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枉凝眉》,有人認定是寶黛悲歌,有人認定是史湘雲和妙玉,甚至有人覺得會不會是林黛玉和薛寶钗。其實都不是。《枉凝眉》是賈寶玉在钗黛以外,其他六個與之“有緣無分”女子的合輯。
[一]
關于《紅樓夢》曲子,警幻仙子如是說:
(第五回)“就将新制《紅樓夢》十二支演上來。”“此或詠歎一人,或感懷一事,偶成一曲,即可譜入管弦。若非個中人,不知其中之妙。”
《紅樓夢》曲子一共十四支,并不是都對應金陵十二钗的十一首判詞。刨除[引子]和[收尾],恰恰就是《枉凝眉》這首與金陵十二钗的判詞不對應。
[二]
金陵十二钗判詞正冊十一首。第一首是钗黛合一,将林黛玉和薛寶钗放在一起。
《紅樓夢》曲子第一首[終身誤]也是钗黛合一。以賈寶玉的角度,講述他與林黛玉和薛寶钗的寶黛钗姻緣[終身誤]。
那麼《枉凝眉》究竟寫了誰?近代很多紅學家将之認為是寶黛愛情的縮影,八七版《紅樓夢》更是将之作為主題曲,一詠三絕成為傳世經典,傳唱至今。
[三]
認為《枉凝眉》是寶黛愛情的有這麼幾個依據。
阆苑仙葩是指草木;
美玉無瑕是指寶玉;
“想眼中有多少淚珠兒”是指還淚的林黛玉。
然而,結合原文仔細閱讀會發現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枉凝眉》絕不是寶黛愛情悲歌。而是賈寶玉除了钗黛以外,其他六個有緣無分的女子合輯。
[四]
[枉凝眉]一個是阆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須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挂。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第一,“阆苑仙葩”不是绛珠仙草。绛珠仙草長在西方靈河岸,既不是西王母的瑤池,也沒有皇宮玉宇。從古人用典看“阆苑仙葩”特指海棠。
唐代詩人李紳有《海棠》詩:
海邊佳樹生奇彩,知是仙山取得栽。
瓊蕊籍中聞阆苑,紫芝圖上見蓬萊。
“阆苑仙葩”指海棠無疑。《紅樓夢》中海棠是指史湘雲。史湘雲的海棠花簽“隻恐夜深花睡去”,是楊貴妃在宮中醉酒酣睡,被唐明皇借海棠春睡隐喻。海棠為宮中“貴妃”,是為阆苑仙葩。
再翻看曆代海棠詩,大多會有阆苑、蜀中的說法。皆因“天上阆苑,地上阆中”。
古人寫詩詞用典,《枉凝眉》的“阆苑仙葩”,一看就是海棠。也就是史湘雲。林黛玉是芙蓉,薛寶钗是牡丹,不會有人用阆苑仙葩代指。
第二,美玉無瑕也不是賈寶玉。賈寶玉是女娲補天石所化,并不是一顆無暇美玉。而是有赤紅瑕斑的美玉。“赤瑕宮”也是這個意思。
真正無暇的是妙玉。妙玉判詞就是“畫着一塊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其斷語雲:
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
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隻有像妙玉這種出世之人,心中無暇,才能稱為“美玉無瑕”。
史湘雲和妙玉與賈寶玉不涉及男女私情,“有奇緣、沒奇緣”指賈寶玉對她們有“蒹葭”之寄托,卻有緣無分。
第三,“一個枉自嗟呀”是金钏兒,金钏兒因賈寶玉而死,寶玉愧疚将之當成妾,生日還去水仙庵祭奠。林黛玉借《荊钗記》諷刺賈寶玉“不拘那裡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盡情了。”就是說他枉自嗟呀。
第四,“一個空勞牽挂”是晴雯。晴雯判詞“多情公子空牽挂”,都不用多說。
第五,“一個是鏡中花”是花襲人,襲人姓花,怡紅院又滿是鏡子。原本襲人是賈寶玉的準姨娘,卻嫁給蔣玉菡。“可憐公子無緣”。
《芙蓉女兒诔》中“鏡分鸾别,愁開麝月之奁”則是上合“鏡中花”,下啟“水中月”。
第六,“一個是水中月”是麝月。“開到荼蘼花事了”,麝月是陪賈寶玉到最後的丫頭。但随着賈寶玉離家出走,也是與她有緣無分。
花襲人和麝月正是鏡花水月。
所以《枉凝眉》中六個“一個”,代表兩大金钗史湘雲和妙玉。四大丫頭代表金钏兒、晴雯、襲人、麝月。她們與賈寶玉最密切,也是最讓賈寶玉放不下“枉凝眉”的對象。
至于“想眼中有多少淚珠兒”,都被想岔了。哭的不是林黛玉,而是眼睜睜看着衆女兒與自己别離而去的賈寶玉,走一個,哭一個。正是“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意思。
《紅樓夢》很多内容都在原有的文字中,細心閱讀很容易發現。之所以歧義,在于對古人用典的不熟悉。就像“阆苑仙葩”,換成古人讀書,絕不會認為是绛珠仙草,一定是海棠,而海棠隻可能是史湘雲的海棠花簽“隻恐夜深花睡去”。
文|君箋雅侃紅樓
喜歡還請點擊關注!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80回本 ;
《紅樓夢》程乙本·啟功校訂;
《紅樓夢》繪全本·清·孫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