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非魚對于國人來說,可以算得上是争議最大的魚類了。
其一,由于羅非魚的無法在野外過冬,北方食用的羅非魚基本靠南方長途運輸,價格價格居高不下,某些超市鮮活羅非魚的能買到每斤30元以上。其二,羅非魚作為最具入侵能力的外來物種,在南方水系攻城略地,成為絕對的優勢魚種,釣魚佬可能一整天都隻能釣到羅非魚,不知道的還以為去了羅非魚漁場,甚是頭疼。其三,羅非魚是中國引進培育的最成功的魚種之一,每年出口歐美收入非常誘人,2020年中國羅非魚在美國市場占有率達到了70%以上,年出口美國13萬斤以上,成美國餐桌上的“香饽饽”。
為什麼在羅非魚面前,我國吃貨們集體“啞火”了呢?其實也不是不吃,隻是因為種種偏見和認識不足,羅非魚往往被冠以“垃圾魚”的名号,被劃到了廉價魚類的範疇内,南方朋友見多了也不屑吃了,而北方花大價錢買條“垃圾魚”确實說不過去,而羅非魚的美味,隻有嘗一嘗才能體會的到。
羅非魚,曾是熱門的引進品種
羅非魚,是一種原産于非洲莫桑比克的口孵非鲫屬魚類,因為人類的幹預已經被雜交成多個魚種,由于體型和外貌有點類似于鲫魚,所以又有“非洲鲫魚”的别稱,不過,羅非魚屬于鲈形目,而鲫魚屬于鯉形目,兩種魚類可是一點關系都扯不上。
早在1957年,羅非魚從越南被引進到廣東養殖,在此之後我國也分多批從國外引進不同品種的羅非魚,從剛在我國紮根,羅非魚就展現了超乎尋常的繁殖能力和适應能力。
羅非魚的食性很雜,水底各種植物、藻類、有機碎屑,以及各種小動物,隻要能入口的基本來者不拒,“能吃就能長”這句話同樣适用于羅非魚身上,像鲫魚基本一冬齡以上才能性成熟,但是羅非魚隻需要6個月就可以繁殖下一代。
當然,羅非魚早熟的代價是它們的産卵數量并不多,一條大概100克的雌魚一年隻能産1000-1500枚卵,而這個數量級還不到鲫魚的十分之一,但是羅非魚有個秘密武器,雌魚會将魚卵含在嘴裡孵化,這種方式大大提高了魚卵的孵化率,完全彌補了數量的劣勢,同時節省下來的能量繼續長肉。
繁殖快長肉快,不管從哪個方面都決定了它是優秀的經濟魚種,上世紀羅非魚在南方大熱的時候,北方卻因為寒冷的冬季隻能眼紅,于是一些電廠開發出在冷水塔中飼養羅非魚,涼水塔是火電廠用來冷卻做完功之後的熱水的,完全解決了冬季加熱魚塘的問題,這也讓北方人也吃上了肉多刺少的羅非魚。
刺少肉多的羅非魚羅非魚口感細膩,富含蛋白質,一直有着“白肉三文魚”、“21世紀之魚”之稱,加上生長周期,主要食素,體内的重金屬含量也相對較低,這些種種優點其實還都不是羅非魚最大的優勢,在一衆淡水經濟魚種中,沒有沒有肌間刺才是羅非最大的優勢,也得益于這一特點,羅非魚才徹底的打開了美國人的胃口。
說起肌間刺,我國最多被食用的鯉魚、鲢鳙、青魚、草魚、鲫魚都屬于鯉科,而鯉科魚類最大的特點就是魚肉中密密麻麻的小刺,這些肌間刺主要作用是支撐肌肉和協助肌肉傳導力量,由于鯉科魚類進化的并不算高級,所以這些肌間刺它們擺脫不掉,而這一問題也長久的折磨着食用它們的人,人們在羨慕頂級吃貨的“左邊吃魚右邊吐刺”的吃魚絕活時,也不要忘了他們也曾被魚刺卡過喉嚨。
然而,吐魚刺這種基本技能在美國卻吃不開,美國人并不接受一塊魚肉上有着密密麻麻的魚刺,所以他們很多用海魚來替代河鮮,美國五大湖亞洲鯉魚泛濫成災,味道吃不習慣是一方面,更多的還是因為刺太多了。
因為對河鮮的偏見,讓美國很多家庭在21世紀初還不知道羅非魚的存在,但是對于大多數工薪階級來說,味道鮮美的海魚價格并不算便宜,于是當羅非魚第一次在美國市場出現時,立刻被美國千家萬戶所接受,僅僅用了不到10年的時間,羅非魚的人均消耗量達到了1.25斤,僅次于蝦、鲑魚和金槍魚。
在國内遇冷的原因
美國已經占據着世界上最大的羅非魚進口國第一把交椅很多年,我國羅非魚的飼養規模也非常龐大,但是我國生産的羅非魚嚴重依賴出口,内需嚴重不足,在我國,鯉科的草魚、鲢魚、鳙魚、鯉魚和鲫魚占據着淡水魚市場的70%以上,而且每種魚類的消費量在200萬噸以上,整個淡水魚市場非常巨大。
然而意外的是,看着滿江滿湖的羅非魚,人們卻反而提不起食欲來,即便是刺少肉嫩,人們也願意選擇口感第一層次的鯉科魚類,其原因,我們還要從其強悍的生存能力說起。
生命力強的食材,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沒有嬌嫩的食材受歡迎,存在人們心裡的直覺往往會判斷,嬌嫩的食材需要更優質的飼養環境,羅非魚的頑強,恰恰走進了這個“怪圈”。
自從羅非魚引進之後,漏網之魚逃回自然水域後,立即牟足幹勁重整旗鼓,依托各種生存上的優點,讓羅非魚很快成為了南方淡水一霸,擠壓着其他本土魚類的生存空間。
珠江水産研究所就貼出過一組數據,在南方某些水域中,羅非魚的捕撈量占到了總漁獲的60%以上,其旺盛的攝食欲,會毫不猶豫的被釣魚佬做的魚窩吸引,以至于出門祈求不“空網”的釣魚佬們結果釣了一整天羅非魚,那感覺比“空網”還難受。
物以稀為貴,加上羅非魚什麼都吃,被謠傳成“垃圾魚”,羅非魚在人們的心中地位越來越低,甚至捕撈上來的羅非魚,會和清道夫魚一個待遇。
而且,羅非魚體内的土腥味也是被拒吃的一大原因,不過土腥味的産生與魚本身無關,而是和生長環境有着很大的聯系,腐質較多、污染較重的水體,會滋養很多的細菌和藻類,而這些進入魚的體内産生的化學物質,土腥味就出來了。
現階段,人工養殖的羅非魚已經攻克了“土腥味”難題,不然出口美國,挑剔的美國人是不會買賬的但是很多人隻要吃到一次帶有土腥味的羅非魚後,就再也不會買第二次了,久而久之,吃羅非魚的人越來越少。
可見,在羅非魚問題上,主觀因素占了很大的比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