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帝王姓姬。
帝王列表:
1、發(?-前1043年,武王,昌之子)
武王姬發
2、誦(?-前1021年,成王,發之子)
3、钊(?-前996年,康王,誦之子)
4、瑕(?-前977年,昭王,钊之子)
5、滿(約前1026年-約前922年,穆王,瑕之子)
穆天子見西王母
6、繄扈(?-約前900年,共王,滿之子)
7、囏(約前937-前892年,懿王,繄扈之子)
8、辟方(?-前886年,孝王,繄扈之弟)
9、爕(?-前878年,夷王,囏之子)
10、胡(?-前828年,厲王,爕之子)
共和行政(前841年-前927年)
11、靜(?-前782年,宣王,胡之子)
12、宮湦(前795年-前771年,幽王,靜之子)
周武王姬發在姜太公的輔佐下,于公元前1046年在牧野之戰中滅商,創立了西周王朝,姬發死後,兒子成王和孫子康王在各賢臣的輔佐下把西周治理的井井有條,繁榮昌盛,史稱“成康之治”。
到昭王時期,在攻打楚國勝利回師途中死于漢水。而穆王富有傳奇色彩,相傳穆王西遊見西王母。
到周懿王死後,周孝王卻作為懿王之弟繼承了王位,這就打破了嫡長子繼承制,違反了周禮,後來孝王死後,王位又傳給了懿王之子。
而西周後期,周厲王即位後,不許國人張口說話,不許國人采集自然界的所有事物,導緻後來爆發了“國人暴動”,周厲王被趕走。
周定公和召穆公一起執掌大權。史稱“周召共和”,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中國曆史有确切紀年的開始。
在國人暴動期間,厲王之子姬靜年紀小,被救下,後來長大是為周宣王,宣王在位期間,進行一系列征伐,國力得到短暫恢複,史稱“宣王中興”,但是宣王後期對外用兵失敗,在千畝大戰中敗于姜戎,全軍覆沒,并且獨斷專行、不進忠言,濫殺大臣,使“宣王中興”局面很短暫。
宣王死後,太子宮湦即位,是為周幽王,周幽王好美色,寵幸褒姒,試圖廢嫡立庶,導緻申後父親申國國君聯合犬戎等攻打鎬京,幽王被殺,褒姒不知所蹤,西周滅亡。
“烽火戲諸侯”這件事不是真的,相傳褒姒不愛笑,幽王在奸臣的鼓動下,為博得褒姒一笑,點燃骊山烽火,諸侯來救卻不見敵人,于是各諸侯離開,就在各諸侯軍隊手忙腳亂時,褒姒笑了,而幽王多次點燃烽火就是為博褒姒一笑,諸侯感覺被騙,就再也不相信了,而當犬戎攻打鎬京時,幽王再次點燃烽火,諸侯卻不來救,導緻幽王被殺,西周滅亡。
烽火戲諸侯
“烽火戲諸侯”之事,這件事是假的,假如骊山上點燃烽火,各諸侯從整理軍隊到出發到鎬京,要走好幾天甚至十幾天的路,不可能剛點燃烽火,很快就來了。所以這個故事是編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