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下面的題目。
(甲)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複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令人各複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乙)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竈直突①,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②不應。俄而家果失火,鄰裡共就之,幸而得息。于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灼爛者在于上行,餘各以功次坐,而不錄③言曲突者。人謂主人曰:“鄉④使聽客之言,不費牛酒,終亡火患;今論功而請賓,‘曲突徙薪’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邪?”主人乃寤⑤而請之 (選自《漢書 霍光傳》)
(注釋)①突:煙囪。②嘿然:不說話的樣子。嘿,同“默”。③錄:錄用,這裡指邀請。④鄉:同“向”,從前。⑤寤:同“悟”,醒悟,覺悟。
8.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是哪一項?(2分)
A. 遂于外人間隔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從祠中
B. 不足為外人道也
道不通
C. 客有過主人者
豈他人之過哉
D. 不者且有火患
以為且噬己也
9.下面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是哪一項?(2分)
A.便要還家 B.餘人各複延至其家
C.幸而得息 D.曲突徙薪亡恩澤
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更為曲突,遠徙其薪。
(2)不弗牛酒,終亡火患。
11.下面兩個句子中的“乃”意思是否相同?結合文意,說說你的理解。(2分)
(1)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2)主人乃寤而請之。
12.用自己的話說說乙文中的主人為人處世有哪些不當之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