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鮑裡斯·約翰遜依依不舍地辭去英國首相職務,目前呼聲最高的首相“候選人”之一,是印度裔的首席财政大臣裡希·蘇納克。
約翰遜的内閣,一共出現了三位印度裔大臣,而且都身居關鍵崗位——财政大臣裡希·蘇納克,内政大臣普麗堤·帕特爾,以及商業、能源和工業大臣艾洛克·夏爾馬。
從左往右:帕特爾、蘇納克、夏爾馬
就說這位蘇納克,雖然他是個二代移民(種姓情況不詳),但卻依舊保持着對印度教的虔誠,平時堅持吃全素。據說,當蘇納克參加各色自助餐會的時候,他能接受的,隻有不加任何調料的沙拉——印度信徒中越高種姓,越會遠離動物制品,但也不排除很多中低種姓的人自願去效仿這種“高貴的生活模式”。
在菜比肉貴,種類還很貧乏的印度,還能堅持吃素的人,确實挺不容易。
蘇納克财長的妻子,也是一位印度人——有印度“IT行業之父”、“印度比爾·蓋茨”之稱的億萬富翁納拉亞納·穆爾蒂的女兒。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2020年英國富豪榜單上,排名的前兩位,也都被印度人包攬——欣杜賈(Hinduja )兄弟,以220億英鎊的身價位居第一;NO.2是魯本(Reuben)兄弟,身價186.6億英鎊。
這是魯本兄弟
英國國家統計局(ONS)2018年的收入數據——華人最高,印度裔第二
目前,英國約有140萬印裔人口,被認作當地最大的少數族裔。像離希思羅機場不遠的倫敦西郊的索紹爾區,有60%的居民都是印度裔,剩下的,除了一些阿富汗難民,很多人來自巴基斯坦——此地的印巴兩族後代,竟然相處的很是平靜。
在陰冷的英國,這裡處處洋溢着南亞風情,讓你恍惚間似乎感覺穿越到了另外一個世界,可能逛上半天,也難以碰到五個以上的英國本土人。
不過,雖然撲面而來的是印度香料、來來往往的是穿着花哨的印度人,店鋪裡供奉着印度教神像,但環境卻相當幹淨整潔,更沒有猴子、流浪貓狗或者“神牛”橫行在街頭.....這個,就不算很“印度”了。
倫敦索紹爾區的印度小鎮街頭
索紹爾區的印度小鎮街頭
除了英國,在東南亞,印度人也普遍過得相當不錯,屬于當地的富裕階層,和華人一樣,曾經遭遇過馬來人等土著民族的排擠和打壓。
而另一個印度人大放異彩的國家,則不得不提美利堅了。
最近這些年,全美家庭中線收入排名第一的,一直是印度裔。
比如2018年,全美印度裔家庭中線收入10.2萬美元,(當年美國家庭平均中線收入為5·3萬美元),這比華裔還多出了3萬美元,也超過了猶太裔家庭,成為了全美收入最高的族裔。
再看政壇,有現任美國副總統卡瑪拉·哈裡斯,前南卡羅來納州州長、特朗普政府時期的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妮基·黑莉這些“風雲人物”。
妮基·黑莉能讓特拉普安靜并一臉欣賞地聽他講話
美國科技界和商界的印度裔大佬們,則更是數不勝數。
據斯坦福大學的一項課題研究顯示,美國科技行業中,約有15%的初創企業是由印度人組建的,這一數量比英國人、中國人以及日本人所創建的企業總和還要多。而在矽谷的高科技公司裡,三分之一以上的軟件工程師都是印度人或者印度裔。
更厲害的是,即便他們紮根在了西方,但卻仍舊很成功地把一些印度特色的文化習俗帶到了那裡,甚至産生了不容小觑的影響力。
除了鮮豔的紗麗、錫克男子的大纏頭,以及印度菜、瑜伽這些常見元素,連印度政府在獨立之初都已經宣布廢棄了的種姓劃分,在如今的很多海外印度人圈子裡,依舊非常被看重。
2021年的時候,就有來自谷歌、臉書、微軟、蘋果、奈飛等數十家大型互聯網公司的250餘名達利特員工指控他們的同事和上級種姓歧視,掀起了一陣矽谷的反種姓歧視浪潮。
高舉反歧視标牌的海外印度人
這些被歧視的人群,都來自于低種姓印度裔群體,他們付出了巨大努力後,成功在海外謀得了體面的職業。
這期間,為了避免因種姓而遭遇歧視,多數人往往會在求學階段就悄悄地把自己的姓名給改了(印度的姓氏很多都體現了種姓歸屬,比如“莫迪”,就是泛指吠舍種姓當中的小商販階層),還佩戴了梵線(印度教中,梵線隻有婆羅門、刹帝利和吠舍有資格佩戴,根據種姓,又細分了不同的顔色和款式。而首陀羅和賤民,則是嚴禁越界的)。
紅線和白線是婆羅門的專屬,刹帝利用黃色
莫迪戴的是吠舍用的黑色梵線
即便如此,那些“海外印度同事”們,還是非常熱衷于用盡一切手段,搞清楚你是否屬于“幹淨的種姓”。
比如,翻看你的社交賬号...
還有,就是觀察你的飲食習慣——正如前面說得那樣,印度教徒中,種姓越高,越排斥動物制品。
他們往往會看似随意地問——“你是不是素食主義者?”
如果對方說是,他們會繼續問是天生吃素,還是自己選擇吃素,父母吃不吃素,家族是否全部都吃素等等....
以至于有人戲稱——印度向矽谷輸出高管和工程師,也“出口”了種姓歧視。
谷歌CEO Sundar Pichai和微軟CEO Satya Nadella都是最高的婆羅門種姓出身
說到這,大家肯定都非常疑惑——印度作為全球文盲人口最多的國家,還背負着種姓制度的陋習,為何它的海外移民在發達國家,卻很容易躍身為成功人士,不是科學家就是企業家或者知名政客,即便不做“風雲人物”,也大多都屬于體面的中産精英階層?
哈裡斯的印度媽媽和牙買加爸爸——這兩位都是美國名校的博士。當年哈裡斯快出生時,她媽還堅持在實驗室工作
對于這問題的解釋,很多解釋都比較千篇一律。
1.印度人的英語優勢,教育體系更貼近西方;
2.印度人團結;
3.印度人重視教育;
4.西方向來對印度人和印度文化抱有比較友好的态度。
2016年,莫迪受邀美國國會演講,場面火爆,台下被議員們團團圍住,求親筆簽名,場面跟明星的粉絲見面會似的
當然,這些解釋都很有道理,但似乎也不能說明全部。
比如,論團結的話,在種姓制度的影響下,海外印度人很多時候,都是暗中自帶鄙視鍊的,對“團結”對象的出身要求很苛刻——“我比你的等級高,你隻配給我當仆人,沒資格和我平起平坐,這是你後天無法改變的”等等。
不過,浸潤于這樣的社會文化中,印度人則更容易接受一些社會“潛規則”——他們很善于在無法改變自己在遊戲規則中地位的情況下,将利益最大化。
這在英美那些階級固化比較嚴重的國家,尤為明顯。
反觀華人群體,幾千年的中華文化中,一直信奉“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更容易表現出“不服”并産生巨大的心理落差,而非去主動迎合。
此外,近代以來,印度人緊跟着英國的殖民者勢力範圍,從北美到歐洲,再到東南亞、南非,英國人走到哪裡,他們就走到了哪裡。
因而,印度人開眼看世界的曆史很長,這也讓他們更熟悉更适應歐美的那套社會文化體系;西方人對他們的接受程度也更高。
加拿大有四位内閣部長是印度裔,兩位男部長都是錫克人(标志性的大纏頭)
再看語言方面,換個角度想想,還有大量海外華人的英語說得也普遍不賴,論口語發音,比印度人那濃郁的咖喱味道要順耳得多,為什麼跟同樣量大,受教育水平高的華裔比,印度裔總能受到特别關注呢?
其實,咖喱味濃郁的印式英語,很早之前,就被認作了國際标準英語的一種,說起來,并不丢人。
加之,印度人常說英語,影響的不僅是交流方式,還有思考方式乃至文化。這可以幫助印度人到了美國後較快的克服文化隔閡,融入主流社會。
而且,大多數印度人更不會因自己誇張怪異的口音而感到絲毫羞怯,反而是充滿了自信心,一張口就滔滔不絕,能把英語為母語的洋人們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這方面,如果你有過海外留學或者工作經曆,就一定能體會到,無論是公司還是學校,話最多的,往往都是印度人,表現最積極的也是印度人——而恰恰這點,正好就是西方文化所推崇和鼓勵的。
相比之下,中華文化則非常看重内斂、含蓄、謙卑,中國學生總是羞澀地糾結于“字正腔圓”,往往會讓意思的表達在流暢度和感染力上都遜色不少。
所謂“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就是這麼個道理——敢于并善于表達、滔滔不絕的印度裔,總能抓到更多的展示機會,給導師或者管理者留下不錯的印象。
最後,非常重要的一點還在于——這些在海外生活體面的“印度裔”,他們中的很多,都是經過了層層篩選,優中選優的精英人士。
畢竟,人和人之間的差别是非常大的——亞洲最大的貧民窟在印度,但亞洲的首富,也是印度人。
除了很多原本家境不錯的中高種姓印度人,還有一些靠自我奮鬥,努力讀書艱辛打拼出來的低種姓群體,為了逃離歧視,隐瞞和重塑種姓身份,也往往很願意去海外工作,以逃離本土的原生環境。
所以,在海外闖蕩并能成功紮下根的印度人,他們中的大多數,都非常努力,本身就不差。
不過,老實說,這真沒什麼值得羨慕的。
多年來,整個印度人才金字塔的頂端,幾乎全部被美國為代表的西方世界收割,去建設“燈塔國”和它的基友們去了。
針對這種現象,連印度學界都在自嘲——近代的印度曾經被用作英國的“棉花殖民地”,而現在則淪為了美國的“人才殖民地”——之前輸送棉花,如今供奉人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