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新春走基層文化傳承

新春走基層文化傳承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2 09:22:10

新春走基層文化傳承(新春走基層一起過個文化年)1

1月26日,旅客在蘭考站候車室書吧閱讀。王铮 衛心雨 攝

書店

書香為伴共“讀”佳節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春娜

品濃濃年味,添一縷書香。去書店購書、借書,在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中感受年的味道,已成為許多人的新春選擇。

1月22日,大年初一,新鄉市新華書店内人頭攢動,看書、選書、購書的讀者絡繹不絕。店内還開展了“琅琅書聲朗讀者計劃”,老者、親子、學生等30多人踴躍參與,開啟新春讀書旅程。

書墨飄香,悅享新年。為了讓廣大讀者過一個有内涵、有趣味的“文化書香年”,全省各地書店裝扮一新、年味十足,策劃推出了“癸卯吉年·書香賀歲”新春主題閱讀活動,包括“書香趕大集”書展、線上“書香年味兒”“書香接力賽”薦書等豐富多彩的系列主題活動,滿足讀者春節假期文化消費需求。

鄭州市中原圖書大廈為了讓孩子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春節期間開展“醒獅駕到·好運爆棚”手工沙龍、中國民俗故事公益分享會等活動。鄭州購書中心舉辦了“賀兔年憶童年”春節遊園會系列活動,成為小讀者們假期的好去處。

“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好,也希望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所以這幾年的春節都會帶着孩子逛書店,買幾本喜歡的書。”在花園路尚書房購書的讀者張萬鵬說,到書店品味書香,沉浸在知識的海洋,既安靜充實又溫暖有趣,是不一樣的年味。

1月26日,在洛陽市購書中心内,顯著位置設立了幾組24小時自動書櫃,選書的讀者排起了長隊。洛陽師範學院大二學生王悠然選中了一本新書,通過工作人員貼碼和掃描登記後,成功借閱到自己喜愛的圖書。

這是洛陽市新華書店聯合洛陽市圖書館一起推出的“你選書我買單”文化惠民活動。從1月22日至2月6日,每天限量500冊。“這種即選即借模式,讓圖書館藏書與讀者借閱需求接軌,滿足讀者個性化需求,更好地營造全民閱讀的氛圍。”洛陽市購書中心經理劉青青說。

此外,河南省新華書店還推出了“2023年的第一份書單”,為讀者“解鎖”了10本好書,有《山腰上的中國:紅旗渠》《三體》《跨山海》《鬥年獸》等,涵蓋了文學、科幻、懸疑、繪本等類型,利用線上線下展銷、直播連麥、視頻薦書等方式為廣大讀者介紹好書。

中原圖書大廈主任楊霏霏表示,希望通過精彩的主題活動,吸引更多讀者走進書店,愛上閱讀。“春節期間,我們書店不打烊,希望讀者能在書海裡過個文化年。”

新春走基層文化傳承(新春走基層一起過個文化年)2

1月25日,遊客在洛陽市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應天門遺址博物館遊玩。黃政偉攝

博物館

穿越千年尋福殷墟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謝建曉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楊之甜

1月24日,大年初三。安陽天氣晴冷,而殷墟景區卻一片火熱。

上午10點,景區迎來客流高峰。“您好,我們7個人,約一名導遊……”來自北京的常女士和家人趁春節假期專程到安陽來遊玩,首站就來到殷墟,“我們一家人向往殷墟已久!”在殷墟遊客中心等待了近20分鐘後,常女士和另一個家庭成功“拼”到一名導遊。

景區門口,歌聲飛揚、舞姿曼妙,身穿古裝的舞者為遊客帶來一支“送福舞”。“新春佳節期間,我們在景區内準備了多場唯美的古典舞蹈表演,希望給大家的殷商穿越之旅增添一抹亮色。”殷墟景區市場營銷部負責人馬鑫介紹,遊客走進殷墟宮殿宗廟遺址開始遊玩時,可以參與兩個打卡活動,不僅能深度玩轉殷墟,還能領取福利。

據了解,春節期間,入園遊客在殷墟景區内尋找甲骨文字“福”“春”“新年”“兔年”(任意兩種以上)拍照并附上“殷墟尋福活動”文案發朋友圈,遊覽結束後即可領取安陽殷墟考古文旅小鎮5元現金券一張。

“‘福’字,是我國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據考證,其最早見于甲骨文。安陽殷墟是甲骨文的發源地,這裡留存着中國最古老的文字,它是記錄華夏先祖文明叠代的清晰符号。”在殷墟博物館“福”字造型的石碑旁,講解員娓娓道來,“這就是我們現在通用的‘福’字的前身,它由象形部首演化得來,屬會意兼形聲字。‘福’整個字的意思是會意雙手捧着一樽酒在祖先的神主前祭獻,求得神主保佑。”

“媽媽,快來,我要拍這個‘福’字發朋友圈!”安陽市紫薇小學二年級學生張宥萱興奮地拿着手機拍照。“原來甲骨文的‘福’是這樣寫的,不知道‘春’字怎麼寫?咱們快去找找看!”張宥萱說。

在甲骨文文化長廊,不少遊客在查找與自己姓氏對照的甲骨文字,大家邊找邊拍,紛紛被妙趣橫生的象形甲骨文逗樂。“我找到‘春’字啦!這個字裡有三個‘木’呢!”一位小遊客興奮不已,趕緊拿手機來拍照。

殷墟博物館裡同樣人頭攢動,參加“打卡熱點路線,殷墟國寶我來拍”活動的遊客絡繹不絕。記者注意到,“亞長牛尊”最受遊客歡迎,大家都圍在這頭憨态可掬的青銅牛尊旁,認真聆聽講解員講述這件國寶的“前世今生”。

“這個春節殷墟‘出圈’了,大批外地遊客雲集,确實太久沒有見到這麼多遊客了。”馬鑫向記者介紹,僅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就有近兩萬人參觀殷墟,實現了景區兔年新春開門紅。

新春走基層文化傳承(新春走基層一起過個文化年)3

1月26日,遊客在鄭州方特旅遊度假區體驗傳統文化。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聶冬晗 攝

電影院

觀影熱潮又回來了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春娜

從7部“春節檔”影片公布到預售火爆,從影片集中上映到售票大廳排起長隊,今年的“春節檔”可謂是“群芳争豔”,也讓觀衆直呼“太過瘾”。

1月26日,記者在鄭州市多家影院看到,售票大廳裡擺滿了春節檔電影海報,休息廳裡坐滿等候電影開場的觀衆。影院為了喜迎新春佳節,布置了喜慶的紅燈籠,讓觀衆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兒。

鄭州市民張女士從大年初一開始,每天兩部影片,看完還在朋友圈曬觀影感受,為國産好電影鼓與呼。“今年春節好片雲集,一部接一部地看,真是過瘾,也感覺特别有年味兒。”

一直以來,看電影過年是不少人的春節活動之一,每年的春節檔也躍升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票房檔期。今年“春節檔”7部影片同時上映,讓影院的上座率又攀升到一個新的高峰。

奧斯卡航海路丹尼斯、大上海影城負責人馬琳介紹,今年的“春節檔”滿足了觀衆多元化的觀影需求,影院的上座率和人次比去年同期要高。她感慨地說:“作為影院工作者,看到這熟悉的觀影熱潮,内心非常激動。同時,我們也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消毒清潔,為觀衆營造一個良好的觀影環境。”

其實,今年的“春節檔”備受關注,不僅因為上映的影片數量、類型題材多,而且對于整個電影市場回暖至關重要。同時,相約看電影、聚餐聊電影,已經成為人們一個新的節日話題。

随後記者在鄭州市正弘城的CGV影城看到,電影院人潮湧動,全家出動的很多,熱門場次幾乎全部滿座。大學生朱良明帶着父母看《滿江紅》。“今年賀歲檔影片非常精彩,就帶着父母一起來看電影了,這也是一種慶祝春節、陪伴家人的方式。”朱良明說。

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滿江紅》《流浪地球2》《熊出沒·伴我“熊芯”》位列票房榜前三名。

今年“春節檔”影片所制造的歡樂、帶來的盼望,不僅是提振行業的“強心劑”,也為今後影視作品多元化、類型豐富化帶來産業新希望。

新春走基層文化傳承(新春走基層一起過個文化年)4

1月26日,觀衆在鄭州美術館(新館)觀展。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浩 攝

美術館

觀黃河畫卷賞名家春聯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楊淩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浩

1月26日,大年初五,鄭州美術館(新館)内,觀衆或在作品前駐足欣賞,或小聲讨論,或拍照留念,享受着祥和而又充實的觀展之旅。

“原本想趁着春節假期人少,來觀展打卡,沒想到大家也都是這麼想的。”鄭州市民肖芳告訴記者,她特意一大早和家人乘車過來,想好好觀摩精彩佳作,“零距離”感受藝術。

據介紹,春節期間,鄭州美術館不打烊,為觀衆準備了一系列精彩紛呈、内容豐富的展覽和活動,把年味兒拉滿。

走進一樓展廳,一系列富于象征色彩的宏大風景映入眼簾,讓人感受的不僅是黃河波瀾壯闊的自然景觀,還有藝術家關于黃河的曆史文化想象,以及投注其中的個人心靈景觀。“王剛:何以黃河——當代黃河主題藝術研究展”分“黃河”“人”和“大地”三大篇章,以王剛2012年創作的巨幅油畫《何以黃河》為開篇,鋪開了一幅波瀾壯闊的黃河畫卷。

“癸卯迎春——2023中原書法名家新春百聯邀請展”也吸引了很多年輕人的目光。

“以文化人,更能凝結心靈;以藝通心,更易溝通世界。”鄭州美術館館長羅鳴介紹,書法名家以這種最能代表中國藝術精神的藝術樣式,抒寫對癸卯新年的祈願,讓群衆在感受歡樂祥和氛圍的同時,還能細細品味真、草、篆、隸等各書法領域名品佳作和中國語言文學的精妙組合,過一個有滋有味的文化年。

“在美術館裡感受到藝術的美好與樂趣,作為鄭州人,幸福感滿滿。”肖芳滿懷欣喜。

除了線下展覽,鄭州美術館還推出了“雲觀展”,在線上推出藝術作品專業賞析和藝術知識,讓市民足不出戶就可以看展,還能通過直播方式跟随老師的腳步體驗“押花”等線上課程的創作之旅。

“美術館裡過大年,讓年更有文化味,逛美術館也成了一種新年俗!”羅鳴說。

短評

文物“活”起來,文化“火”起來

□趙志疆

看展覽、做手工、品非遺……癸卯兔年春節期間,兔文化成為各地博物館的“館寵”。

在洛陽博物館,觀衆不僅可以欣賞兔子造型的青銅、玉雕、陶瓷、繪畫等文物展品,而且還可以帶領小朋友一起做兔頭帽、兔子紅包、兔子擺件。線上雲課堂中,大家既可以足不出戶欣賞博物館裡的小兔子,還可以跟随講解制作生肖兔主題窗花剪紙。

與此同時,河南博物院“十二生肖拜大年——癸卯新春生肖文化展”正在進行。展覽精選了院藏近200件套生肖文物及藝術品,與“兔年生肖文物圖片展”聯合展出,是院藏十二生肖文物的首次大集結。

美不勝收的展品,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僅讓文物“活”了起來,而且還讓文化“火”了起來。在這個春節假期,博物館裡過大年,成為大家喜聞樂見的新年俗。

作為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河南的曆史文化成就燦若星河。近十年來,我省博物館事業飛速發展,博物館總數已達384家,基本形成了以省級博物館為龍頭,市縣級博物館為主體,行業和非國有博物館為補充的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博物館體系。

博物館資源越來越多令人欣慰,如何讓更多人了解文物藏品、愛上傳統文化?這是擺在各地博物館面前的共同課題。博物館成為“網紅打卡地”,使新春佳節有了濃濃的文化味,同時也為創新文化體驗提供了新思路——賦予文物藏品以更加豐富的表現形式,就是賦予博物館以更多的魅力與活力。

在文化春節中品味春節文化,這何嘗不是一種新年新氣象?

新春走基層文化傳承(新春走基層一起過個文化年)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