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四年級上冊語文古詩三首全文

四年級上冊語文古詩三首全文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7-20 22:10:19

四年級上冊語文古詩三首全文(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課文筆記)1

四年級上冊語文古詩三首全文(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課文筆記)2

一、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一846),字樂天,号香山居土,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代表作有《錢塘湖春行》《憶江南》《賦得古原草送别》等。

蘇轼:(1037一1101),字子瞻,号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惠崇春江晚景》《飲湖上初晴後雨》等。

盧钺:南宋詩人,生卒年不詳,自号梅坡。詩風平易,擅長寫植物,喜歡詠花,極其喜歡梅花。代表作有《雪梅》《春遊》等

二、詩句大意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詩意:太陽快要落山了,陽光斜照在江面上,江水一半呈現紅色,一半呈現青綠色。

賞析:這兩句詩寫傍晚江面的景色,詩人抓住江面上呈現出的兩種顔色,表現出殘陽照射下,江面細波粼粼、光色瞬息變化的景象。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詩意:九月初三的夜晚多麼叫人喜愛呀!露珠如珍珠一樣明亮,月亮像彎弓一樣挂在天空。

賞析:這兩句詩寫夜晚的美景。詩人聯想奇特,将晶瑩的露珠比作明亮的珍珠,将一彎新月

比作彎弓,字裡行間流露出對秋夜的贊美之情。朗讀:語調輕柔,讀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題西林壁 [宋] 蘇轼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詩意:橫看廬山是雄奇的山嶺,側看則是陡峭的高峰,随着視線的轉移,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各個不同的角度去看,景象各不相同。

賞析:“橫、側、遠、近、高、低”說明了詩人觀察的地點和角度在變化,見到的景象也就各不相同,贊美了廬山景色的雄奇壯觀。

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詩意: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的真正面目,是因為自己身處廬山之中。

賞析:這兩句詩是因果倒裝的句式,先寫詩人沒有認清廬山的真實面目,然後說明了原因:

“我”身處廬山之中,視野太狹窄,不能看到全貌。

雪梅 [宋] 盧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詩意: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誰也不肯服輸,難壞了詩人,難寫評判文章。

賞析:這兩句詩采用拟人的修辭手法寫梅花與雪花相互競争,這就将梅花與雪花之美别出心

裁、生動活潑地表現出來了。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詩意: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賞析:這兩句詩是詩人對梅與雪的評語。就潔白而言,梅花比雪花要差一些,但是雪花卻沒

有梅花的香味。“三分”形容差得不多,“一段”将香氣物質化,使人覺得香氣可以測量。

朗讀:語速較慢,讀出梅雪争春的妙趣。

三、課文主題

《暮江吟》描寫了深秋時節,從傍晚到夜幕降臨時江上的奇麗景色,表達了詩人對大好秋色的喜愛之情。

《題西林壁》描述了詩人在山中從不同角度看到的廬山的萬千景象,告訴我們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應該客觀全面的道理。

《雪梅》借對梅與雪的評價,揭示出一個普遍性的生活哲理:世上萬物都各有千秋,任何事物都各有長短。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是正理。

一、生字組詞

mù sè(暮色) yín shī(吟詩) tí xiě (題寫) cè miàn (側面)

shān fēng(山峰) lú shān (廬山) yuán fèn(緣分)

tóu xiáng(投降) diàn fèi (電費) bì xū (必須) xùn sè(遜色)

shū yíng(輸赢)

二、會認字組詞

暮色 瑟瑟 緣分 投降 騷人 遜色 廬山

三、詞語解釋

【緣】因為。

【題】書寫,題寫。

【吟】古代詩歌體裁的一種。

【降】服輸。

【遜】不及,比不上。

【閣】同“擱”,放下。

【騷人】詩人。【真珠】詩中指珍珠。

【可憐】可愛。【殘陽】快要落山的太陽。

【評章】評議。詩中指評議梅與雪的高下。

【瑟瑟】詩中形容未受到殘陽照射的江水所呈現的青綠色。

四年級上冊語文古詩三首全文(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課文筆記)3

四年級上冊語文古詩三首全文(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課文筆記)4

四年級上冊語文古詩三首全文(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課文筆記)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