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不知為何會從心底的某處無端的升起一分閑愁,說不清也道不明,想要趕走卻做不到,反而會令自己感到寂寞又孤獨。這樣的感覺我們無法補捕捉,但是古代的文人們卻能很好的文字向我們形容。而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是秦觀的一首佳作,作者雖然隻是用淡淡的筆觸,但是卻融情于景,含蓄又深情。
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
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寶簾閑挂小銀鈎。
這是一首以"傷春"為主題的詞,自古以來,有很多詩人與詞人都寫過相關的作品,他們在通過表達對季節變換的惋惜,含蓄的表露出自己對于生命,對于愛情,或對于時光流逝的一種悲哀的歎息。而作者秦觀雖然英姿勃發,才華橫溢,但是在仕途上卻并不順利,相反他接連遭受打擊,先是被困于京洛,之後又被貶至南荒,這對于他來說絕對是難以形容的痛。
雖然這首詞的寫作時間已經無從确定,但是聯想到他那坎坷的仕途,卻不能發現其中他所寄托的那種悲憤之情。在這首詞中,他以非常淡的筆觸用一種婉轉曲折的手法,将那種閑愁寫出,而其中有滲透進他對人生的那種獨特的感悟,别具一番風味。
在這首詞的上片中,他寫到了清晨起來之後的感覺,以及室内的景象,語言非常婉轉。這首詞的曲調很是清淡,"漠漠"兩個字能夠讓人感受到室内的那種寒意,奠定了整首詩的基調,作者心中那麼淡淡的愁思,也随着這含義,悄無聲息的在心頭浮起。
緊接着在下一句中,他又在這清涼的背景之上為我們進行了進一步的描繪,明明是春天,但是卻這般寒冷,"無賴"兩個字能夠感受到他的厭惡。或許他是剛從夢境中醒來,映入眼簾的是畫屏那種清幽的美景,而他也似乎沉迷于這種幻境之中。
而在這首詞的下片中,則是他對于"傷春"的正面描寫。漫無目的之間,他的視線慢慢的就移到了窗外,窗外的景色很美,飛花飄忽不定朦朦胧胧如同是在夢境中一樣,細雨如絲,也同樣給人一種朦胧之感,而心中也随着細雨湧起了絲絲的愁緒。
在這裡,作者将"夢"與"愁"這種非常抽象的事物情感,用窗外的"飛花"與"絲雨"這種實景引出,将無形變為有形一同交織在這幅自然的畫卷之中。古時很多詩人詞人都有這樣一種感情與能力,能将是自身感情融于景中。
因沉迷于一時的環境之中,所以才撇向已經挂起的窗簾之外,才會有細雨飛花映入眼中。這種倒樁讓整首詞上下片對稱工整,極富結構之美。而與此同時也讓整首詞變得更加動人,簾外引人發愁的景物以及簾内發愁的人變得更加顯鮮明。
整首詞雖然并沒有一處用重筆來描寫,但是也并不隻是簡單的描寫眼前之景物,雖然看上去極為平淡,可是卻能從中感受到作者那種心靈的感受,給人一種夢幻而又唯美的感覺,餘韻悠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