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的保養手冊上,基本都寫着刹車油需要2年1換。但在實際情況中,刹車油根本要不到2年1換這麼頻繁,甚至有車主4~5年才換1次刹車油也不影響使用。
所以既然刹車油根本不用這麼換,為什麼保養手冊上還要寫2年換1次呢?
這其實和很多食品上标出的食物保質期是一樣的,雖然很多食品标出的保質期是半年到一年,但實際上因為密封得好等原因,放置了一年半到兩年的食物吃下去可能也沒啥問題。
而對于生産廠家來說,如果在他們标出的食物保質期内有人吃出了問題,那他們就得付法律責任,因此生産廠家标出的食物保質期得是一個相當保險的時間。
汽車的刹車油也是同理,生産廠家如果标的是刹車油三年一換,但車主在開第二年時因為刹車油的問題出現事故,那責任就全在生産廠家了。
那麼刹車油這東西,它的變質會是因為什麼呢?答案是水,當刹車油内含水量達到一定地步後,就會對刹車油的性能造成影響。
其原理和刹車油以及水的氣化溫度有關。汽車在使用的時候,刹車油的溫度會持續升高。而刹車系統是一個液壓系統,需要刹車油管裡面注滿液體,所以刹車油是一種氣化溫度極高的液體,正常使用時不會氣化。
但水的氣化溫度是比較低的,液壓油能扛住的溫度水不一定扛得住。
當液壓油裡的水氣化後,液壓油中就會形成氣泡。如果液壓油裡面沒有氣泡,我們一腳刹車踩下去,它就會直接作用在制動系統上。
但如果液壓裡面有氣泡,當液壓油在液壓管裡面移動時,就會先用自己填滿這個氣泡,然後再繼續移動。這樣我們一腳踩在刹車上,液壓油作用在制動系統上的時間就會被推遲。
所以當液壓油中含水量達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對液壓油的正常使用造成影響,嚴重的可能會造成交通事故。
畢竟在緊急情況下刹車在踩了半秒甚至是一秒後才起作用,那将會讓這次意外出現傷亡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一般來說,液壓油中的含水量達到4~5%就需要更換了。
液壓油中水分的來源,基本和刹車油盒上的加油口蓋有關。如果這整個液壓系統都是封閉的,那當他受到極大壓力時,将嚴重減少使用壽命,甚至是直接在壓力下出現破裂。
因此這套壓力系統不能完全封閉,它需要一個通氣孔來保持系統内外的壓力平衡,而這個出氣孔就在加油口蓋上。
這個通氣孔既平衡了液壓系統内外的壓力,又讓液壓油和空氣有了接觸,久而久之就讓液壓油吸納了空氣中的一些水分。
所以我們不難看出來,液壓油裡面含有多少水,和這個通氣孔内外的空氣有很大關系。如果空氣中含水量大,那液壓油的含水量增長也會加快。
正常情況下,刹車油内的含水量每年會增加1%到2%,兩年4%,自然就需要換刹車油了。但在實際情況中這個數據和現實情況會有一定出入,空氣的濕度,以及刹車油的質量,都對其含水量的增加速度有較大影響。
所以刹車油多久換一次,還得看實際情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