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南宋末年的抗元英雄是文天祥

南宋末年的抗元英雄是文天祥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01:00:40

贛州之地曆史悠久,秦朝時,贛州歸屬九江郡。漢朝初年,大将灌嬰在此駐軍,建立贛縣,由此開啟了贛州2200多年的曆史。

南宋末年的抗元英雄是文天祥(南宋贛州知州文天祥)1

“八鏡見圖畫,郁孤如舊遊;山為翠浪湧,水作玉虹流”,這是蘇東坡在《過虔州登郁孤台》一詩中寫下的名句,就像詩中所說,三江交彙在老街最北端的八鏡台,而郁孤台就坐落在街區的最高處,一條宋代古城牆沿江而建,環抱老街。老街南邊以西津路、章貢路為界,把旁邊的解放路、中山路兩個社區收入其中。

南宋末年的抗元英雄是文天祥(南宋贛州知州文天祥)2

南宋時期,北方戰亂不斷,中原貨物隻能經贛江至北江、珠江出海。再轉往南洋及歐亞貿易。一時間,作為水陸樞紐的贛州出現了“商賈如雲,貨物如雨”的空前繁榮。隻是,在贛州百姓心中,半壁江山已經淪陷,滿目的繁華難掩家仇國恨。那些祖上來自中原的客家百姓,時常登臨郁孤台,遙望北方。他們期待着,終有一日能收複故土,重回故鄉。

南宋末年的抗元英雄是文天祥(南宋贛州知州文天祥)3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八百多年前,南宋詞人辛棄疾就在郁孤台看着滔滔三江水,遙望着故都汴梁,寫下《菩薩蠻·書江西造口璧》這樣的千古名篇。郁孤台從此被世人所熟知,贛州也因此名滿天下。

南宋末年的抗元英雄是文天祥(南宋贛州知州文天祥)4

“了卻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後名”,這是辛棄疾一生的光榮與夢想。但在那個動蕩的年代裡,已經拼盡全力的他隻能在郁孤台上發出悲歎,感慨家國飄零的命運。百年之後,又有一名書生登高遠眺,憂心如焚。和他仰慕的先賢辛棄疾一樣,他也熱望這片大好河山不再破碎,百姓不再生靈塗炭。這名有着一腔熱血的書生,就是贛州知州文天祥。

南宋末年的抗元英雄是文天祥(南宋贛州知州文天祥)5

文天祥自幼就在贛州讀書,這裡的文氣與血性深深感染着他。1275年,蒙古二十萬鐵騎進攻南宋,都城臨安岌岌可危。朝廷不得不向天下發出“哀痛诏”,希望各地起兵勤王。文天祥毫不猶豫地變賣所有家産,組織起一支義軍。文天祥作為一名文官,沒有指揮打仗的經驗,手下也沒有兵卒,打元軍無異于以卵擊石。

南宋末年的抗元英雄是文天祥(南宋贛州知州文天祥)6

但求為國捐軀,何懼馬革裹屍。文天祥在郁孤台上面對全城百姓發出呐喊,正義在我,謀無不立,人多勢衆,自能成功。那一刻,三萬血性男兒雲集響應,他們放下鋤頭,拿起刀槍,向先賢看齊,與敵人誓死一戰。文天祥招募的大部分是贛州的農民,這些人有着滿腔的愛國熱情,有報國的志向,但缺乏較強的軍事素質。在此情況下,依然奔赴前線,抗擊敵寇。

南宋末年的抗元英雄是文天祥(南宋贛州知州文天祥)7

在二十萬訓練有素、強悍善戰的蒙古鐵騎面前,三萬名普通百姓組成的義軍,明知不敵,也絕不退縮。他們在文天祥的帶領下,屢敗屢戰,直至熱血流盡的最後一刻。最後,文天祥帶領的部隊隻剩下了六個人,仍然在堅持抗擊,沒有一個投降的,幾乎全部戰死沙場。

南宋末年的抗元英雄是文天祥(南宋贛州知州文天祥)8

國難當頭之時,文天祥把自己也站成了一座郁孤台。義軍全軍覆沒,文天祥兵敗被俘,面對元帝忽必烈的威逼利誘,他不為所動,視死如歸。1283年,文天祥以身殉國,年僅47歲。直到今天,老街的學校裡,學生們仍然在文天祥的千古名篇《過零丁洋》裡,一遍遍感受着那份中國人的浩然之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