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老師篇首提示:讀好《論語》的兩種方法:
第一要“咬文嚼字”。
第二是要搞明白孔子講話時的場景大概是怎麼樣的?是在什麼情況下、和什麼人的對話?
下面我們開始進入正題,今天首先講的是《論語》最最經典的開篇第一句: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這一句是整篇《論語》的開宗明義之句,可以說是耳熟能詳、婦孺皆知,但是真正明白其内涵的人卻寥寥無幾,或許我這樣講,有很多人不服氣,那麼請看我詳細道來。
此章節的三句話,都是孔子一生的事實,也就是說,是他所代表的儒家修身的行為準則。不是經常有人問:“我該如何修身養性呢?”答案就在這三句話裡。
此外,這三句話,還與《論語》最後一篇的“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相呼應,都是講如何做“君子”、如何“立人”、如何“知人”,可以說這也是首尾呼應的一種循環不息的内涵所在。
下面我們來詳細分析這三句話:
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裡的“說”通“悅”是人所共知的,我不多講,以下都以“悅”說寫。什麼是“學”?什麼又是“習”?
這兩個基本問題,我在上一篇中已經有所交待(“學”與“習”),簡而言之:學,為讀書、學道、效仿;習,為練習、行動。“時習”,的意思就是在讀書的時候,要經常思考、琢磨,并運用于實際的人生生活當中去。
悅,為喜悅。此種喜悅是由内而外的散發,是心的感受。學,而後又時時“習”,則所學的内容就能熟記于心,此時就有喜悅之情産生。
講到這裡,我們當能明白,怎麼才能愉快的學習呢?隻要你能做到“時習而學”,就可以了。
如果有讀過王陽明《大學或問》的同學,應該會看到陽明先生的觀點,他說:“學,兼知行言。”我們都知道陽明先生主張“知行合一”,不知則不行,不行亦等于不知,知行不分開。這一觀點,另當單獨讨論。我們此處先講儒家修身之道。
第二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首先,我們要訂正一處錯誤,此句中的“有”,本來應該是“友”,這個觀點在唐代就有了,因為那時他們能見到更古老的《論語》版本。《白虎通 辟雍篇》裡就引用“朋友自遠方來”這句。
朋友,在如今的我們看來,是再平常不過的一個詞,但大家可曾想過,“朋”和“友”有什麼區别呢?古人對這些字所表達的範圍區分的很清楚,他們說:“同門曰朋,同志為友。”
《白虎通 辟雍篇》裡講:“朋,謂弟子。”
什麼意思啊?就是一個班級的同學稱“朋”,從字型上來看,是兩個比肩而立的人。“友”是什麼人呢?就是有共同志趣的人,這樣的人可以不是同學,可以不分年齡大小。這就是“朋和友”的區别。
而原文裡的“有朋”和正确的“友朋”,從人物類别上就少了一類,相當于一下子就把人群減少了一半,這減的有點多啊!
第一句中講“悅”,這一句講“樂”,這又是為什麼呢?為什麼不都用“悅”,或者都用“樂”呢?那是因為“悅”和“樂”的性質不同。古人講:“在内曰悅,在外曰樂。”喜悅,是因為自已學習的原因,是自身的;而快樂是因為有朋友自遠方而來,是外部因素産生的。這就是“悅”與“樂”的區别所在。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是指含有怒意。如果别人不能理解,君子亦當不怒。學問在自已,知不知在别人,何怒之有呢?一個内心強大的人,不會因為别人的不理解而遷怒别人。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講,就是不要用别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已。
這才是真正的君子所為。
儒家,之所以會被現代人诟病,就是因為有很多字句被曲解,我輩當用“切磋琢磨”的工夫去“學而時習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這樣就會“友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啦!!!
歡迎大家關注“廣老師講國學” 頭條号,廣老師會不斷的帶給大家真真實實的“國學”幹貨。
希望大家支持國學,多點贊、轉發,讓更多的國學愛好者閱讀到正統的國學文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