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鵝口瘡容易反複發作。
入春以來,一些家長不經意間發現孩子嘴巴裡有不少類似白色奶斑的東西,擦也擦不掉,其實這可能是鵝口瘡。
鵝口瘡又稱雪口病、白色念珠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當嬰兒營養不良或身體衰弱時易發病,尤其是2歲以下的嬰幼兒。表現為口腔黏膜出現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圍無炎症反應,擦去斑膜後,可見下方不出血的紅色創面。
嬰幼兒感染鵝口瘡後,口腔壁上會出現乳凝狀白色膜狀物,與吃奶留下的奶斑很難區别。家長可以用棉簽檢查,用棉簽能擦掉的為奶斑,擦不掉的則為鵝口瘡。鵝口瘡如果繼續發展下去,嚴重時會導緻黏膜潰瘍及壞死,甚至波及扁桃體、咽部。念珠菌在堿性環境下很難生長繁殖,如果嬰幼兒患了鵝口瘡,家長可以在咨詢過醫生後,用少許 2%的蘇打水溶液清洗口腔,再用棉簽蘸 1%的龍膽紫塗在口腔中,每天1-2次;或者用制黴菌素片1片(每片50萬單位)溶于10 毫升涼白開中,然後塗抹口腔,每天 3-4 次。用藥後,如果3-4天仍未見好轉,應到醫院兒科繼續診治。另外,鵝口瘡容易反複發作,所以應在症狀消失後繼續用藥幾天,以鞏固療效。
作者/關曉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