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能源消費體系?本報北京12月22日訊 記者王轶辰從22日舉行的2021年全國能源工作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國積極推進能源供給革命,供給能力和質量大幅提升,能源自主保障能力始終保持在80%以上同時,嚴格落實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标準煤以内,年均增速控制在3%以内,以較低增速保障了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生改善,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綜合能源消費體系?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本報北京12月22日訊 記者王轶辰從22日舉行的2021年全國能源工作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國積極推進能源供給革命,供給能力和質量大幅提升,能源自主保障能力始終保持在80%以上。同時,嚴格落實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标準煤以内,年均增速控制在3%以内,以較低增速保障了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生改善。
5年來,我國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原油産量連續兩年企穩回升,今年預計達1.94億噸,天然氣連續4年增産超過100億立方米,今年預計産量超過1860億立方米,長慶、渤海海域、塔裡木油田産量均實現曆史性跨越;頁岩油産量超過100萬噸,頁岩氣産量達200億立方米,非常規油氣資源規模化開發成為新增長點。同時,大力推進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水電、風電、光伏、在建核電裝機規模等多項指标保持世界第一,風電、光伏發電經濟性不斷提升,實現平價無補貼上網。
針對2021年的重點工作,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将着眼保障能源安全和應對氣候變化兩大目标任務,不斷推動“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走深走實。
在增強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方面,将持續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堅持把國内油氣勘探開發作為保障油氣安全的“壓艙石”,強化科技創新引領,穩定勘探開發資金投入,持續加大重點領域、重點盆地勘探和産能建設力度,不斷加強新區新領域風險勘探。要完善産供儲銷體系,全力打造“全國一張網”,積極推進東北、華北、西南、西北等“百億方”級儲氣庫群建設,穩步擴大天然氣儲備規模,有效提升儲氣調峰能力。
在提高能源供給水平方面,将加快風電光伏發展。上述負責人表示,為完成力争2030年前碳達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标願景,今後每年風電、光伏發電新增裝機總量将較“十三五”時期大幅增長。要堅持集中式和分布式發展并重,壯大産業規模,有效降低成本。同時,穩步推進水電核電建設。按期建成投産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和福清核電5号、6号機組等重大項目,穩步推進沿海地區新核電項目建設,紮實推進主要流域水電規劃建設。
此外,将大力提升新能源消納和儲存能力。大力發展抽水蓄能和儲能産業,加快推進儲能示範項目建設,通過降成本、建機制、強技術、擴規模等舉措,切實走出儲能商業化應用的新路子。按照靈活調節機組标準建設煤電項目,加快推進“風光水火儲一體化”和“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穩步提升電力外送通道中的新能源電量比例,積極推廣就地就近消納的新模式新應用,新能源新增項目盡可能向東中部地區優先布局。
在核心技術裝備突破方面,将力争在5萬至10萬千瓦燃氣輪機,特高壓套管、分接開關、絕緣材料,1.2萬千瓦海上風電等領域取得突破,全面推進煤電控制系統和芯片國産化替代。
在深化電力體制機制改革方面,将着眼建設全國統一的電力市場體系,加快構建和完善電力中長期市場、現貨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相銜接的電力市場體系。加快推進跨省跨區輔助服務市場建設,進一步推動電力交易機構獨立規範運行和增量配電試點項目落地,推動電網企業盡快剝離裝備制造業務,進一步擴大市場化交易電量規模。
來源: 經濟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