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身在千裡之外才感受什麼是鄉愁

身在千裡之外才感受什麼是鄉愁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16 13:20:33

題記:

正月回老家,走親訪友拜年。

為什麼每次回老家都會有不同的感觸?

為什麼每一次心境總是會不同?

為什麼總會有一絲淡淡的鄉愁?

很多年前就想寫鄉愁,

卻無靈感以落筆,

今日抽絲剝繭以探尋。

身在千裡之外才感受什麼是鄉愁(抽絲剝繭探尋什麼是鄉愁)1

(拍攝于2022年2月1日,老宅旁)

一、

最淺顯的表現無外乎一句詩可表達,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此句出自唐代的劉希夷。

詩句的意思無需額外的去注解,

畢竟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

感知、感官和感悟亦不同。

深究其根源,

也許用佛教中的禅宗一派唯心主義來解釋更顯直觀。

禅宗的《壇經》有言:

“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

惠能進曰:‘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

我們所看到的一花一草、一木一山皆還是一花一草、一木一山,

但今年的花草山木畢竟和去年不同,

若用唯物主義哲學的一句話可概論之:

“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

唯物會講到客觀,

客觀上的花花草草“一歲一枯榮”是有體現在時間這一方面的,

也佐證了逝去的時光。

與其在唯物和唯心中糾纏,

不如就猶若老莊的太極一般,有相輔、亦有相成,

畢竟“道家”經曆史演變至今早已融入有唯物。

但深究的話道家還是屬于唯心主義,

再細分的話是唯心主義中的客觀唯心主義,

典型代表人物黑格爾也是。

但若以唯物主義談鄉愁,

實在很難抒之以情。

身在千裡之外才感受什麼是鄉愁(抽絲剝繭探尋什麼是鄉愁)2

(2022年2月1日,老家後山野生蘭草)

二、

會有近鄉情更怯,

會有老宅草木深,

會有相見不相識,

會有少小而離家,

會有故鄉月更明,

會有他鄉異客歸,

……

都言衣錦還鄉,

可是,能有幾人?

鄉土還是那片鄉土,

鄉音還是那種鄉音,

鄉景還是那樣鄉景,

似乎什麼都沒變,

但似乎什麼又都不一樣了!

大多數人在講述回想過去時,

會形容似電影片段一樣在腦海裡回放。

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一樣,

我的回想不像是那種類似播放電影般斷斷續續的片段,

而是畫面。

是的,

就是靜止的畫面,

似定格的一幅幅畫兒,

隻有黑白兩種顔色沒有其他色彩。

有的畫面很清晰,

有的畫面很模糊,

認認真真地回想,

最遠最遠也隻記得小學一二年級,

大概七八歲時的往事以及畫面。

似乎從出生到七歲之間的那七年猶如不存在一般。

會有突然的奇怪或者毛骨悚然之感,

人生裡仿佛丢失了七年,

那七年仿若失憶,

也許當年大人口中的“長大了、懂事了”就是指當時自己的腦海“開竅了”,

已開始能留存住自己的記憶。

身在千裡之外才感受什麼是鄉愁(抽絲剝繭探尋什麼是鄉愁)3

(2022年2月1日,老家長輩的菜園一角)

三、

時間真的是很神奇,

在時間的維度裡主動或被動的接收了很多知識,

複雜到讓童心已逝,

複雜到讓眼神已混,

複雜到讓人面已蒙,

複雜到讓人心已深,

……

若我說鄉愁,

其實是在探查“丢失的那七年”和童年,

其實是在尋覓着曾經的童心,

其實是在翻找腦海最初開始的記憶,

其實也是在追逐着往昔的童年。

所謂的衣錦還鄉,

所謂的趨炎附勢,

所謂的暗生攀比,

所謂的世俗俗世皆不是鄉愁。

鄉愁的出發點來自童年的純粹。

純粹到餓了就是餓了,

純粹到渴了就是渴了,

純粹到高興就是高興,

純粹到哭了就是哭了,

……

純粹到猶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蓮,

純粹到猶如潔白不沾風塵的雪,

純粹到猶如鏡子般反射了本真,

純粹到猶如鑽石般閃耀着晶瑩,

……

這些純粹是後來的我們在歲月的路途裡不可挽回的一種失去,

包括所有的怅然若失,

包括所有的悲天憫懷,

包括所有的時光如逝,

……

皆是鄉愁!

哎,

鄉愁,

何嘗不是緬懷!

緬懷着你所珍念的一切,

也包括了往事中的自己。

唯餘一聲長歎,

或許,

連長歎也會在歲月中遺失!

——筆于2022年2月1日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