值為施工控制指标,靜壓力值通過設計填土高度計算獲得;在橋頭 20m-40m 範圍内設置過渡段,過渡段按照過渡樁長進行控制;對于 40m 以外的一般路段,按照設計樁長進行施工。預應力管樁平面按照正方形布置(對于箱涵下方的預應力管樁要對稱布置),橋台部位布樁時,應注意留出橋台灌注樁的位置,并适當調整與灌注樁有沖突的樁位,與灌注樁淨距不應小于 1m。對于箱涵下方的預應力管樁要對稱布置。
圖 4-5 預應力管樁布置圖
4.2.5 打樁順序推進
依據設計要求,樁的打設次序:橫向以路基中心線向兩側的方向推進;縱向以結構物部位向路堤的方向;當樁間距≤2m 時,避免管樁間擠壓作用較大,應間隔打設。
4.2.6 豎樁與插樁
根據已設定的控制點,對樁位進行二次複核,正确後下放首節樁,首節樁樁尖的中心點與樁位的偏差控制在 20mm 以内。
4.2.7 垂直度控制
當樁尖進入土層 500mm 後,用全站儀調整樁機樁架處于垂直位置,然後再調整首節樁的垂直度,使樁架與樁身保持平行,其精度誤差小于樁長的 1%(首節管樁插入地面時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過 0.5%),即可壓樁,并在壓樁過程中進行跟蹤監測,指揮樁架保持其精度。
4.2.8 壓樁、接樁、截樁
(1) 壓樁
預應力管樁采用靜壓樁施工,吊樁定位過程中,單點起吊樁時,鋼絲繩應綁在樁端 0.3L 處。待樁吊直後,扶正就位,用全站儀觀測樁身垂直度,其精度控制在 0.5%以内,尤其首節樁必須仔細調整,以确保其垂直導向作用。
壓樁速度不宜過快,當樁壓入土中 2m 左右後,再次用全站儀校正其垂直度。觀測樁身、樁架是否垂直,樁機平台是否水平,符合要求後再轉入正常壓樁。
壓樁過程中,應保持樁處于軸心受壓狀态,注意觀察樁身是否發生位移、偏斜, 如有偏移,及時調整,以免發生樁頂破碎和斷樁質量事故。
壓樁作業各工序要連續施工,尤其在進入硬土層時,不得中間停頓,以免造成滞樁或壓不到位;如遇特殊情況需停歇時,應将樁尖停在軟土層中,使得繼續沉樁時,啟動阻力不至于過大。
靜壓沉樁時所用的測力儀器應經常注意保養,檢修和計量标定,以減小檢測誤差, 施工中應準确記錄終止壓樁時的壓力表讀數,并認真填寫壓樁原始記錄。
當樁下沉至設計标高時,不可過早停壓,否則會發生滞樁或難以送到标高等問題。同一根樁間歇時間不得超過半小時,嚴格禁止在硬土層中接樁。
表 4-4 靜壓樁終壓靜壓力要求表
設計填高(m) |
不同間距下終壓靜壓力要求(kN) |
備注 | ||
2.0*2.0m |
2.2*2.2m |
2.5*2.5m |
最大靜壓力不宜大于1000kN,本表格參數僅做參考,具體按照試樁調整 | |
≤3.0 |
/ |
350 |
430 | |
3.5 |
/ |
400 |
480 | |
4 |
/ |
450 |
540 | |
4.5 |
420 |
500 |
600 | |
5 |
450 |
550 |
650 | |
5.5 |
490 |
600 |
710 | |
6 |
530 |
650 |
770 |
(2) 接樁
根據規範要求,一般單節管樁長度不超過 12m,如果設計樁長大于單節樁長,則需進行接樁,在本工程中,預應力管樁采用電焊工藝焊接接樁。
工程中盡量減少接樁,接樁宜在樁尖穿過硬土層後進行,應避免樁尖接近硬持力層或樁尖處于硬持力層中接樁,單樁接頭不宜超過 3 個。為減小施工機械設備行走時行走時,樁側向土壓力對接頭的影響,最上一節樁樁長不應小于 8m。
接樁時,應注意:
1) 上、下節樁拼接成整樁時,采用端闆焊接。接樁時,其入土部分樁段的樁頭高出地面 0.5~1.0m。上、下節樁段保持順直,錯位偏差不大于 2mm;
2) 焊接時焊縫應飽滿、連續,焊接質量應符合《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50205-2001 中的有關規定;
3) 焊接接頭應在自然冷卻後才可繼續沉樁,冷卻時間不得少于 8min,嚴禁用水冷卻或焊好後立即沉樁。
(3) 截樁
管樁一般不宜截樁,如遇特殊情況确需要截樁時。截樁必須用專門的截樁器,嚴禁用大錘橫向敲擊、沖撞。送樁完成後,移動調整機械進行下一根管樁施工。
4.2.9 施工記錄
記錄人員必須及時、認真做好原始資料記錄、整理工作,樁位編号,随打随填,以免發生差錯,每換班打樁前後,都要核對樁位、樁數以防錯打和漏打。終樁時要記錄好終樁壓力及樁長,作為後續施工參考。
4.3 樁帽施工
4.3.1 施工要求
樁帽施工前應先根據設計圖紙進行測量放樣,施工順序按照整平開挖、支設模闆、綁紮鋼筋、澆築混凝土、養護、拆模進行。管樁與樁帽連接按設計圖紙相關要求施工。施工中應保證鋼筋位置準确,鋼筋保護層為 5cm。混凝土質量要符合設計要求,保證樁帽混凝土和管樁連成整體。澆築完成後應及時進行覆蓋養護。
4.3.2 開挖樁帽
根據設計要求撒出白灰線,按照施工順序依次開挖樁帽,從宕渣頂面向下開挖 35cm, 露出樁頭為止。綁紮鋼筋前應清理幹淨樁頭上的浮土和鐵鏽。
4.3.3 樁帽布置
樁帽鋼筋在加工廠集中加工,後運輸至現場固定。混凝土采用自建站混凝土,在樁基檢測合格後,能夠提供樁帽施工工作面時,開始進行樁帽施工,管樁嵌入樁帽 0.05m, 樁帽平面尺寸為 1.0m×1.0m,厚 0.35cm,采用 C30 混凝土現澆。
圖 4-6 樁帽施工設計圖
4.3.4 安設托闆
根據設計要求在預制管樁内安設鋼托闆,防止混凝土落入,托闆距樁頭 150cm。托闆厚度為 4mm,連接鋼筋應與鋼托闆雙面焊接,焊縫長度不小于 15cm。
4.3.5 綁紮鋼筋
鋼筋制作,鋼筋綁紮前,鋼筋作業人員、現場工長、技術員、質量檢查員應全面熟悉圖紙,并對照圖紙及配料單檢查鋼筋品種、規格、尺寸及使用部位,全部符合要求後, 才進行鋼筋的綁紮施工。鋼筋安裝時,鋼筋表面要潔淨,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鏽使用前必須清理幹淨,鋼筋安裝時,保護層厚度必須符合施工圖紙及施工質量驗收規範的要求。為控制保護層厚度,制作水泥砂漿墊塊,其厚度等于保護層厚度。樁帽與管樁之間設置連接鋼筋,伸入管樁内長度不小于 1.0m。
4.3.6 安裝模闆
模闆安裝必須穩固牢靠,接縫必須封堵嚴密,不得漏漿;模闆與混凝土的接觸面必須清理幹淨并塗刷脫模劑;同一樁帽模闆頂面相對高差最大允許偏差5mm,相鄰樁帽闆高差允許偏差150mm,模闆内側寬度允許偏差 10mm 至-5mm。長寬尺寸允許偏差 30mm。
4.3.7 澆築混凝土
鋼筋綁紮檢查合格後,方可澆築 C30 混凝土,混凝土采用攪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運輸車運輸,混凝土用料應嚴格按照配合比計供料,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動棒振搗密實。混凝土澆注後,要及時抹面、收光,保持表面平整。
4.3.8 養護拆模
澆築完混凝土,必須加強對其的養護,上面覆蓋麻袋灑水,保證混凝土的保濕時間。當混凝土的強度達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和棱角不因為拆模而受損時,可以拆除模闆。拆模後,樁帽四周要回填密實。
4.4 墊層施工
樁帽上先鋪設 20cm 碎石墊層壓實,然後鋪設第一層鋼絲格栅,後繼續鋪設 30cm 碎石層并壓實,再鋪設第二層鋼絲格栅,最後按要求填築路基材料。鋼絲格栅采用鋼絲度鋼絲焊接成網後表面塗覆塑料而成,縱向抗拉強度≥100kN/m,橫向抗拉強度≥100kN/m, 極限延伸率≤3%,焊點抗剪力≥l600N/結點,單根鋼絲直徑小于 2.5mm。
4.5 預應力管樁檢驗項目及标準
表 4-5 預應力管樁施工質量檢驗項目表
表 4-6 預應力管樁 28 天單樁承載力檢驗标準
第五章 常見質量問題及防治措施5.1 樁身斷裂
5.1.1 現象
在壓樁過程中,樁身突然傾斜錯位,當樁尖處土質條件沒有特殊變化,而貫入度突然增大,施壓油缸的油壓顯示突然下降并引起機台抖動,此時可能是樁身斷裂。
5.1.2 原因
(1) 樁材加工彎曲度超過規定,樁尖偏離樁的縱軸線較大,沉入過程中樁身發生傾斜或彎曲。
(2) 樁入土後,遇到大塊堅硬的障礙物,把樁尖擠向一側。
(3) 插樁不垂直,壓入一定深度後,用移機方法來糾正,使樁身産生曲折。
(4) 多節樁施工時,相對接的兩節樁不在同一軸線上,焊接後産生彎曲。
(5) 樁材砼強度不夠,在堆放、吊運過程中産生裂紋或斷裂而未被發現。
5.1.3 預防措施
(1) 施工前應把樁位下的障礙物清理幹淨。
(2) 加強樁材外觀檢查,發現樁身彎曲超過規定(L/1000 且≤20mm)或樁尖不在樁縱軸線上不宜使用。
(3) 在插樁過程中如發現樁不垂直應及時糾正,樁壓入一定深度發生嚴重傾斜時,不得采用移機方法來糾正。接樁時要保證上下兩節樁在同一軸線上,端面間隙要加墊鐵片塞牢。
(4) 樁的堆放和吊運應嚴格執行規範,若樁身裂縫超過驗收标準嚴禁使用。
5.2 樁頂損壞
5.2.1 現象
在沉樁過程中,樁頂出現損壞。
5.2.2 原因
(1) 樁材混凝土配比不良,施工控制不嚴,養護措施不力。
(2) 樁頂端面不平,造成樁頂端面與樁軸線不垂直。
(3) 樁頂與送樁杆接觸面不平,送樁時造成樁頂端面局部應力集中而損壞。
5.2.3 預防措施
(1) 樁制作時,離心要均勻,樁頂加密箍筋位置要準确,并按規範養護。
(2) 沉樁前應檢查樁頂有無凹凸現象,其端面是否垂直于軸線,樁尖是否偏斜, 若不符合規範要求不得使用,或經過修補處理後才能使用。
5.3 樁位偏移
5.3.1 現象
在壓樁過程中,相鄰的樁産生橫向位移或樁身上浮。
5.3.2 原因
(1) 樁入土後,遇到大塊堅硬的障礙物,把樁尖擠向一側。
(2) 多節樁施工時,相對接的兩節樁不在同一軸線上,焊接後産生彎曲。
(3) 樁數量較多且樁距較小,壓樁時土被擠壓到極限密實度後而向上隆起,相鄰的樁被浮起。
(4) 在軟土地基施壓較密集的群樁時,由于壓樁引起的超孔隙水壓力較大把相鄰的樁推向一側或浮起。
5.3.3 預防措施
(1) 壓樁前應先将樁位下的障礙物清理幹淨,加強樁材外觀檢查,若發現樁身彎曲超過規定或樁尖不在樁縱軸線上不得使用。
(2) 在壓樁過程中,如發現樁不垂直應及時糾正,接樁時要保證上下兩節樁在同一軸線上,施焊應嚴格執行規範。
(3) 壓樁期間不得開挖基坑,要等樁全部壓完,停置兩周後才能開挖。
第六章 成樁質量檢測、質量标準6.1 質量檢測
樁完成後,待土體恢複固結後,按設計要求需進行靜載荷試驗,以确定樁身承載力, 同時可對地質情況進行一定的判定。土體固結時間按規範具體要求,一般砂土為 10-15
天,黏土及淤泥土為 15—20 天,加荷要求為 2 倍的單樁承載力特征值,操作方法可采用堆載,獲得樁身沉降量值,描繪 Q—S 曲線進行分析,獲得樁身極限承載力标準值。本項目質量檢測由業主委托的第三方檢測單位完成。
6.2 質量保證措施
6.2.1 組織措施
(1) 成立質量管理領導小組,對管樁施工質量嚴格把控;
(2) 按設計樁位平面圖繪制樁位編号圖,填寫壓樁原始記錄,監理審批;
(3) 嚴格三級交底制度,并制定質量管理獎罰制度;
(4) 壓樁前,再次複核樁位,請監理部門驗收,及時校正,以免産生錯誤。
6.2.2 管理措施
(1) 壓樁前檢查樁機各部件和電源情況,以防中途停機較長,土體固結不能施壓造成廢樁;
(2) 壓樁前認真檢查預制樁的質量,如有質量問題,禁止使用,絕對不壓不合格的樁;
(3) 壓樁時,随時注意樁的軸心受壓,若有偏移要及時調整。
6.2.3 技術措施
(1) 嚴格按圖施工做好壓樁記錄;
(2) 控制樁的垂直度是确保壓樁質量的關鍵之一,以單向線錘和經緯儀控制樁的雙向垂直度,确保在壓樁過程傾斜度偏差不大于 0.5%;
(3) 嚴密監視壓力值,如發現壓力值突然上升或下降,暫時停壓樁,待處理正常後才能續壓。
6.3 質量管理組織機構
6.3.1 項目部質量管理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組 員:
6.3.2 質量管理領導小組職責
(1) 認真貫徹國家、地方有關質量方面的法律、法規、條例以及規範、規程、标準等,對标段内工程質量管理負責;
(2) 确定和發布的質量方針和目标;
(3) 建立健全工程質量保證體系,健全機構,建立質量管理的規章制度,完善管理機制和質量責任制;
(4) 定期組織質量管理領導小組會議,保證工程質量保證體系正常運轉;
(5) 建立工程質量監督機制,嚴格執行獎懲制度。
6.3.3 質量管理組織機構
6.3.4 質量管理保證體系
詳見質量保證體系圖 6-2。
圖 6-2 質量保證體系圖
6.3.5 質量保證措施
(1) 認真編寫施工方案和專項交底。預應力管樁施工前,由專業工程師向施工班組提出書面交底,對質量、技術、安全、技術節約措施等均提出具體要求。事後填寫好施工技術交底記錄表,作為施工文件歸入工程檔案。
(2) 施工中用到的所有原材料均需經過項目部工地試驗室自檢合格并經監理抽檢
合格後方可在施工中采用。
(3) 施工中所有的原材料均實行材料準入制度,所有的原材料的供貨廠家均為經過考查并認證合格的準入廠家中選用,在此同時并不降低對原材料的檢驗頻次,以保證原材料質量。
(4) 對于在自檢或抽檢過程中發現的不合格材料,一經發現,對該批次的材料堅決予以清除出場,從源頭控制工程質量。
(5) 确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和“質量興業”的質量管理方針;提高全員素質,增強質量意識,明确每個員工自己工作範圍内在工程質量方面的責任、權力和利益; 實行獎優罰劣,用全員的工作質量确保工程質量。
(6) 項目部針對預應力管樁特點及員工情況,認真組織施工操作人員和施工管理人員學習領會公司的質量方針,明确項目質量目标,層層制訂創優計劃及具體措施。
(7) 嚴格按質量标準及施工規範檢查、監督;對建設單位上級質量監督部門,監理單位提的質量隐患要監督執行,按時進行整改,以确保清除質量通病。
(8) 嚴格工序交接制度,對工程質量實行“自檢、互檢、工序交接檢”,本工序不合格不下轉,上道工序不合格不接收。隐蔽工程由施工、監理單位共同驗收,驗收各方均需現場認可。
(9) 根據本工程施工進度計劃、工程量、施工技術方案和施工人員素質,按照勞動生産率定額,制定勞動力需求計劃。
(10) 重視并切實做好預應力管樁施工的檢查和驗收,以工序質量保證工程質量。
(11) 辦好隐蔽工程驗收簽證手續,嚴加控制,凡檢查不符合要求的,不得簽證, 不得隐蔽,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作業,切實做到不漏項,不使工程質量留下隐患。
第七章 安全管理計劃
7.1 項目部安全管理領導小組組 長:
副組長:
組 員:
7.2 安全管理組織機構
7.3 安全管理保證體系
圖 7-2 安全保證體系圖
7.4 安全保證措施
7.4.1 安全管理制度
(1) 安全技術交底制
根據安全措施和現場實際情況,各級管理人員需親自逐級進行書面交底。
(2) 班前檢查制
專業工程師和專職安全員必須督促、檢查施工隊對安全防護措施是否進行了檢查。
(3) 周一安全活動制
項目部每周一要組織全體工人進行安全教育,對上一周安全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對本周的安全重點和注意事項做必要的交底,使廣大工人能心中有數,從意識上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
(4) 定期檢查與隐患整改制
項目部每周要組織一次安全生産檢查,對查處的安全隐患必須定措施、定時間、定人員整改,并做好安全隐患、整改消項記錄。
(5) 管理人員實行年審制
由項目統一組織進行,加強施工管理人員的安全考核,避免違章指揮。
(6) 持證上崗制
特殊工種必須持有上崗操作證,嚴禁無證操作。
7.4.2 安全生産責任制
(1) 項目經理
全面負責施工現場的安全措施、安全生産等,保證施工現場的安全。
(2) 項目書記
圍繞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産方針,采用各種各樣的宣傳形式,宣傳勞動保護、安全生産、教育職工遵章守紀,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提高全體安全意識。
(3) 生産經理
直接對安全生産負責,督促、安排各項安全工作,按規定組織檢查、做好記錄。
(4) 項目總工程師
制定項目安全技術措施和分部工程安全方案,督促安全措施落實,解決施工過程中不安全的技術問題。
(5) 專業工程師
負責上級安排的安全工作的實施,制定分項工程的安全方案,進行施工前的安全交底工作,監督并參與班組的安全學習。
(6) 專職安全員
參與編寫施工組織設計(方案)中安全方面内容,參與組織項目的安全生産教育, 落實安全生産責任制;負責現場施工安全檢查工作,行使安全生産獎懲權;負責驗收進場勞保用品,參加各種防護設施、設備的驗收;負責施工現場的安全技術資料整理和保存;負責施工現場的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工作;負責參加事故調查,進行傷亡事故統計、分析,并按規定及時上報。
(7) 其他部門
财務管理部門保證用于安全生産上的經費;綜合辦公室保證工人的基本生活條件, 保證工人健康;設備物質部門應采購合格的用于安全生産及勞防的産品和材料。
7.4.3 安全教育
為了搞好安全生産宣傳教育,增強廣大職工的安全生産意識及自我防護能力,特制定安全教育制度如下:
(1) 新工人入場安全教育
凡新來的學生、工人、實習生,都應由安監部進行安全教育,使接受教育人員了解安全生産制度、安全技術知識、安全操作規程及施工現場的一般安全知識。
(2) 班組安全活動
各班組、施工隊在每日上班前,結合當天的情況,對本班組或隊的人員進行針對的班前安全教育。各班組、施工隊不定期的開展安全學習活動。
(3) 安全生産宣傳
施工現場“四口”、各臨邊、機械、井架等地方都要挂設安全警示牌或操作規程牌。
7.4.4 施工機械設備安全措施
(1) 投入施工的機械應按其性能的要求正确使用,不得使用缺少安全裝置或安全裝置已失效的機械設備。
(2) 嚴禁拆除施工機械設備上的自動控制機構,力矩限位器等安全裝置及監測、指示、儀表、警報器等自動報警、信号。施工機械設備的調試和故障的排除應由專業人員負責進行。
(3) 機械設備應按時進行保養,當發現有漏保、失修或超載帶病運轉等情況,應立即停止使用。嚴禁對處在運行的和動轉中的機械進行維修、保養或調整等作業。
(4) 施工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健康,并經專業培訓考試合格。在取得有關部門頒發的操作證、特殊工種操作證後,方可操作施工機械設備。
(5) 施工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和配合作業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
(6) 施工機械作業時,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或将機械設備交給非本機操作人員操作。嚴禁無關人員進入作業區和操作。工作時,思想要集中,嚴禁酒後操作各種施工機械設備。
(7) 施工機械操作人員有權拒絕執行違反安全操作規程的命令。
(8) 進行日作業兩班以上的機械設備均須實行交接班制度,操作人員要認真填寫交接班記錄。
(9) 機械設備進入作業地點後,施工技術人員應向機械操作人員進行施工任務及安全技術措施交底。施工機械設備操作人員應熟悉作業環境和施工條件,聽從指揮,遵守現場安全規則。
(10) 施工現場應為各種機械設備提供必須的施作業條件,并消除對機械作業有妨礙或不安全的因素。夜間施工作業必須設置充足的照明。
(11) 當施工機械設備與施工安全發生矛盾時,必須服從安全的要求。
(12) 當施工機械設備發生事故或未遂惡性事故時,必須及時搶救,保護現場,并立即報告領導和有關部門,對事故應按“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處理。
7.4.5 防台風、潮汛等措施
(1) 保證體系及工作流程
項目部成立防台風暴雨、防洪搶險緊急預案領導小組和事故應急指揮部,應急小分隊,負責應急狀态下的指揮、組織、協調、救援、處理工作。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盡最大努力保護人員、設備、财産安全。
(2) 台風季節施工保證措施
1) 合理選擇起重機械安裝位置。在台風襲擊頻繁地區,确定起重機械安裝位置時, 應盡可能選擇在背風面,避開迎風面。
2) 當接到台風暴雨、防汛預報時,及時組織有關人員進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檢查。檢查活動房是否已加固,居住在活動房的員工是否須搬遷轉移。
3) 對于易坍塌的臨時便道等構築物采取加固措施。如采用錨固、拉結纜風繩或清理、轉移等方法進行。
4)台風、暴雨期間應停止高空作業、及起重吊裝等影響施工安全的作業。
圖 6-3 防台風、防暴雨、防汛工作流程
4) 與氣象部門保持工作聯系,注意台風、洪潮、汛的動态。凡氣象台發布特大暴雨、風暴或台風等緊急警報,應急預案領導小組全體人員應立即進入緊急應急狀态,做好“防台防汛”準備。如備好沙袋、加固臨時建築的門窗及各類機械設備的入庫措施及排水設施。
5) 倉庫應儲備防台風物資(包括:麻繩、手拉葫蘆、鋼絲繩、繩鎖仔、雨具、應急燈等)并保持良好的狀态。
6) 安排人員值班巡邏。一旦發現台風或水汛的苗頭,值班人員應立即報告應急預案領導小組,由小組成員組織搶險工作。要求施工人員切斷一切電源,同時有序疏散人員和物資到安全區域。若發現人員傷亡應及時組織搶救,并向上級領導及時彙報。
7) 密切留意廣播電視新聞報紙等媒體上的氣象預報信息外,多方收集當地有關洪水信息并及時向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業主等上級主管部門彙報。
8) 救護和疏散救護電話:120
根據“救人重于救災”的原則,首先是撥打救護電話和搶救被災害圍困的工作人員, 與此同時有序疏散人員和物資至安全區域。
(3) 台風、暴雨、潮汛善後工作
1) 暴雨、大風前後,對施工現場的纜風繩、用電線路和用電機具等進行仔細檢查, 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經專項檢查并确認安全後,才能繼續作業。
2) 對臨時用電設施、電箱、電路必須進行仔細檢查,絕緣應良好,線路完好,才能送電。
3) 對活動闆房漏雨的地方應及時修補。
4) 對損壞的臨時設施進行修複。
5) 召開總結會議,總結災情及抗災搶險經驗,并向上級主管部門、業主彙報受災及損失情況。
第八章 環境管理計劃8.1 環境管理組織機構
按照 ISO14001 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标準,建立環境保護組織機構。
圖 8-1 環境管理組織機構圖
8.2 環境管理體系
施工過程中貫徹國家和地方有關環保和水土保持方面的法律、法規,針對施工内容制定具體的環保、水土保持措施,簽訂責任合同,明确自己的環保、水土保持目标。
8.3 環境管理措施
8.3.1 水土保持方案和措施
(1) 施工前,做好施工現場的排水系統,并在施工期間經常檢查和維護。
(2) 做好對腐殖土的清理和再利用。
(3) 施工結束後,及時拆除臨時設施,并将臨時用地恢複原貌。
8.3.2 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1) 施工垃圾使用封閉的專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運,嚴禁随意淩空抛散造成揚塵。施工垃圾要及時清運,清運前,要适量灑水減少揚塵。
(2) 加強堆場管理,在物料堆場四周設置擋風牆,采取加蓋蓬布等遮擋措施。
(3) 水泥和其它易飛揚的細顆粒散體材料應盡量安排庫内存放。露天存放時要嚴密苫蓋,運輸和卸運時防止遺灑飛揚,以減少揚塵。
(4) 施工現場要制定灑水降塵制度,配備專用灑水設備及指定專人負責,在易産生揚塵的季節,施工場地采取灑水降塵。
8.3.3 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1) 人為噪聲的控制措施
施工現場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為噪聲的管理制度,盡量減少人為的大聲喧嘩,增強全體施工人員防噪聲擾民的自覺意識。
(2) 強噪聲作業時間的控制
利用既有道路運輸施工物資時,盡量把運輸時間安排在白天。途經村鎮、學校時, 減速慢行,禁止鳴笛。
(3) 強噪聲機械的降噪措施
盡量選用低噪聲或備有消聲降噪設備的施工機械。
8.3.4 其它污染的控制措施
(1) 施工垃圾分類處理,盡量回收利用。
(2) 制定水、電、辦公用品(紙張)的節約措施,通過減少浪費,節約能源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
第九章 文明施工措施(1) 施工人員要佩帶胸卡上崗,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
(2) 場地規劃整齊,各類機械、材料标示明确,擺放整齊,保持施工場地清潔衛生。
(3) 加強現場安全管理,在施工現場設置“五牌一圖”即單位名稱牌、工程概況牌、警衛制度牌、安全措施牌、安全記錄牌、安全質量宣傳牌和現場總平面圖。施工用電、生活用電管理落實到人,添置必要的防護器材,促進現場文明管理。
(4) 加強與當地群衆聯誼,做到互相理解、相互尊重,對群衆提出的合理要求應盡快整改,對不合理的要求要說服教育以免矛盾激化,教育職工不得擾民。
(5) 加強與當地政府部門的聯系和交流,共同搞好兩個文明建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