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過了“磨難重重”的兩個月
在4月到來之際
2020年的美好已經與我們不期而遇啦!
美好的春天就要去美好的地方耍
收好小編這份一路向南的自駕路線
避開人潮擁擠
帶上家人到這欣賞美景、感受當地文化吧!
走進禅茶小鎮解讀禅茶文化
地址:泰順縣東溪鄉
到過《采茶舞曲》誕生地泰順東溪鄉土樓參觀的人,常會迎面遇上一杯清茶。
每天清晨天沒大亮,東溪鄉91歲的蔡子英老人和老伴劉珠秀便會早早起床,從鄰村打來山泉水,拿出東溪産的茶葉、曬好的野生山胡椒花,燒水煮茶待遠客。
60年前,周大風在此創作誕生了後來傳唱世界的《采茶舞曲》。如今,每每看到有人來參觀,熱情好客的老兩口便會講上一段當年周大風在東溪的往事,幾十年未曾改變。
現在東溪鄉還建成了“采茶舞曲紀念館”,幾十年前那段蒙塵了的茶曆史又被重新“清理”展出。
廖玉霞/攝
東溪鄉也被譽為是“禅茶小鎮”,中國禅茶文化精神概括為“正、清、和、雅”。“茶禅一味”的禅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史上的一種獨特現象,也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
茶與禅本是兩種文化,在其各自漫長的曆史發展中發生接觸并逐漸相互滲入、相互影響,最終融合成一種新的文化形式,即禅茶文化。
避開人潮是給旅行的儀式感,挑個日子來這個遠離喧嚣的禅茶小鎮,感受禅茶文化、品品茶,讀讀東溪這本活着的“泰順茶史”吧。
山水浸染庭院深深
地址:泰順縣雪溪鄉橋西村
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建築留下了濃濃的一筆,特别是木結構建築,更是發揮到極緻。建築是時代的一面鏡子,是文化的載體。來泰順就看看這江南少有的合院式民居——胡氏大院。
暧暧遠人村,依依墟裡煙。泰順地處浙南邊陲,由于險要的地理位置,這裡遠離了曆代的戰火硝煙,逶迤百裡的綠水青山之間,深藏着衆多絕美的古村落。這些“活着”的古村落,就象一朵五彩紛呈而又充滿文化色澤的奇葩,綻放在山城大地上,成為古村文化的重要載體。而建于清道光豐年間的胡氏大院,更是以其獨特風貌,泛出熠熠奪目的光彩。
胡氏大院坐落于雪溪鄉橋西村,依山傍水而建,環境優美。大院前是一片開闊的田野,雪溪水旖旎環繞而過;隔溪是一座筆架山的最高峰,與大門正對;層層疊疊的屋頂後面,是連片而來的青山和郁郁蔥蔥的竹林,一棵千年古松挺立在離屋不遠的後山上。曆經180多年在風雨滄桑,這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有了自己的故事。
古村落是凝固的藝術。行走在胡氏大院,觸摸着光陰在古建築身上的殘留,每一處都蘊含着文化,每一寸都承載着鄉愁。
有人說碇步是鄉愁......
地址:泰順縣仕陽鎮溪東村
有人說碇步是鄉愁,不知道仕陽鎮溪東村這大大小小的碇步橋,是否刻載着你的鄉愁記憶?
泰順山川衆多、溪流縱橫,橋是最主要的出行方式。所以有了大家熟知的廊橋,但除了廊橋,泰順深山裡還有一種橋,它們沒有廊橋那麼華麗的外表,但卻是深山小鎮裡最不可或缺,最踏實的一種出行方式。
碇步,它是一種簡易的橋梁,屬于堤梁氏橋,這一古老技藝始于唐宋時期。
仕水碇步,總長133米,橫列在仕水溪一段平坦寬闊水流平緩的河面上,是我國現存保留最完好、最古老、最長的古代碇步橋,共有223步。每步由兩塊平整條石砌成,平行分高、低兩級。雖然附近有其他的橋連通河岸兩邊,但當地行人使用最多的依然是這碇步,它是仕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因為這碇步,泰順還誕生了一種特殊的民俗活動。你知道碇步,知道舞龍,那麼你知道碇步龍嗎?表演者舞着一條長龍從河的那一頭走來,他們的手臂急促地揮舞着,有力地揮舞着,大起大落的揮舞着。他們的步伐随着碇步高低,錯落有緻地行走着,讓人不得不佩服他們的技藝。現在每逢盛大節日,都能在看到這碇步龍表演。
登“長城”觀雲海賞泰順石
地址:泰順縣龜湖鎮
龜湖鎮,是泰順縣的南大門。由于葉蠟石的資源儲量很大,被譽為“世界蠟都”,而伴生在葉蠟石礦床中的工藝雕刻石料——泰順石,龜湖鎮近年來将泰順石作為旅遊IP,着力創建浙江省旅遊風情小鎮。
大家都知道“泰順石”是龜湖鎮最亮眼的IP,但是除了泰順石,龜湖鎮還有許多鮮為人知的景點也是很有意思的~小長城、銀礦遺址......都是人少景美的好去處!
趙用/攝
多少人都想去長城看看,感受祖國的壯麗山水,但是特殊時期!說走就走太艱難了!那不如來龜湖,這有座浙南小長城,雖然跟長城的壯闊無法比,但也獨有自己的風情,在早上登上小長城,峽谷風光、大霧雲海、龜湖全景也是能輕松get到的!
到了泰順石的原産地,肯定也要欣賞欣賞泰順石,龜湖鎮有一條專門的石文化創意街,泰順石原石、雕刻好的工藝品......這都能看到,深得石雕愛好者的喜歡。
确認過眼神!人少景美
是你旅行目的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