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工作中,很多糖尿病患者住院時都會讓他們留一個尿常規,主要來看的就是尿中有沒有酮體,一般表示都是以( )來表示, 越多說明尿中的酮體越多。
那麼,很多糖友們就會問了:
這酮體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
01
首先,糖尿病的發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胰島功能障礙,造成胰島素分泌下降,所以隻能通過外界的調控,進而使得胰島素分泌正常。
體内長時間胰島素分泌不足的時候就會造成内分泌的紊亂,身體也無法正常的利用葡萄糖,那麼,身體就會需要更多脂肪來為身體供能,而脂肪在消耗分解的過程中會使身體中産生許多酮體。
當身體無法利用多餘的酮體時,酮體便會從身體中排洩出去。所以在化驗結果中便會有酮體( )或者幾個( )的情況。
02
第二種情況,長期進行節食減肥的人們,也會由于體内長期消耗脂肪造成體内酮體過剩,所以減肥一定要科學,要循序漸進。
那麼酮體該如何排洩出去呢?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增加尿量,通過大量的補充液體使得“酮體”這個産物排出體外。所以在臨床我們經常為尿中有酮體的患者輸液,加快酮體的排洩。
另外,還要早認知,早診斷,早治療,遵從醫囑,也不要過度擔心與緊張呦!
參考文獻:
[1]盧宇,費小薔,楊淑芳,徐邦奎,馬詠梅,趙成媛,李湘怡.血β-羟丁酸和尿酮在糖尿病酮症診斷中的聯合應用[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26):84-86.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