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道什麼是德什麼是經?《内經》在說完理想的模型之後,退而求其次,就是所謂的至人,實際上真人就是理想模型,好比我們現在所謂的神仙,屬于最高級别的層次而至人則是什麼呢?在真人這個理想的模型之中,我們可以看到,真人首先是超脫了天道的影響的,可以提攜天地,可以把握陰陽,在這種情況下,基本上就是跟太陽肩并肩了,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什麼是道什麼是德什麼是經?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内經》在說完理想的模型之後,退而求其次,就是所謂的至人,實際上真人就是理想模型,好比我們現在所謂的神仙,屬于最高級别的層次。而至人則是什麼呢?在真人這個理想的模型之中,我們可以看到,真人首先是超脫了天道的影響的,可以提攜天地,可以把握陰陽,在這種情況下,基本上就是跟太陽肩并肩了。
但是如果降低一個層面,那就是我們所謂的至人,至人是什麼人?什麼是至呢?其實至,就是鳥兒飛落于地,那就是至,所以至人應該就是生活在地球之内的人,這類人因為在地球上生長,所以他的主要的受限環境就是地球上的所有的條件了。
天人境界、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
前面我們說的真人的境界,其實是天人的境界,考慮的是天道,所有的事情都要先天道而行,實際上普通人應該到達的境界是後天道而行的。真人的境界,就好比神話傳說之中的盤古開天辟地,就好比女娲的創造人類。
其實再往下一個境界,那就是哲學上的自然境界,所謂的自然境界,就是免不了大自然的束縛,這就有點象我們所謂的至人。對于這些人,存在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态,那就是淳德全道。什麼是淳得,什麼是全道?中國古代認為,德者,得也,這是天命給與人的,人從上天那裡拿到的東西,所以從儒家的角度來說就是仁義禮智信之類的了。而道呢,就是天地宇宙之間的運行之道,在古代好比是五行,一個人的一身五行俱全,各自的力量都有體現,所謂的全道,也就是天地之道能夠在人身完美的體現出來。
至人遊離于天地之間
所謂的至人,屬于自然境界的一環,應該是在天地之道的作用下,不入世俗至人,他們能夠完全符合日月運行之道,能夠和于陰陽,可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對于四時的氣候變化也可以很好的适應。
在中國古代,有一群人,對于世俗的功利看透了,比如我們了解的張良,實際上可以歸結為這一類人,他們對于世俗的功利已經不放在心上了,一心隻想着長生不老,丢棄妻子,沒有了人道的牽絆。
聖人,就是人倫之至,他們其實未必能夠處理好天道之間的關系,但是人際關系可以處理的很好,這類人就是世俗之人,是自然境界再往下一個層次的就是功利的境界,功利境界的人,難免有功利之心,會被名利所拖累,就好比我們現代的很多德高望重的醫生一樣,雖然已經很超脫了,但是對于儒家的那一套人倫關系還是超脫不了。
但是不管如何,這類人都能很好的處理天道,地道,人道之間的關系,這些人處理好了這類關系,自然就可以處理好氣道的關系了,最低的一個層次的人,就是處理氣道之間的關系,這類人就是我們這些醫生,凡夫俗子。
我們所要做的就是不斷的觀察天地之道,要觀天地之象,找到宇宙的規律,使用我們熟悉的象思維,最終有利于提升自己的狀态,達到養生的效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