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網友曬半年的學書成果,感慨很多。要是算上看帖的經驗,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老學生,從小學就開始看帖。
看帖的愛好堅持了三十多年,期間也伴随着三天打魚、三月曬網的學書經曆,勉強也算是會寫字了。
真正坐下來好好練習,得“感謝”這該死的疫情,兩年來有大量時間坐下來寫字。從九成宮開始,到大字黃庭經,然後是聖教序,十七帖,老米,東坡,山谷,懷素,手邊的貼子大多都臨過了。
除了足夠的練習,我覺得最要緊的莫過于對書法的思考,怎樣的學習邏輯才是合理的。今天反思,我認為我在九成宮上所花的時間,對書法整體水平的提高,其貢獻是不成比例的。
近兩千年的主流書法,基本上都是以二王為宗,曆代的名家(不包括當代),幾乎沒有人不深入研習他們的作品,即便是像顔魯公這樣劃時代的巨匠也不能繞過,早期的帖子如《述張長史筆意帖》、《湖州帖》等,很明顯帶有二王行書的影子。
所以,我認為,最直接最省事的邏輯,就是學習二王,楷書、行書、草書,打通這一路,再涉獵其他名家,應該就容易的多。
而事實上,這兩年的實踐也證明了我的思路是可行的。聖教序之後,我試着寫米,後來是大蘇,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祭侄稿,居然也能夠着手臨寫了。
頭條上很多的書法老師,他們的經驗對我的啟發也很大。在這裡特别要感謝隐書廬老師、樂山書法趙老師的分享。
盡管對專業書家來說,這些實踐的成果仍然十分稚嫩,但是,我已經看到了希望。
希望我的希望,也能成為更多處于起步階段的書法愛好者的希望,大家共同進步,享受書寫之樂。
(附兩年來的書法練習稿)
(黃庭經,吳玉如千字文,九成宮等局部)
(懷仁聖教序局部)
(王羲之十七帖局部)
(王羲之喪亂三帖)
(黃庭堅松風閣詩帖局部)
(顔真卿祭侄稿局部)
(懷素自叙帖局部)
(蘇轼寒食帖局部)
(米芾德忱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