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學史中,《春江花月夜》被評價為“孤篇橫絕全唐”。
張若虛至今流傳的作品有兩首,一首《代答閨夢還》,另一首就是《春江花月夜》。
有人将張若虛稱為“孤篇詩人”,就是隻留下一首詩詞,卻是千古名作。
“孤篇詩人”不止張若虛一個,詩詞君收集了10位孤篇詩人,他們的名字,你可能不熟,但他們的詩詞,你一定讀過。
1、陸凱:(?-504年),南北朝北魏人,本姓步六孤,字智君,鮮卑族。陸凱出身名門,拜給事黃門侍郎,為皇帝親近侍從。陸凱忠厚又剛正不阿,身居要職數十年。後來,又出任正平太守七年,被稱為良吏。
贈範晔詩
南北朝·陸凱
折花逢驿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這是一首非常有情趣的詩。
某一年春天,陸凱正在賞梅,忽然,驿使打身旁走過,他忽然想給遠在長安的友人範晔帶點東西。
帶什麼呢?展眼望去,盡是梅花,于是,折下一枝梅,叫住信使,帶往長安。
擇梅相贈,真是浪漫,這是屬于中國人的詩意與浪漫。
2、王籍(生卒年不詳),字文海,南朝梁詩人。因其《入若耶溪》一詩,而享譽詩史。有文才,不得志。王籍詩歌學謝靈運,《南史·王籍傳》稱“時人鹹謂康樂之有王籍,如仲尼之有丘明,老聃之有莊周”。
入若耶溪
南北朝·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遊。
仕途不得意,王藉就遊山玩水自遣。遊若耶溪時,王藉寫下這首名作,在當時就驚豔世人。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是傳誦千古的名句,寫山林的幽靜,不是以靜寫靜,而是以動寫靜。有了知了的鳴叫,山鳥的啼鳴,詩人才感到更加幽靜。
王藉在若耶溪寫下名作,後世詩人如李白、孟浩然、王安石等都曾泛舟若耶溪,寫下詩作。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即使放在唐詩名句中,依然光芒閃耀。
3、崔郊,唐朝元和間秀才,《全唐詩》中收錄了他的一首詩。
贈去婢
唐·崔郊
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這是崔郊留下的唯一一首詩,卻成為脍炙人口之作。
據說崔郊與姑母家的婢女相愛,後來婢女被轉賣别家,崔郊念念不忘,兩人相約寒食相見,備感悲傷,于是寫下此詩。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道盡古今多少相愛卻無法相守的悲劇與心傷。
世間有一種幸福,你身邊的人,就是你最愛的人。
4、侯蒙(1054~1121),字元功,北宋名臣。侯蒙年過三十始登第,有輕薄子畫其形于紙鸢以戲之,蒙賦《臨江仙》詞以答。《全宋詞》第一冊收其詞一首。
臨江仙·未遇行藏誰肯信
宋·侯蒙
未遇行藏誰肯信,如今方表名蹤。
無端良匠畫形容。
當風輕借力,一舉入高空。
才得吹噓身漸穩,隻疑遠赴蟾宮。
雨馀時候夕陽紅。
幾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侯蒙是北宋名臣,早些年沒有考中進士,又因為長得醜,經常被人嘲笑。
有輕薄的人,将他的樣子畫在風筝上,放上天空,侯蒙于是寫下此詞。
他不生氣,反而開心:畫工将我畫在風筝上,那麼我正好借着風力,乘風直上。夕陽西下之時,又有多少人身在平地,羨慕我登上了碧霄之中啊!
有侯蒙這樣的心态,又有何事不成呢?後來,他果然考中進士,成為名臣。
生活是個結,解不開就系成個花兒。
5、吳隐之(?—414年),字處默,曹魏侍中吳質的六世孫,東晉時期廉吏、名士。善于清談,博涉文史,以儒雅顯名。特意經過“貪泉”,飲水賦詩明志。治理廣州期間,力矯貪渎腐敗,以清廉著稱。
酌貪泉
魏晉·吳隐之
古人雲此水,一歃懷千金。
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
吳隐之去廣州出任刺史路過石門“貪泉”,小憩時酌其飲之,并即興賦下該詩。
古人說這貪泉水,誰飲了它,心裡就要産生牟取千金的貪欲。吳隐之不相信貪泉有如此巨大的魔力,他勇敢地酌貪泉而飲了,準備迎接即将來臨的考驗。
吳隐之這首述志詩通過貪泉的傳說,伯夷叔齊不貪财權的情操來表達詩人自己為官清廉的決心和志向。作者言行一緻,他在廣州任上數年,品德依舊清廉高尚。
清廉不在喝不喝一碗水,而在于内心是否堅定。
6、湘驿女子:生平不詳。唐代詩人,著有一詩甚為有名。諸多文學作品中均有記錄《全唐詩》作者亦将此詩選編于内。
題玉泉溪
唐·湘驿女子
紅葉醉秋色,碧溪彈夜弦。
佳期不可再,風雨杳如年。
在漫長的曆史中,許多人連名字都沒有留下,唯有一首詩,證明他來過這個世界,湘驿女子就是其中之一。
此詩首句“紅葉醉秋色”五字,用重彩繪出一幅楓葉爛漫、秋色正濃的畫面。那優美的景色,宜人的氣候,令人心醉神馳。
後兩句,女子吐露心聲:那曾經有過的美好日子一去不複返了,心愛的人兒再也不會和自己共度美好快樂的時光。陪伴自己的隻能是那漫長的凄風苦雨、度日如年的生活。
所有美好的過往,總是在雨夜冒出來,一遍遍地提醒着失去。
7、林升,字雲友,号平山居士,南宋詩人,生平事迹亦不詳。生活在南宋孝宗朝(1106-1170年),是一位擅長詩文的詩人。
題臨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這首《題臨安邸》系南宋淳熙時士人林升所作,此為寫在南宋皇都臨安的一家旅舍牆壁上,是一首古代的“牆頭詩”。
臨安城青山重重疊疊、樓台鱗次栉比,西湖邊輕歌曼舞無休無止。溫暖的風吹着人如癡如醉,大家都把杭州當成了汴州吧。
在都城,人人都沉醉在江南的暖風中,誰還記得北方失地,誰還記得國仇家恨呢?
人人都沉醉在紙醉金迷中,國家還有什麼希望呢?
8、太上隐者,唐代的隐士,隐居于終南山,自稱太上隐者,生平不詳。
答人
唐·太上隐者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
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
如果說陶淵明身居魏晉,慨想羲皇,主要是出于對現實的不滿;那麼,唐人向往恬淡無為的太古時代,則多帶浪漫的意味。
我隻記得某日偶然來到一棵松樹的下面,頓時感到疲憊不堪,于是便以石為枕,美美睡了一覺。從此,我就留在這裡。深山中沒有曆書紀年。寒來暑往,誰何年何月?
你若心安,處處皆自在。
9、蜀妓,姓氏及生平不詳。陸遊的一位門客遊蜀,将之攜歸,安置在外室居處。存詞一首。
鵲橋仙·說盟說誓
宋·蜀妓
說盟說誓。說情說意。動便春愁滿紙。
多應念得脫空經,是那個、先生教底。
不茶不飯,不言不語,一味供他憔悴。
相思已是不曾閑,又那得、工夫咒你。
陸遊的一位門客,從蜀地帶回一妓,陸遊将她安置在外室居住,這位門客每隔數日去看望她一次。
客偶然因患病而暫時離去,引起了蜀妓的疑心,客作詞解釋,妓和韻填了這首詞以作答。
全詞感情發自肺腑,出之自然。語言通俗,文意淺白,幾乎全用口語,不假雕飾,更不隐晦完全出于真情實感不但使人物性格更加鮮明、更加個性化,且使全詞生動活潑,富有生活氣息。
隻能依靠他人愛的女人,最沒安全感。
10、徐君寶妻,不曾留下姓名,丈夫為徐君寶,因而被稱為徐君寶妻,南宋末年嶽州(今湖南嶽陽)人,隻留下一首絕命詞《滿庭芳》。這首詞以其深刻的社會内容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而為後世所矚目。
滿庭芳·漢上繁華
宋·徐君寶妻
漢上繁華,江南人物,尚遺宣政風流。綠窗朱戶,十裡爛銀鈎。一旦刀兵齊舉,旌旗擁、百萬貔貅。長驅入,歌樓舞榭,風卷落花愁。
清平三百載,典章文物,掃地俱休。幸此身未北,猶客南州。破鑒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見無由。從今後,斷魂千裡,夜夜嶽陽樓。
此詞的作者是個被元軍擄掠、不屈而死的女子。詞中先寫南宋都會繁華,人才衆多,國力也較為富厚;但當元軍南侵、長驅直入時,竟如風卷落花,無力抵抗,使人慨恨不已。
以下說到自身的遭遇。歎息丈夫不知下落,死前無緣再見一面。自己不能生還故鄉,死後魂魄還是戀念着這裡。全詞凄苦哀怨,抒寫對家國的眷戀,對丈夫的摯愛,真切感人。
亂世之中,最能見識悲壯的女子,最能見識不屈的靈魂。
有很多人用幸運評價這些“孤篇詩”,事實上,寫出一篇極緻佳作,是無數努力的日日夜夜後的結果。
真正決定一個人高度的,不是天分,也不是運氣,而是把一件事情做到極緻的能力。
願你也能在自己的堅持中,收獲自己的幸運和美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