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新廣州知識城“集聚頂尖知識要素 打造全球知識産權高地”大會今天在知識城知識産權服務園區順利舉行。
活動現場舉行了中新國際知識産權合作項目、全國重點知識産權機構意向合作集體簽約儀式。華進聯合專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等34家全國知識産權服務品牌機構、大型綜合服務企業和國際知識産權平台與中新廣州知識城開發建設辦公室簽訂合作協議,就共同構建知識産權最佳運用區、最優服務區,充分發揮知識産權對内激勵創新、對外促進開放的支撐保障作用,打造國際知識産權服務高地達成合作意向。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廣州研究院千項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項目正式啟動,将推動1000餘項第三代半導體、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自主科研成果及尖端專利在廣州知識産權交易中心挂牌流通。此外,在知識城還将加快構建“基礎研究 技術攻關 成果轉化 科技金融 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态鍊,強化戰略科技力量布局,推動産業鍊和創新鍊深度融合。
活動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來自政府主管部門、知識密集型企業、國内外重點知識産權機構、知識産權學術界的近80位代表線下參加活動,共吸引線上超20000人次關注。
中國專利保護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馬維野在緻辭中指出,中新廣州知識城是全國唯一經國務院批準開展國家知識産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的區域。近年來,知識城發展成效顯著,在全國範圍内打造了知識産權事業發展樣闆,希望知識城以《知識産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印發為契機,在更高起點上加強探索實踐,為我國知識産權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據介紹,中新國際知識産權創新服務中心與知識城(廣州)産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将重點圍繞搭建知識産權資源對接平台,打造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重點産業的國際知識産權服務體系,提供知識産權申請、科技情報分析、保護、運營等國際化服務,開展國際知識産權活動,促進企業進一步提升創新力和競争力,推進中新知識産權多領域交流合作。
本次知識城共邀請34家全國重點知識産權服務機構及相關企業集體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其中半數以上為全國知識産權品牌服務機構、業内知名大型服務平台,包括北京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産權發展研究院、北京康信知識産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華進聯合專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及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等國内頭部服務企業、機構。各方将共同推動國内外各類知識産權要素和資源加速集聚整合,打通國内外創新主體對接知識産權多元化專業服務“最後一公裡”,幫助創新主體有效利用創新資源,推動區域知識産權創造、保護、轉化、運用水平進一步提升。
據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廣州研究院千項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項目将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和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等領域,推動1000餘項自主科研成果及尖端專利在廣州知識産權交易中心挂牌流通。6月28日上線專利500餘項,累計挂牌專利已達940餘項。
會上,中南财經政法大學原校長吳漢東教授圍繞“企業知識産權的國際應對與戰略選擇”進行主旨發言。他指出,知識經濟的時代特征是創新發展,創新發展的核心問題就是知識産權。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實際上是依托制度創新促進知識創新,通過對創新和知識要素的保護促進經濟發展。
知識城(廣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敏、廣東中策知識産權研究院董事長張馳分别圍繞“國企踐行知識産權強國戰略助力知識城創新服務全鍊條建設”“知識産權服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展望”進行主旨發言。相關代表還從學界、政府、企業、知識産權服務機構等角度,圍繞大會主題進行了熱烈讨論。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葉卡斯 通訊員:李娜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吳一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