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不直,下背部總是拱起來怎麼辦?
在沒有練瑜伽之前,你可能從來沒有關心過你的坐姿,更沒有注意你坐着的時候,下背部是拱起來的,然後練了瑜伽以後你突然發現怎麼連坐都坐不好了呢,而且好像怎麼調整都沒有用。我相信這是很多瑜伽初學者遇到的問題,今天就來聊一聊坐不直,背部總是拱起來怎麼辦?
先看下面的對比圖:
右側小圖是我們希望的坐姿,骨盆端正,坐骨壓地,脊椎向上保持自然的曲線,胸腔打開,背部挺拔。
左側小圖是我們現實中的坐姿,骨盆後傾,骨盆和腰椎相連接的地方向後拱起,也影響整個上半身的體态,不夠挺拔,含胸是最常見的。(可能左側這個小圖的錯誤示範還不夠明顯。有的人是在腰骶的地方突出一個拱形。)
一、先來看原因。
昨天和大家分享過,在瑜伽練習中,膝蓋的問題大多隻是外在表現,它的根其實是在髋和腳底的根基上。坐下來以後下背部拱起,也隻是外在表現,它的根源總的來說可以概括為兩個原因:腿後側緊和腹背沒有力量。
1、腿後側腘繩肌柔韌性差不足。
我們知道腘繩肌的一頭是長在坐骨結節上的。腘繩肌緊張,坐下來身體處于前屈狀态時就會把坐骨結節向大腿的方向拉,導緻骨盆向後傾,從而讓下背部拱起。
解決方法自然是拉伸腘繩肌增加腿後側的柔韌性,一直跟大家推薦的仰卧手抓大腳趾,就是非常好的方法,大家不妨多練一練。
2、背和腹無力。
如果把骨盆看着是一個懸浮在半空中的結構。腘繩肌的緊張是從坐骨結節的位置把它向下拉,導緻骨盆後傾導緻下背部拱起,那麼背部和腹部力量力量弱,就相當于沒有把骨盆向上牽引扶正的力量。更不用說去對抗由于腿後側緊讓骨盆向後傾的力了。
解決方法自然就是加強背腹的力量。推薦多練基礎站姿類體式,特别再加一個蝗蟲式。
上面是大的思路和解決方法,當然這需要時間,需要你堅持不懈地鍛煉。
那麼在身體條件沒有得到加強之前,我們應該怎麼辦呢?不能就拱着下背去完成體式吧,當然不是給大家提供幾個救急的方法。
1、把臀墊高
這個是最簡單最方便又最實用的方法。但是也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都不太愛用這個方法。《傳承之光》裡面,在講到坐立前屈時記錄過艾揚格大師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原文如下:背部下方墊上毛毯,伸直雙腿,如果你們坐在有高度的毯子上練習,可能隻要6個月就能學會這個體式,但如果直接坐在地闆上練習,可能要花10年才能學會。
2、手在下方支撐,或推牆
用手在下方支撐或者推牆也是比較簡單可行的方法。原理很簡單,從後方借一個支撐的力,把骨盆扶正,拱背的情況自然也就得到了解決。
很多朋友可能手觸不到地面,大家可以在手下面墊磚或者直接。
3、做前屈類體式時,更多地關注延展,
在做前屈的時,本來就應該要關注脊柱的延展,隻是當你背部還是起來的階段,你需要更多地去關注這一點,使用力量,調動呼吸,讓整個脊柱充分延展,關于這一點可以看一下我前幾天分享的凹背的那一篇文章。
最後想給大家分享一段《普拉提解剖學》裡面的一句話:普拉提的重點在于如何做出準确的動作,而不是急于執行最難的動作。這句話同樣适用于瑜伽練習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