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研究生要不要讀博士

研究生要不要讀博士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7 01:03:40

有研究生“超長待校”十幾年未畢業?“超期碩博”難博一紙文憑

半月談記者 胡錦武 袁慧晶

研究生“超長待校”十幾年卻始終無法順利畢業,高校掀起“清退潮”,甚至有的一次性清退逾百人……近年來,高校“超期碩博”現象時有發生,由此帶來的高校教學資源被擠占、管理成本上升等問題引發社會讨論。

碩博“超長待校”,成高校“拖油瓶”

2021年12月,江西财經大學對超過最長學習年限的113名研究生作自動退學處理,其中超期最長的一人為2004年入學的産業經濟學博士生,超期11年。

這并非高校第一次因清退“超期碩博”引發社會關注。2021年11月,中南财經政法大學研究生院拟清退20名研究生,其中博士生14名。2020年,四川大學、吉林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近20所高校先後公布超過1300名拟退學研究生名單,這些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從8年至14年不等。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2020年10月下發《關于進一步嚴格規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管理的若幹意見》,提出“對不适合繼續攻讀學位的研究生要及早按照培養方案進行分流退出,做好學生分流退出服務工作,嚴格規範各類研究生學籍年限管理”。

半月談記者調查了解到,“超期碩博”現象正在擠占高校教學資源。一位名校畢業的博士生告訴半月談記者,一流學科點的研究生導師通常每年招收2名博士、3名碩士,即使所有學生均正常畢業,在培養過程中也會出現1名導師同時輔導15名甚至更多學生的情況。在正常情況下,導師精力、實驗室資源等也隻是勉強夠用。若有碩博“超長待機”,高校教學資源隻會更加緊張。

研究生要不要讀博士(半月談有研究生)1

中部地區某高校研究生院負責人告訴半月談記者,學校需要每年為“超期碩博”辦理延長學籍的手續,如果年年“心軟”,辦手續的學生越積越多,将不斷增加學校管理成本。同時,多所高校研究生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教育部會根據研究生的畢業率來評定高校教學質量、科研水平,并在招生指标上進行相應調整。這樣一來,高校也隻能清退“超期碩博”。

堅守底線,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

半月談記者了解到,“寬進”學員“嚴出”難畢業,是“超期碩博”現象頻發的重要誘因。過去,MBA、EMBA等專業未被納入研究生統考範疇,這些專業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入學門檻普遍低于全日制研究生,而學費普遍高于甚至兩倍于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易和收費高這兩大特點,使得部分高校一度熱衷于招收此類研究生。

中部某高校相關負責人說,某次學校一次性清退上百名超期研究生,其中超過一半來自MBA學院。這些學員大多為2016年MBA統考前、2017年EMBA統考前招錄的在職研究生,超過了學校規定的“碩士生5年、博士生6年”的最高在校學習年限,屬于“寬進”時期的曆史遺留問題。這些在職研究生往往因學術能力較弱、精力分配不足等因素,在不斷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的“嚴出”大環境下難以順利畢業。

一名曾就讀MBA的學員表示,他們的精力主要被家庭、工作占用,畢業難度不小。但比起一紙學位證書,大家更在乎的是讀研帶來的人脈。

“學位是國家公信力的體現,堅決清退過度延期未畢業研究生,是高校應堅守的底線。”中國教科院研究員儲朝晖說,從人才培養規律看,高校規定的最長學習年限較為寬松,通常碩士生為4~6年、博士生為6~8年。如果研究生在此期限内無法達到預定培養要求,表明其缺少教學可塑性和相應的學習能力。

受訪專家建議,不斷提升研究生招生準入門檻,優化生源結構;強化過程管理,建立研究生教育的過程監測體系;進一步推動研究生教育格局性、深層次變革。

(刊于《半月談》2022年第10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