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火燒連營,立下汗馬功勞的陸遜,為何最終會被孫權逼死?
陸遜可以算是東吳陣營裡的一位後起之秀。孫策去世時,陸遜才僅僅十八歲,直到三年後,陸遜二十一歲時,才成為了孫權手下的一名幕僚。這個年紀,即使放在英雄輩出的三國史中,也實在年輕得有些可怕。在做了十多年"文職工作"之後,他率軍平定了一場多年反複的割據叛亂,自此開始轉入武職。官拜定威校尉,并且擁有了一支兩千多人的私人武裝部隊。
接替呂蒙出任大都督時,陸遜三十六歲。主持夷陵之戰時,陸遜三十八歲。在東吳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他打赢了夷陵之戰,審時度勢,謀定而後戰,幾乎憑一己之力,在衆多勳戚宿将的一片狐疑中完成自己的巅峰之作。陸遜在東吳功勳卓越,威望著素,除了軍事統帥,他還繼顧邵任丞相,出将入相,突破了吳國傳統上文武分治的格局,被稱為"東吳第一人"。關雲長敗走麥城是他的手筆,夷陵之戰火燒連營七百裡也是他的計謀。這樣的一位謀臣、良将,最終也沒能逃過"信而見疑、忠而被謗"的結局。
當時的江東四大家族,是"陸、張、朱、顧"四大姓氏,陸遜正是出身于其中的陸氏。而占據江東的孫策、孫權兄弟,其家族吳郡孫氏是沒法跟這些士族比的。孫策曾經殺一儆百。有個叫高代的江東名士,和孫策喝酒說話太謙虛,被孫策說輕慢自己,就被抓了起來。本想教育一下他,可不想很多江東名士來給高代求情。這讓孫策惱怒,為了震懾江東這些士族,把高代給殺了。孫權繼位時,為了維持政權的穩定,他聽從張昭的策略,大量征召江東士族,陸遜就是這個時候進入了孫權的幕府。陸遜擔任上将軍的時候,吳國丞相則出身于顧氏,可見孫權對于江東士族不得已之下的妥協。
晚年的孫權迷信鬼神,逐漸走上昏庸的道路,其中一件大事,便是廢立失度,立幼子為儲,為權臣亂政提供了曆史平台。在太子去世後,孫權另立三子孫和,但同時又特别寵愛魯王孫霸,導緻兩個兒子相互争鬥。陸遜堅定擁立太子,但随着太子與孫權之間關系惡化,最終,孫權又廢掉了孫和,并且賜死孫霸,改立其子孫亮為太子。陸遜沒有被一同治罪,但被孫權派使臣譴責他打聽宮中機密,不久便"憤忿而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