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記者應邀參觀鄂州花湖機場、臨空經濟區展示中心等周邊配套設施。記者獲悉,作為湖北省“一号工程”,鄂州花湖機場将于6月底正式投用。
花湖機場俯瞰。
“3月底試飛、6月底投用、11月底全面開啟貨運功能。”鄂州臨空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濤介紹,鄂州花湖機場定位是貨運樞紐、客運支線、公共平台、貨航基地,這标志着“世界第四個、亞洲第一個”專業貨運機場騰飛在即。
數字建造智慧運營
14日,記者實地探訪鄂州花湖機場,航站樓外觀簡潔大氣、大廳内部寬敞明亮整潔,航道設施、停機坪标線和照明設施一應俱全。供水、供電、供氣及進場道路均已完工,現場不時可以看到工作人員巡視收尾,确保6月底機場如期投用。
走進機場運營指揮中心,大廳電子屏上顯示着機場南區的監控全景,多名工作人員盯着眼前的電腦操作台,實時監測各式各樣的動态數據。從機場開工建設至竣工,相較于其他同等規模的機場,該機場節省了近三分之一的建設工期,其中包含了諸多智慧科技元素。
“倒排工期、挂圖作戰,從可研批複到投用,我們僅用了42個月。”湖北國際物流機場有限公司規劃發展部主管黃鎮雄告訴記者,機場建造時全面實施“數字建造、智慧運營”理念,在建設過程中創新應用BIM、5G、無人駕駛等多項新技術。同時,為确保投運後夜間高峰期的運行安全,該機場還引入空側自動駕駛系統,開展以無人駕駛技術為基礎的“少人機坪”建設。
據介紹,花湖機場運用“數字孿生”理念,将BIM信息技術深度應用到施工中,全力打造智能跑道、泊位引導、融合定位和模拟培訓“四型機場”智慧建設。
其中,該機場智能跑道建設,在全場跑道、滑行道、聯絡道、機坪共敷設了5萬多個傳感點,能捕捉飛機滑行産生的振動波形,判定跑道的脫空、起鼓、錯台等;同時也可以監控物體跑道入侵、記錄運行軌迹等。除此以外,該機場還運用智能泊位引導系統,通過高精雷達識别出人員、車輛、廊橋的位置和動作,對擋輪擋、撤輪擋等節點進行自動采集。
構建航空客貨雙樞紐
鄂州臨空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濤表示,鄂州花湖機場定位為貨運樞紐、客運支線、公共平台、貨航基地。該機場今年1月24日完成校飛,3月19日完成試飛,4月28日通過第一批行業驗收,6月1日通過第三批竣工驗收,6月9日通過第二批行業驗收。
此前,鄂州花湖機場舉行客運航線推介會。待今年6月底投用後,初期将陸續開通鄂州至北京、上海、深圳、廈門、昆明等多條發達城市及旅遊城市的“客運航空大通道”。在貨運方面,首期開通鄂州至深圳、上海2條貨運航線,待全面開啟國際貨運功能後,開通大阪、法蘭克福等國際貨運航線,為旅客出行、客商往來、物流運輸等提供更為便利的空中通道。
同時,臨空經濟區管委會與機場公司、順豐公司等市場主體協同加快開辟航線網,争取第五航權,着力構建輻射全國、連接全球的輪輻式航空貨運網絡,有效覆蓋國家物流樞紐和城市群,高效通達全球主要貨運樞紐和經濟體。
鄂州臨空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濤告訴記者,該機場投用後,1.5小時飛行圈可覆蓋全國90%的經濟總量、80%的人口和5大國家級城市群。預計到2025年,花湖機場将開通國際貨運航線10條左右,國内航線50條左右,貨郵吞吐量達到245萬噸,形成輻射全國、暢達全球的國際航空貨運樞紐。與武漢天河機場協同共建“雙核雙網雙平台”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打造湖北省新的“空中出海口”,構建航空客貨運輸“雙樞紐”。
(來源:湖北日報)
【編輯:張靖】
【來源:湖北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