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萌寵小花姐,歡迎閱讀花姐養寵知識,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前言:貓瘟又稱 貓泛白細胞減少症、貓傳染性腸炎,是貓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臨床表現多以突然發高熱、頑固性嘔吐、腹瀉、脫水、循環障礙及白細胞急劇減少為主要特征。注意:不是所有的白細胞減少的情況都是貓瘟,其它的病症也會引起白細胞減少,例如貓白血病,貓肝炎等。真實病例分享
從獸醫朋友了解到一例真實的病例:
一隻4個月齡的美短還未注射疫苗便患上貓瘟,詢問鏟屎官得知,這隻貓咪在朋友家一直很健康。到家6天就患上貓瘟,鏟屎官非常氣憤。認為是對方送了自己星期貓,可是根據了解朋友家其它貓咪均沒有患上貓瘟。
醫生也覺得很奇怪,但在接下來的溝通中得知,鏟屎官家裡有一隻1歲的橘貓,橘貓在5個月時患上貓瘟,但因及時就醫治療,堅強的挺過來了,成為了貓瘟的幸存者。當時醫生告訴鏟屎官,該貓咪已經終生免疫,鏟屎官誤以為貓咪已經痊愈不會有傳染性,便在家裡開始養另一隻貓咪,結果導緻美短被傳染上貓瘟。但很不幸的是貓咪患有急性型貓瘟,在短短18個小時便回到了喵星球。
無獨有偶,花姐的獸醫朋友調取一年的貓瘟病例進行回訪時發現,共計12例痊愈的貓瘟病例,電話接通有11名鏟屎官
面對調查結果,花姐想要在這裡嚴肅的辟謠:貓瘟幸存者終生免疫無傳染性?并非如此,它會排毒一年之久!多貓家庭仍要做好隔離措施。
相信很多鏟屎官都對貓瘟有所簡單的了解,隻要提到貓瘟,很多人都很懼怕這種疾病。網傳貓瘟屬于高傳染性,低治愈率的疾病。那麼貓瘟到底是什麼疾病?
貓瘟:是由貓瘟是由貓泛白細胞減少症病毒(FPV)引起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又名貓泛白細胞減少症、貓傳染性腸炎等。
貓瘟的潛伏期一般是2—9天,發病7日左右,發病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患病第一日會出現将至常溫情況,很多鏟屎官會認為貓咪已經恢複正常,但是在患病2-3日後體溫會再次升高,甚至出現其它的病症。
所以貓瘟聽着很可怕,挺過七日就有康複的可能性。
貓瘟雖然可怕,可是隻要早發現早治療,就有治愈的機會。那麼貓咪患上貓瘟有什麼症狀呢?
一、初期症狀
二、 後期症狀
其實貓咪一旦出現初期症狀,就要及時就醫,尤其是沒有注射疫苗的貓咪,必須高度重視。
貓瘟易發群體對于貓瘟這種高傳染性,低治愈率的疾病,各位鏟屎官一定會比較重視,什麼樣的貓咪會比較容易患上疾病。其實任何貓咪都有患病風險,但有些類型的貓咪患病幾率極高。
很多鏟屎官就覺得貓咪患上貓瘟,痊愈後就代表着沒有傳染性了,其實是錯誤的。貓咪痊愈後會終生免疫,但是在會長期進行病毒排毒,一般會持續近一年之久,所以即使貓咪痊愈,多貓家庭仍需要進行安全隔離,以免出現傳染情況。一旦集中混雜飼養,就可能導緻暴發性流行貓瘟。
所以鏟屎官們必須要正确了解貓瘟的傳播途徑,才能進行有效的預防。
一、直接傳播
這種情況一般是指健康的貓咪直接接觸了攜帶病毒的貓咪。接觸後患病幾率幾乎為100%。
二、間接傳播
三、孕期、哺乳期傳播
所以當有鏟屎官家裡出現貓瘟,建議一年之内不要進行拜訪和直接接觸,避免出現傳播。
當得知貓瘟的可怕性之後,預防就顯得尤為重要,一切防患于未然,要提前預防貓瘟。
一、接種疫苗
出生49-70天的幼貓可以進行首次免疫接種,以後每年都需要加強免疫一次。
二、日常消毒
日常消毒很重要,每日要進行貓砂盆、貓碗等用品的消毒,貓窩建議定期清洗,必要時可以使用消毒劑消毒貓咪窩舍等
三、合理喂食
貓咪一定要合理進行喂食,最好選擇符合AFFCO标準的貓糧,避免營養不良,建議适當的增加維生素C,提高貓咪的自我免疫力。
四、隔離病貓減少出門幾率
養了貓咪之後,很多鏟屎官都喜歡帶着自家的貓咪到處遊玩,但是很有可能會接觸到病貓,建議減少出門的幾率,避免直接接觸,從而可以減少寄生蟲上身的情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