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有靈性,被水包圍,像江南,是北方的水城。
它很文藝,古今文人雅士多有對它的贊美,還走出了兩位大詞人。
它很古老,自600多年前,濟南就是山東的政治中心,并且非它不可。
這裡就是濟南。
濟南,課本上的城市
也許你未曾到過濟南,但也曾在語文課上神遊過濟南的風景。
“在西門外的橋上,便看見一溪活水,清淺,鮮潔,由南向北流着……”這是人教版小學課本中的《趵突泉》。
“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
“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再北方的城市中,在冬天能有這樣的天氣,濟南可算獨一,是個寶地。”
這出自《濟南的冬天》。
老舍的濟南情結,已經被寫入小學課本。
《濟南的冬天》和《趵突泉》,是很多外地人對濟南的初印象。
其實老舍還寫了許多關于濟南的文章。
《濟南的秋天》、《大明湖之春》、《趵突泉的欣賞》、《吃蓮花的》,都是老舍對濟南的表白。
“這些泉有的白浪翻滾,好像銀花盛開。有的晶瑩剔透,好像明珠散落……”
這出自《泉城》,說到濟南,自然會想到濟南的七十二泉…
通過這些課本,我們對濟南有了初步印象,有水有山有泉。
當然還有大明湖畔的夏雨荷。
濟南,文人之城
公元1072年,北宋熙甯八年,時稱齊州的濟南迎來了一位明星太守,位列“唐宋八大家”的江西南豐人曾鞏。
這年夏天到任後,這個南方人一下子被當地的風景所打動,最神奇的是州城之中,數百處泉井冒個不停,他把最大的一眼命名為“趵突泉”。
曾鞏的江西老鄉黃庭堅,一生從未到過濟南,卻對她十分向往,并留下了傳誦千古的句子“濟南潇灑似江南”。
大名鼎鼎的蘇轼、蘇轍兄弟,都曾到過濟南。
蘇轍語:“西湖已過百花汀,未厭相攜上古城。”
這裡面的“西湖”,即大明湖;“百花汀”,今大明湖東南岸的百花洲。
這風情,更是羨煞元好問這位來自黃土高原的過客:“日日扁舟藕花裡,有心長做濟南人。”
濟南才女李清照十五歲離鄉,卻“常記溪亭日暮”,詞中的水鄉風物“藕花深處”“争渡”“鷗鹭”,正是濟南城内外的典型景觀。
另一位來自濟南的著名文人,是辛棄疾,稼軒,豪放派大詞人。
李清照,号易安;辛棄疾,字幼安。
這是“濟南二安”,以婉約著稱的李清照,能吟“簾卷西風”,也能寫出不亞于男子的“死亦為鬼雄”;
騎着戰馬、揮舞長矛的辛棄疾,能吐“氣吞萬裡如虎”,也能抒發“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生于江南的晚清作家劉鹗在《老殘遊記》中描寫了濟南城的景觀。
隻有親身來到濟南老城,你才會相信,“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絲毫沒有誇張。
濟南,曆史之城
雖然在曆史上,濟南未曾做過都城,但一直都是戰略要地,憑借着他的位置,也未曾消失在曆史舞台上。
曹刿一戰成名的齊魯“長勺之戰”在濟南南部的萊蕪、齊襄公、魯桓公會盟的“泺”為今濟南老城一帶。
“府南阻泰山,北襟勃海,擅魚鹽之利,界午道之中,誠肘腋重地也……是故山東有難,齊州嘗為戰守之沖。”
年輕的曹操擔任濟南相,在當地懲處豪強,濟南人民無不擁戴;
文學家“市長”曾鞏離任,齊州人民送到郊外還依依不舍;
燕王朱棣起兵南下争奪帝位,濟南太守鐵铉甯死不降,這位鐵骨铮铮的守将,最終被處以極刑,在大明湖建鐵公祠紀念至今。
說起濟南的曆史名人,也能找出不少,畢竟此地所出人物,文能賦詩詞、武能平天下;出則為将,入則為相。
春秋戰國百家争鳴,“百家”之一陰陽家領袖鄒衍來自濟南。
秦漢時期大學者伏生,是西漢濟南郡人;
更有房玄齡、秦叔寶這兩位開國功臣。
濟南,山水泉城
泉城濟南,名泉号稱七十二,其實光有名字的就有百餘處,無名泉眼遍布大街小巷。
從古至今,盡管公園、園林占據了較大的泉群,但更多的泉隐藏在巷陌深處,甚至老百姓的家中。
在叮咚的泉水聲中,輕拂而過的楊柳枝中,分不清這是山東,還是江南。
這裡的泉水可深入每一條街巷,冒冒冒個不停。
天下第一泉趵突泉,有着“平地湧出白玉壺”的人間盛景。
百脈泉,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與趵突泉齊名并列。
黑虎泉,砌在牆壁上的三個虎頭,面目猙獰大口怒張,泉水流得兇猛,從虎口噴湧而出。
濟南玩什麼?
其實,在老舍筆下,《趵突泉》開篇的第一句,就是濟南最基礎的旅遊攻略。
“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濟南的三大名勝。”
千佛山
千佛山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位于濟南城東南,海拔285米。
周朝以前稱曆山,相傳,古代禹、舜曾于山下開荒種田。
隋開皇年間,依山勢镌佛像多尊,并建"千佛寺",始稱千佛山。
大明湖
動人的大明湖,有着堪比西湖的絕色風光,鐘靈毓秀,溫婉悠然。
關于大明湖的最早記載,可以追溯到《水經注·濟水注》中,距今已經有1400多年的曆史。
大明湖的橋,個個造型别緻,體态各異,讓人流連忘返。
趵突泉
在濟南近百個大大小小的泉眼中,趵突泉絕對是名氣最旺的那個。
泉水有三個出水口,趵突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18℃左右,每天從三個出水口中湧出的泉水,能達到7萬立方米之多。
靈岩寺
位于長清縣萬德鎮不遠處,處于群山環抱之中,是山東少有的大型古寺。
殿内有40尊彩色泥塑羅漢像,據說是我國古代泥塑羅漢中的最佳作品,近代著名學者梁啟超曾把這些羅漢像稱為“海内第一名塑”。
五龍潭公園
五龍潭公園就在趵突泉景區的正對面,遊玩過趵突泉,就可以來這裡逛逛。
這也是濟南四大名泉中,唯一一個不是賞泉的泉,因為五龍潭最地道的玩法就是觀魚。
湖邊圍着不少大人和孩童,引得一無所知的人也上前圍觀,原來湖中有不少錦鯉,成群的氣勢不止震撼那麼簡單。
古香古色的建築,映在翠綠水中特别好看,枯黃的枝條和野鴨悠哉的身影,都像是這幅畫中的點睛之筆。
黑虎泉
黑虎泉這個名字,不同于别的泉溫婉清秀,更顯得霸氣。
砌在牆壁上的三個虎頭,面目猙獰大口怒張,泉水流得兇猛,從虎口噴湧而出,正因如此,有了黑虎泉這個形象的名字。
雖然最早時黑虎泉馳魂奪魄的氣勢已經不複存在,但虎口噴水的景象仍然讓人領略到它的粗犷美。
洪家樓天主教堂
它全稱洪家樓耶稣聖心主教座堂,是中國著名三大天主教堂之一。
它1901年就修建了,典型的哥特式建築風格,外觀非常美麗壯觀,精雕細琢,繁複而華麗。
寬厚裡
寬厚裡,濟南的一大城市名片。
如果城市和人一樣,也有記憶的話,那麼老濟南人的許多記憶,就凝結在這寬厚裡。
寬厚所街,這條全長約400米的老街,是數百年來濟南市民生活的舞台,也是這座城市變遷的見證。
濟南,舌尖之城
濟南是八大菜系之首魯菜的重要發祥地,像糖醋黃河鯉魚、九轉大腸、油爆魚芹等等,都是到濟南必點的經典菜品。
把子肉
出門在外的濟南人,最想念的就是泉城那一口把子肉。
入口即化,肥而不膩,在口感上比紅燒肉更勝一籌。
糖醋鯉魚
草包包子
草包包子不僅外形美觀,而且看起來令人垂涎欲滴,吃起來更是湯汁豐富、口感細膩,它以其獨特的工藝和風味多次榮獲濟南市“名優小吃”的稱号。
油旋
油旋有圓形和橢圓形兩種,大多數當地濟南人都是趁熱吃。油旋是來濟南旅遊時必吃的一種特色小吃。
九轉大腸
九轉大腸是清朝光緒初年,濟南九華樓酒店創制的菜品。開始名為紅燒大腸,後經過多次改進,紅燒大腸味道進一步提高。
因為店家非常喜愛"九",所以時刻往往稱贊廚師做菜像是"九煉金丹"那般精緻,後來便由此得名,有了九轉大腸之名!主要的口味非常豐富,将酸、甜、香、辣、鹹這5種味道全聚集在一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