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底能不能,究竟什麼時候才能克隆出一個分身來替自己工作呢?”
針對這個問題,“多莉”用自己短暫的一生明确地給予了我們答案,暫時是不能的。
1963年,“克隆”最早被在學術界中被提了出來,隻不過當時它是另一個名字,叫做“clone”,意為“複制”、“轉殖”。
光從這個名字上,咱們就能大緻了解這項技術的意義了,從本質上來看,其實這就是利用生物技術進行無性繁殖,最終再“複制”出另一個與被克隆者完全相同的生物的過程。
也正因如此,這項技術也一度被稱作“生物放大技術”。其實有關生物無性繁殖方面的研究,一直都是各國研究的一部分,像什麼“克隆蟾蜍”、“克隆魚”,在被研究出來後,也沒有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克隆”始終都是一個較為小衆的話題。
那這個現象是在什麼時候起被改變的呢?自然是1997年2月27日英國《自然》刊登的那一期報告了——英國經克隆技術培育出了一隻小母羊。
“多莉”的誕生無疑是有劃時代意義的,因為那是世界上第一例借助乳腺細胞克隆生物成功的案例。
雖然如今的我們已經摒棄了這種技術,采用了新型誘導幹細胞技術,但那在當時可是轟動一時的。
但當時的人們還是對于克隆産生了一系列的幻想,比如克隆絕育的寵物、使其繁衍優秀後代,克隆瀕危的動物、使其種族延續,甚至于大家還有一個終極目标,克隆一個“我”來替自己辛勞工作,可最後這些幻想卻大多破滅了。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克隆技術要想得到廣泛運用,就必須克服三個問題:安全性、基因多樣性、倫理道德性。
安全性就不用在這裡多說了,在明确克隆技術已經徹底成熟、安全性得到保障之前,沒有人會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以“多莉”為例,一出生的時候就已經6歲了,時刻都面臨着衰老的風險、疾病的威脅,這有誰受得了呢?
而這問題就出在了“端粒”上面。由于端粒位于染色體兩端,而細胞則會定期分裂、 DNA複制,所以每次細胞分裂的過程中,端粒長度會減半,這就間接地決定了細胞的壽命以及人的壽命。
更嚴重的是,端粒分裂的越多,基因的不穩定性就越強、人體患病的概率就越高。也就是說,即使你複制了一個“自己”,勤勤勉勉地替自己幹活,獲得的收入也不一定夠你給克隆體治病。
另外“多莉”雖然培育成功了,但這并不代表克隆實驗的成功率很高。
根據有關數據統計,在牛羊類哺乳動物的克隆實驗中,有20%的克隆體在實驗中就會夭折,15%的克隆體活不過斷奶,絕大多數的克隆體都很難存活到預期時間。這還僅僅是動物,想要克隆人難度更高、其存活難度更是指數級增長。
其次,我們再來談一談基因的多樣性問題。
我們都知道生物在演化的過程中會趨向于“多樣性”,因為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各種突發到來的意外、提高生物本身的存活能力。可是克隆的問題恰恰就出在了這裡。由于克隆本身是“複制”,所以會導緻物種的基因單一化,到了嚴重的情況時,甚至會導緻某一物種直接滅絕。
大家可能覺得這種說法有些駭人聽聞,那我們不妨舉例來看。
為了追求高産,人們大規模的克隆了同一種奶牛,以至于其他奶牛沒有了生存空間、逐漸消失。這種局面看似高效穩定,可是一旦出現了一種奶牛無法對抗的病毒,那麼很快就會爆發流行性疾病,可能人們還沒來得及做出應對與反應,奶牛就已經損失殆盡了。
固然,隻要提前保留樣本,這種奶牛依然算不上是滅絕,可是倘若我們将故事的主人公換成人類呢?
在這個問題沒有解答之前,克隆技術還迎來了最受争議的一點,也就是倫理道德性。
自克隆技術被推出之後,針對其是否符合倫理道德方面,人們産生了廣泛争議。倘若你去問一個人,克隆人違不違反倫理道德呢?他大概率會回答你違反;你要問及哪裡違反?他可能會告訴你:不知道,但就是違反。
其實,盲目而武斷地給克隆人是否違反倫理道德下定義是不準确的,因為倫理道德的邊界本身就是難以确定的。
從落紙成文的角度來看,可以作為依據的國際條例僅有兩個,一個是《人體生物醫學研究國際道德指南》,另一個則是著名的《赫爾基辛宣言》。
倘若以這兩篇規定的角度來看,克隆人其實并沒有違反倫理道德。
而常規意義上的克隆人,其實是分為生殖性克隆以及治療性克隆兩種的,前者就是我們所說的,克隆出一個“打工人”;而後者則不一樣,主要是指克隆出人類的器官。
就目前的國際情況來看,針對生殖性克隆這方面的研究是各國明令禁止的,主要原因是該項技術還不成熟、同時也具備太多的不穩定性。
至于治療性克隆,其實目前很多國家都在從事這方面的研究,畢竟這是救人的好方法。
綜上來看,我們不難得出結論,其實各國并沒有停止在這方面的研究,而克隆技術本身也不是說真的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了,隻不過當我們得知無法“克隆自己”後,明顯對其關注度都有所下降,以至于最後大家才會覺得克隆技術是“涼了”、銷聲匿迹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