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語文八年級下冊第10課小石潭記

語文八年級下冊第10課小石潭記

知識 更新时间:2024-10-18 12:38:55

語文八年級下冊第10課小石潭記? 小石潭記------唐 柳宗元 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語文八年級下冊第10課小石潭記?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語文八年級下冊第10課小石潭記(部編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第10課小石潭記柳宗元-誦讀)1

語文八年級下冊第10課小石潭記

小石潭記------唐 柳宗元 唐宋八大家之一。

一、詞語:

1. 水尤清冽 尤:格外。 2.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 道:道路。見:出現。

3. 為坻,為嶼,為嵁 坻:水中高地。嶼:小島。嵁:不平的岩石。

4. 潭中魚可百許頭 可:大約。

5. 佁然不動 佁然:呆呆的樣子。

6.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清:凄清。居:停留。

7. 隸而從者 隸:跟從。 8.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向西。

9. 下見小潭 下:在下面。 10. 日光下澈 下:往下。

11. 皆若空遊無所依 空:在空中。

12. 鬥折蛇行,明滅可見 鬥:像北鬥星一樣。蛇:像蛇那樣。

13. 其岸勢犬牙差互 犬牙:像狗的牙齒那樣。

14. 似與遊者相樂 樂:逗樂。

15.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凄:使-----凄涼。寒:使-----寒冷。

16. 記之而去 去:離開。

二、句子翻譯。

17.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

從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樣子,隔着竹林,就能聽到水聲,好象挂在身上的玉珮玉環相互碰撞的聲音,心裡很是高興。

18.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于是砍了竹子,開出一條小路,順勢往下走便可見一個小潭,潭水特别清澈。

19.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蓋纏繞,搖動低垂,參差不齊,随風飄動。

20.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潭中遊魚約有一百來條,都好象在空中遊動,沒有什麼依靠似的。陽光直射潭底,把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動

21. 潭西南而望,鬥折蛇行,明滅可見。

順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鬥七星那樣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樣彎曲,或隐或現,都看得清楚

22. 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勢象犬牙般交錯參差,無法看到水的源頭。

23. 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周有竹子和樹林圍繞着,靜悄悄的沒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涼,寒氣徹骨,真是太寂靜幽深了。

24.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由于這地方過于冷清,不能長時間地停留,于是就把 當時的情景記下來便離去了。

三、課文理解

25. 課文按什麼順序寫? 遊覽順序。

26. 課文抓住了小石潭什麼特點? 幽靜。

27. 作者對小石潭的整體感受是什麼? 幽深冷寂,孤苦凄涼。悲哀深沉。

28. 本文通過寫景,把感情寓于景中。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從不同角度描繪小石潭的石、水魚、樹,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氣氛,借景抒發了自己有寂寞處境中的悲涼、凄怆的情感。

29. 文中的“對比”和“烘托” 點撥:①為了突出魚的生動活潑,把“怡然不動”和“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兩種情态加以對比,靜動相對,尤顯出魚的活潑。②作者用反襯的手法寫魚在潭中曆曆可數,使人感到像是“空”“無”,尤使水清之狀具有實感

*本文抒發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抒發了作者抑郁憂傷之情。

*文中對潭中魚的描寫,栩栩如生,動靜結合,字面上寫魚,實則寫潭水的清澈。

段意:

第1段 寫發現小石潭的經過,描寫潭的概貌。

第2段 寫潭水清澈見底,遊魚怡然自樂。

第3段 寫潭水的來源。

第4段 寫潭上四周景色給人的感覺。

第5段 記下同遊者的姓名。

重點句

(1)描寫遊魚靜态的句子: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

(2)描寫遊魚動态的句子: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3)描寫潭上多姿的樹蔓的語句: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寫作者心情的詩句:

“心樂之” “似與遊者相樂”“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和,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心情發生的變化及原因:

“心樂之” “似與遊者相樂”折射出作者欣賞美景之初的愉悅之情,後來這種感情發生了變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正是作者抑郁憂傷心情的折射反映,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懑難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調,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的心情;但這種歡樂畢竟是暫時的,一經凄清環境的觸發,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

本文表達的作者情感

1、①“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對景物的感受正是他此刻内心情感的生動寫照。

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是全文的點睛之筆,既概括了小石潭的環境清幽的特點,又浸透了作者凄苦悲涼的感情和壓抑的心境。

③“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交待了他離開小石潭的原因。其原因并非已盡遊興,而是觸景生情,憂傷之至,不能不趕快離開此處。從此出可看出作者借山水求解脫卻又最終無法解脫的深沉痛苦。

語段賞析

第1段:

①先用水聲、水色從側面烘托:水聲清脆,水色清冽,正由于它是個“石潭”

②從正面直接描寫:寫出石潭中種種形狀和姿态不同的石頭。然後又就樹木的長勢從旁描繪“石”:蒙---覆蓋着,絡---纏繞着,搖---晃動着,綴---連結着,樹木的種種姿态,正說明了它是長在石頭上的。

賞析第2段:第二段對潭水的描寫,是分别從遊魚、陽光、影子等各個角度去點染的。整段文字沒有一個“水”字,但沒有一處不在寫水。正面寫魚,側面寫水;寫的是魚,見的是水。先寫魚的遊,“空遊”兩字突出了水之清,清到了透明的程度,魚兒在水裡遊,竟像在空中沒有憑依似的。繼而寫魚兒的影子,借目光來顯示,這是從感覺的另一個角度來寫水之清,太陽照下來,魚兒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頭上。魚、石、影全都清清楚楚,足見水是多麼清澈透明。

這一段也寫了魚,展現生動的畫面。先寫魚呆呆的一動不動,潭底石上印着清晰的魚影兒,這是靜止的畫面。再寫魚兒飛快的竄往遠處,一會遊過來,一會遊過去,非常活躍,這是活動的畫面;最後用拟人的手法,說魚兒“似與遊者相樂”妙趣橫生。

賞析第3段:這一段寫溪流,作者抓住景物的特點,運用形象地比喻,寫出了溪流的曲折。“鬥折”寫的是溪身,這是靜止的;“蛇行”寫的是溪水,這是流動的,一動一靜,各具特色。“犬牙差互”寫的是兩岸的形狀。潭是“石”潭,岸是“石”岸,特征突出。

賞析第4段:寫潭上的氣氛,借景抒情,抒寫了作者悄怆悲涼的心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