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H7N9流感疫情的穩定
中斷了近兩周的長沙活禽市場恢複開市
所以吃貨們開心啦
2月21日,長沙市紅星生鮮市場家禽區,市民在選購宰殺好的雞鴨。自14日開始,因H7N9疫情關閉的長沙市各活禽交易市場已按程序逐步恢複營業。 記者 田超 攝影報道
2月22日,記者走訪了長沙的多個活禽交易市場,看到前來購買活雞活鴨的顧客數量比休市前下降了近七成。
業内專家分析,本流感疫情将給養殖業帶來不少的沖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内,養殖戶的成本會越來越高。
記者從省農業廳獲悉,為了幫助因H7N9禽流感遭受重創的養殖業恢複生機,今年我省畜牧養殖扶持資金将重點向家禽養殖業傾斜。
記者 劉璋景
市民買雞銳減近七成
突如其來的H7N9,讓劉甯有點無所事事。這位在長沙毛家橋家禽批發市場幹了十年的“雞販子”,還是第一次如此清閑。沒有顧客,劉甯跟十歲的兒子在店門前打起了羽毛球。他說,往年這個時候,訂貨拉貨的車子都擠滿了市場,現在連走路的人都不多。
從2月14日恢複活禽交易,劉甯在毛家橋市場的兩個門店重新開業已經超過一周時間。然而,慘淡的業績讓他承受着巨大的經濟損失。“一個門店現在每天就賣三五十隻雞”,劉甯說,除了沒有收入,現在砸在手裡的一千多隻雞鴨,每天光吃糧食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相對于大型批發點,長沙各中小農貿市場的家禽銷售也大幅下降。
2月22日,毛家橋禽畜批發市場,大部分商家都還未重新開始營業。 記者 劉璋景攝影報道
2月22日上午,記者對伍家嶺、荷花池、黃土嶺等地的多家農貿市場進行走訪,發現恢複活禽交易,禽肉消費仍然十分冷清。
在位于四方坪商貿城的一個小型農貿市場内,這裡的活禽交易區隻有兩戶在營業。相較整個農貿市場的熱鬧,該區域顯得格外蕭條冷清。前來市場買菜的人多數戴着口罩,腳步來去匆匆,并且特意繞開已經關閉的活禽區,連帶該區附近的其他攤點也都生意冷淡。
在荷花池農貿市場,一經營雞肉批發的商戶告訴記者,由于H7N9禽流感病毒,市民對禽肉消費仍然存在恐懼心理,導緻市場交易大幅萎縮。“現在的雞鴨銷量銳減了近七成,原來生意平穩時每天進一次貨,現在的這批貨已4 天了,還有一半沒銷售。”
禽類養殖受到較大影響
家禽銷售市場受阻,對養殖業的影響不言而喻。
去年10月,桃源縣三江家禽養殖專業合作社的胡大松買進了大概1500多隻雞苗,誰知眼看着這批雞即将出欄, 卻遇到了可怕的禽流感。“雖然現在恢複了活禽交易,但是來采購的商販并不多,而且價格壓得很低”,胡大松說每天家裡的雞就要吃掉近600斤飼料,一天的成本就要七八百塊錢。
“現在的處境确實很艱難。”胡大松說,雞賣不了,錢還要花,流動資金非常短缺。無奈之下,妻子隻好找人借,可是身邊的親戚朋友大多數也是搞養殖的,他們面臨着同樣的壓力,籌錢非常困難。
然而,養殖戶經濟上的壓力不僅僅體現在當前這撥生禽身上,也許在未來半年時間内還會持續顯現。
長沙市畜牧水産學會的一位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受到禽流感事件的影響,當前絕大部分家禽養殖的周轉出現了問題。一些養殖場裡的家禽到了出欄或者淘汰期,但是市場上又沒人要,因此隻能繼續養着,這樣不但是經濟方面的損失,更大的隐患在于,這批家禽不處理,下一撥就進不來。
湖南農業大學的李建民老師認為,禽肉市場的波動深度影響着我省的家禽養殖業,“這個市場沒利潤了,就沒有人搞養殖,幾個生産周期後,大概6、7月開始禽肉價格将會大幅走高,影響的将是整個禽肉市場的秩序。”
畜牧養殖扶持資金将重點向家禽養殖業傾斜
據中國畜牧業協會禽業分會初步估算,2017年初的這次H7N9流感疫情可能導緻全國家禽行業損失接近百億元 ,作為國内的養殖大省,湖南家禽養殖業正陷入實實在在的“倒春寒”境地。
如何幫助因H7N9禽流感遭受重創的養殖業恢複生機?湖南省農業廳表示,将抓緊落實促進畜牧業發展的各項 政策,密切監測生産和市場形勢,加強疫病風險防控,積極推進标準化規模養殖,努力做到穩生豬、保家禽、促牛 羊,保障畜産品供應,促進畜牧業健康持續發展。
受疫情波及,我省家禽養殖戶是否可以像上海等地享受補貼呢?目前,農業部門正組織有關機構調研疫情對全 省家禽養殖業影響,将把結果向省政府彙報以決定是否對養殖戶進行補貼。可以肯定的是,今年我省畜牧養殖扶持 資金将重點向家禽養殖業傾斜。
詳細報道請看明日三湘都市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