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諸葛亮臨死一計真的假的

諸葛亮臨死一計真的假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9 11:49:43

諸葛亮臨死一計真的假的(假的假的諸葛亮不為人知的五件異事都是假的)1

條亮第一事:與法正辯法度

第一件事說的是諸葛亮刑法嚴峻,剝削百姓,以至于無論是君子還是小人都怨恨他,法正以漢高主劉邦約法三章的故事勸谏諸葛亮松弛法度,以安撫民心,諸葛亮卻認為,劉璋昏庸無能導緻法令不行,蜀中人士失去君臣之道,這時候就應該去樹立法律的威嚴,才能治理好國家。諸葛亮的這番思想,是十分符合“依法治國”的理念的。

但是,諸葛亮與法正的辯論,真實性就有待商榷了,首先,假如法正真的覺得諸葛亮執法太過嚴厲,他應該找主公劉備反應情況,而不是去勸說諸葛亮。法正當時作為劉備的謀主,他受到的恩寵甚至超過了諸葛亮,根本沒必要看諸葛亮臉色,而且諸葛亮執法是依據的《蜀科》,《蜀科》是諸葛亮、法正、伊籍、劉巴、李嚴聯合制定,作為《蜀科》的制定者之一的法正,又怎麼會去質疑自己參與制定的法律?無論是蜀漢百姓還是魏國君臣,都一緻認同諸葛亮擅長治理國家,在他的治理下怎麼可能會讓民怨沸騰?

諸葛亮臨死一計真的假的(假的假的諸葛亮不為人知的五件異事都是假的)2

條亮第二事:觀色而見刺客

第二件事說的是曹操派遣刺客刺殺劉備。

刺客正與劉備讨論讨伐魏國的計劃,這時候諸葛亮進來,見刺客神色慌張,識破了他的身份,劉備卻渾然不覺,還向諸葛亮推薦刺客,提出讓他輔助諸葛亮,諸葛亮告訴劉備,他已經通過刺客的神色識破刺客身份,劉備急忙派人追捕,但是刺客已經逃離。這個故事原本是為了誇贊諸葛亮察言觀色的能力,卻存在很大漏洞。

首先,劉備是以知人善任著稱的,刺客能夠得到劉備如此高的評價,可見他真的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奇才。

其次,劉備當時還不知道刺客身份,刺客為何要倉皇逃竄呢?

再者,諸葛亮看人眼觀并不準,他要是真的能夠察言觀色,就不至于錯用馬谡導緻北伐功虧一篑了。

然後,曹操提倡“唯才是舉”,刺客有如此才能,為啥曹操不用,而讓他去刺殺劉備呢?

最後,刺客究竟是誰?刺殺劉備這種大事件,《三國志》不見記載?

諸葛亮臨死一計真的假的(假的假的諸葛亮不為人知的五件異事都是假的)3

條亮第三事:空城計

第三件事說的是諸葛亮讓魏延把主力部隊都派出去了,隻留下一萬人留守陽平,司馬懿率領二十萬大軍逼近陽平,城中守軍驚慌失措之際,諸葛亮鎮定自若,以“空城計”吓退司馬懿。後來羅貫中根據郭沖的這段記載,在《三國演義》中,為我們講述了“空城計”故事。當然,這個故事同樣也是假的。

首先,當時司馬懿的職務是荊州都督,鎮守在宛城,曹真病逝以後,司馬懿才代替的曹真的職責,宛城距離陽平千裡之遙,司馬懿怎麼可能會與諸葛亮交手呢?其次,當初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謀,隻是申請單獨帶兵萬人,諸葛亮都沒有同意,這時候又怎麼可能讓魏延帶着主力部隊離開?

諸葛亮臨死一計真的假的(假的假的諸葛亮不為人知的五件異事都是假的)4

條亮第四事:孔明拒賀

第四件事說的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隴西、南安二郡投降,又圍困天水郡,攻取冀城,收降姜維,遷移魏國民衆數千人班師,民衆都祝賀諸葛亮,諸葛亮卻面露憂傷的神色,覺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還沒有統一,自己沒能興複漢室,沒什麼好祝賀的,這時候蜀漢民衆才知道諸葛亮意圖吞并魏國,而不隻是開疆擴土。

這個漏洞就很明顯了,第一次北伐因為街亭失守而失敗,諸葛亮還為此不得不斬殺馬谡,又自貶三等謝罪,有什麼值得慶祝的?諸葛亮奪取的是安定、天水、南安三郡,隴西郡一直在堅決抵抗,什麼時候投降過諸葛亮?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明确提到要“興複漢室,還于舊都”,難道蜀漢百姓這時候才知道諸葛亮的志向麼?

諸葛亮臨死一計真的假的(假的假的諸葛亮不為人知的五件異事都是假的)5

條亮第五事:取信與軍

第五件事說的是魏明帝準備禦駕親征,坐鎮長安,命令司馬懿率領三十萬大軍進攻蜀漢,直逼劍閣,諸葛亮當時在祁山,守住險要的地方。當時約定好十分之二的人回家休息,剩下八萬人,魏軍與蜀軍即将交鋒之際,手下建議諸葛亮暫時不要換防,諸葛亮卻堅持誠信的原則,以将士的家人也會期待他們回家為由,拒絕了手下的建議。這樣使得原本輪到回家士兵們得知諸葛亮的心意,都自願留下來抗擊魏軍,最終在這次戰争中,蜀軍大破魏軍,殺死魏國明将張郃。

關于此事,郭沖又一次犯了地理上的錯誤,隻有突破漢中防線,才能逼近劍閣關。知道,當時諸葛亮還在漢中,司馬懿是如何繞過漢中防線到達劍閣的?再說,張郃是在木門道被蜀軍射殺,并非死于劍閣。

綜述,郭沖《條亮五事》漏洞百出,大家當笑料看看就好。

參考文獻:

《三國志》

《晉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