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七校聯合辦學在實踐中的确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有些學生為了多刷一個學位證書選擇容易的學科,背背書就能拿到學分。有些學生高考達不到武大華科分數線,通過雙學位課程紮堆往武大華科跑,找工作的時候哪個學位證書有用就掏出哪個證書。”
(2019年12月2日-12月10日)
2019年12月2日,中南财經政法大學教務部官網發布《關于暫停“七校聯合辦學”2018級輔修雙學位招生的通知》,決定暫停“七校聯合辦學”2018級輔修雙學位招生。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聯合辦學的其他高校也先後發布了暫停通知。
據七校聯合辦學信息網顯示,武漢地區教育部直屬七所高校(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南财經政法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從1999年開始聯合辦學,學生可以跨校跨學科輔修第二學位。
高校聯合辦學這一模式還被其他地區複制、移植。如2019年1月7日,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牽頭與河南農業大學、河南理工大學、河南财經政法大學、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簽署“課程互選與學分互認合作框架協議”,對外宣傳稱“一張錄取通知書,可上五所大學”。
此次“七校聯合辦學”暫停,系落實2019年7月國務院學位委員印發的《學士學位授權與授予管理辦法》。《辦法》明确,“授予聯合學士學位應符合聯合培養單位各自的學位授予标準,學位證書由本科生招生入學時學籍所在的學士學位授予單位頒發,聯合培養單位可在證書上予以注明,不再單獨發放學位證書。”
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尚重生:
七校聯合辦學在實踐中的确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有些學生為了多刷一個學位證書選擇容易的學科,背背書就能拿到學分。有些學生高考達不到武大華科分數線,通過雙學位課程紮堆往武大華科跑,找工作的時候哪個學位證書有用就掏出哪個證書。還有些相對弱勢的學校和科目,招生遇冷,人數可能會達不到開班标準。從培養學生的角度看,這些都背離了聯合辦學的初衷。
對于熱門學科和熱門高校來說,教師的管理成本也增加了,外校學生繳費後插班學習,因本專業事務耽誤進程,作業不能按時交,考試要申請延期,雙學位課程老師沒辦法拒絕。輔修雙學位的門檻需要提高,雙學位的授予也理應優化。現在暫停招生可能是一次調整,将招生标準、管理标準、學位授予标準調整到符合初衷的位置。
2019年12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在教育部官網公開征求意見。在原法基礎上,《征求意見稿》共修訂調整41條,新增15條。
此次《征求意見稿》明确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框架,打通職業學校教育發展通道,向上包括專科、本科層次的職業高等學校;向下融入義務教育,加強職業啟蒙教育。
其中提到,“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支持和鼓勵普通中小學根據實際需要增加職業教育的教學内容,開展職業啟蒙教育,組織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企業和行業組織等為普通中小學開展職業啟蒙、職業認知、職業體驗與勞動技術教育提供條件和支持。”
2018年9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已将《職業教育法》修訂列入立法規劃。2019年2月13日,在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提出一系列新的政策舉措,職業教育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此次《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這是職業教育法自1996年頒布實施以來的首次修訂。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業與繼續教育研究所所長孫誠:
職業教育作為類型發展,有它獨特的特點,但第十二條中特别強調“終身教育”理念,職業教育并非獨立于普通教育之外,二者不是割裂的。讓孩子們有更多選擇權和自由流動權。另外也從法律層面明确,初級、中級、高級的人才構架都是可以暢通的。
另外提到加強職業啟蒙教育,其實教育本身是沒有界限的,未來對人才的衡量标準,已不僅是用傳統模式去評價。将來如果職業教育能夠和基礎教育聯手,把更多職業精神、職業素養内容不僅局限在職業學校去教,而是在普通教育早期注入這樣的育人理念和育人能力标準,向下融通,是更加可喜的。
來源:新京報、人民網、央廣網
南方周末記者賀佳雯 南方周末實習生戴畫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