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瑜伽的精髓和意義

瑜伽的精髓和意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9 07:24:24

點擊藍字關注這個認真的公衆号~

瑜伽的精髓和意義(那些你不知道的瑜伽概念和意義)1

瑜伽的精髓和意義(那些你不知道的瑜伽概念和意義)2

制戒丨内修丨體式丨呼吸控制

讓閱讀成為習慣,讓靈魂擁有溫度

REC

瑜伽的精髓和意義(那些你不知道的瑜伽概念和意義)3

瑜伽的精髓和意義(那些你不知道的瑜伽概念和意義)4

Yoga for you

五月過完一半

天氣越發溫暖

我們每日陪伴❥(^_-)

一開始,我就想要分享一些想法,也許可以幫助大家了解“瑜伽”這個詞的許多不同含義。

瑜伽是印度思想的六大基本系統之一,這些思想統稱為“見”(darśana),其他五種分别是正理派、勝論派(vaiśesika)、數論派、彌曼沙派、吠檀多派。

Darsana這個詞是由梵文字根drś衍生而來,drś可譯成“觀看”。因此darśana的意思為“視野”、“見解”、“觀點”,甚或是“特定的觀看方式”。

然而除此之外,尚有另一層意思。

為了理解這個,我們内心必須浮現一個可以注視自身内在的鏡像。

事實上,所有偉大的經典,都引領我們進入不同的觀看方式,為我們創造出更加認識自己的契機。

我們一旦正确地面對并完全了解了經典的教導後,就越能深入觀看自身的内在。

作為六大見之一的瑜伽,起源于吠陀經典,也就是印度文化最古老的記錄。瑜伽是由偉大的印度聖者帕坦伽利于《瑜伽經》中,将其系統化,成為特定的“見”。

雖然此後有很多重要的瑜伽經典出現,毋庸置疑地,帕坦伽利的《瑜伽經》始終是最重要的一部。

心念聚集就是瑜伽

瑜伽這個詞的許多解釋已流傳了好幾個世紀,其中之一即是“合成一體”“聯結”,還有一個意思則是“将千絲萬縷的心念綁在一起”,這些定義乍看之下,似乎風牛馬不相及,但其實說的是同一件事。

盡管“合成一體”這個解釋賦予瑜伽一種身體上的诠釋,然而将心念綁成一束的這個意思,就是在我們着手實際做瑜伽之前,要專注于瑜伽修習。一旦千絲萬縷的心念聚集成一束而形成意向,我們就準備好開始身體的動作。

每一個改變皆是瑜伽

瑜伽這個詞更進一步的意義是“獲得先前未獲得的”。這個概念的始點是:有些事我們今天尚未有能力做到,但如果找到實踐這個渴望的方法,那個踏腳石即是瑜伽。

事實上,每一個改變皆是瑜伽。

例如,在我們找到方法可以彎下身且碰觸到腳指頭時,或者通過書本學到瑜伽這個詞的意義時,或者經由對話更了解自身或其他人時,我們就到達以前從未觸及之處。這些活動的每一個發展和變化皆是瑜伽。

全然專注即是瑜伽

瑜伽的另一個面向與我們的行動有關。瑜伽因此也意味着将我們所有的注意力導向正在從事的活動。

舉個例子來說,當我正在寫作時,心識的一部分正在思考我想說的東西,然而另一部分想的事,則和這個念頭相差十萬八千裡。

我越是專心寫作,專注力就越是集中在此時此刻我的所作所為上。但也可能出現相反的情況。

我也許以極高的專注力開始動筆,然而繼續寫作下去後,專注力或許逐漸動搖不定。我可能想明天的計劃,或者想晚上要煮什麼吃才好,然後就會出現這樣的事:我明明是專注做着事,其實卻幾乎沒有将心放在手邊的工作上。

我正在行使職責,但是我卻不在場,不在當下。瑜伽試圖創造一種我們在每一個行動、每一刻,總是在場、在當下的狀态——真的在場、在當下。

專注的優點是我們可以将每項任務執行得更好,同時對行動保持覺知。

專注力越強大,犯錯的可能性就會比較微小。一旦專注在我們的行動上,我們就不再是習性的囚徒,不需要因為昨天做了什麼,今天就非得做什麼不可。

這樣一來,我們便能以未曾經曆過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行動,避免漫不經心地重複。

瑜伽的古典定義:與神合一

瑜伽另一個古典的定義是“與神合一”。

這和我們使用什麼名字——上帝、阿拉、自在天——來描述神聖無關,任何可以帶領我們更靠近、更了解比我們更高、更強的力量,即是瑜伽。

當我們與更高的力量感覺一緻,這也是瑜伽。

我們看到了許多了解瑜伽這個詞的意義的可能方式。瑜伽雖紮根于印度思想,内容卻具有普遍性,因為瑜伽是一種方法,能讓我們在生命中做到所期望的改變。

實際修煉瑜伽,會帶領每個人達至不同的方向。而遵循瑜伽之道,并不需要認可特定的神的觀念。

修習瑜伽,要求我們做到的僅僅是行動,以及對我們的行動保持專注。

人人都應審慎觀察自己所采取的方向,才能夠知道将走向何方,以及如何走到那裡。而如此謹慎細微的觀察,将使我們發現嶄新之物。

這個發現是否能引領我們更理解神,獲得更大的滿足,或是達到新的目标,完全是個人的造化。

當我們開始讨論體位法這個瑜伽的身體運動時,最好能把我瑜伽所涵蓋的各式各樣理念是如何鑲嵌在我們的瑜伽修習之中的。

瑜伽修習從何處開始皆可

修習瑜伽從何處開始?如何開始?非得從身體的層次開始,毫無例外嗎?

我認為從何處開始,得視個人的關注之所在而定。修持瑜伽的法門千百種,随着修習的進展,在某種進程上的關注将會引導至另一條道路。

因此,我們可以從研讀《瑜伽經》或冥想着手;或者不行此道,也可以從練習體位法入手,通過身體的經驗,開啟瑜伽的體會;也可以由入門,感覺我們内在存有(inner being)的運動——呼吸開始。

總之,該從哪裡切入、如何開始我們的修持,并無成規可循。

書本或瑜伽常常給人這樣的印象:學習瑜伽有先決條件。我們可能被要求不準做煙民,或是得當個素食者,或者非得放棄所有的世俗财物不可。

如果是出自内心的自願出發,這樣的舉動就值得贊賞,因為很可能是修持瑜伽的結果;然而若是由外在強加于自己的,那就毫無令人欽佩之處。

例如很多老煙民練習瑜伽後就再也沒有煙瘾,修習瑜伽的結果就是不再想吸煙,而不是因為他們想練習瑜伽才戒煙的。我們從自己的所在之處、自己是怎樣的人開始,無論會發生什麼,就是會這樣發生了。

當我們開始學習瑜伽,不管是體位法、呼吸控制法、冥想,或是研讀《瑜伽經》,學習的方式都是相同的。

我們進展越多,越能覺知我們存在的整體性(holistic nature),了解我們是由身體、呼吸、心靈和其他等所構成。

很多人由練習體位法入手學習瑜伽,繼而學習更多的體式,一直練到對他們來說,瑜伽的唯一意義隻在于身體操練。

這樣的狀況就好比僅做單臂訓練,而任由另一隻手臂羸弱不振一樣。相同地,有人将瑜伽的要旨知識化,為此寫了精彩萬分的著作,對于複雜的概念如普克地(prakrti)和阿特曼(Atman)等,也講解得十分精彩出色,然而在他們寫作或演說時,連将身體挺直坐個幾分鐘都辦不到。

因此,千萬不要忘記,我們可以從任何面向着手修習瑜伽,但是如果想成為完整的人,就得統合自身所有的面向,一步接着一步地修習。

在《瑜伽經》中,帕坦伽利重視生命中的所有面向,包括我們和他人的關系、我們的習性、我們的健康、我們的呼吸和我們的名想之道。

本文摘自《瑜伽之心》【印度】德斯卡查爾 著

瑜伽的精髓和意義(那些你不知道的瑜伽概念和意義)5

秒速5厘米,那是櫻花飄落的速度,

那麼怎樣的速度,

才能走完我與你之間的距離,親愛的伽人?❥(^_-)

瑜伽的精髓和意義(那些你不知道的瑜伽概念和意義)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