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道德的含義與特征是什麼

道德的含義與特征是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00:46:41

道德的含義與特征是什麼?道義、道義,“道”在前,“義”在後,其實“義”的概念,大于、先于“道”的概念道義、道義,“道”在前,“義”在後,好像是是說“道”的概念大于“義”的概念,其實是“義”的概念,大于“道”的概念、先于“道”的概念,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道德的含義與特征是什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道德的含義與特征是什麼(一文讀懂弄清義)1

道德的含義與特征是什麼

道義、道義,“道”在前,“義”在後,其實“義”的概念,大于、先于“道”的概念。道義、道義,“道”在前,“義”在後,好像是是說“道”的概念大于“義”的概念,其實是“義”的概念,大于“道”的概念、先于“道”的概念。

你知道嗎?我知道了;你真的知道了嗎?我真的知道了。生活中,常有這樣的對話。但是, 你确實真的知“道”嗎? “道”是什麼?你知道嗎? 啊,如果這樣死摳(字眼),那可能,還真的不知“道”啊。那麼“道”到底是什麼呢? 這個問題,其實早就提出來了,老子也早就給出了自己的論述:“道可道,非常道”,但是這個說法非常抽象,直到現在,很多人也不知”道“。

“道”到底什麼呢?前文,多次說過并解釋了“道法自然”,尤其是“道法自然”中的“自然”的真正含義(自然:自己内在本然DNA是什麼樣,外在就表現出其内在的樣子,外内合一、知行合一)但,“道”本身,是什麼意思呢?

道,其實就是“道路”的道,那麼這個道路的“道”,是怎麼來的呢?道,能量的流動形成的。比如,雪山解凍、融冰成水,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在地面上并不是沿直線運行的,而是根據地勢,自然而然,形成一條彎彎曲曲的河,這彎彎曲曲的河的形狀,就是水行走的“道(路)”。因此,這裡的水之“道”,其實隻是,以水為載體的“力”(這個力,是包括重力在内的各種合力)在大地上行走運動的印記。這個水運動行走的“印”記,就是水運動行走的“道”。

道法自然。“道”,是怎麼形成的,“道”是通過效法“自然”形成的,所以說,“道”法“自然”。但“道” 本身并不是“自然”,“道”隻是效法“自然”而已,“道”是“自然”的表現。“自然”呢?就是“自然而然”的意思,“自然而然”呢?就是:自己原本(内在DNA)是什麼樣,就外在表現為什麼樣。這"自己原本(内在DNA)是什麼樣,就外在表現為什麼樣"簡單來說就是“原本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或者更簡潔地表述為“是什麼樣,就什麼樣”。那麼“是什麼樣,就什麼樣”這個意思,還能不能表述地更簡潔呢?能!隻用一個字,即可準确地表達,這個字是什麼呢?這個字就是:義。

反過來說,“義”是什麼? 義,就是:“是什麼樣,就什麼樣”“原本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自己原本(内在DNA)是什麼樣,就外在表現為什麼樣”這“自己原本(内在DNA)是什麼樣,就外在表現為什麼樣”是從哪來的呢?是從“自然而然”來的,也就是從“自然”(“然”是動詞)來的。

注意!!“自己原本(内在DNA)是什麼樣,就外在表現為什麼樣”中的“表現”兩個字,和“自然”中的“然”,其實是一個意思,都是動詞。再注意,“表現為 什麼樣子”,那麼表現什麼為 什麼樣子呢?此時的表述有點繞,我們換種方式來表達,比方講,要表現為某個樣子,要表現什麼為某個樣子,或者說,要表現“......”為某個樣子呢?雙引号裡要填什麼呢?

這個雙引号裡面要填的是:“力”(力的本質是秩序)。

因此,“自己原本(内在DNA)是什麼樣,就外在表現為什麼樣”可表述為“自己原本(内在DNA)是什麼樣,就外在表現"力"為什麼樣”或者說“自己原本(内在DNA)是什麼樣,就外在将“力”表現為什麼樣”。同時,“自然”中的“然”,及“自然而然”中“而然”中的“然”,都是動詞,也都是“表現”的意思,将“内在”表現為“外在”,或者說,讓“外在”表現“内在”。這種“表現”的過程,或者說“然”的過程,就是:義。 義,是一個動詞,是自“然” (然,動詞)意思, 是自然而然(原本是什麼樣,就讓它是什麼樣)的意思。比如,事情,本該是什麼樣,我們就讓它是什麼樣,這就是“義”。

我們常說,道義、道義,“道”在前,“義”在後,好像是是說“道”的概念大于“義”的概念,其實是“義”的概念,大于“道”的概念、先于“道”的概念。

但是,前面說的那個“力”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這個“力”啊,其實是從“均勻”中來的,萬物傾向均勻,便形成了“力”,關于“萬物傾向均勻”這個知識模塊,我在我的專欄《均勻論》和《強弱論》中,有非常詳細的論述。而“均勻”的本質是秩序,進而“力”的終極本質,也是秩序。因此,形成了下面這樣一個邏輯關系:

秩序----均勻----力----自然(義)----道

在這裡還要再強調 一下:義,即自然(而然);前面似乎說過,道,也是自然(而然),其實,前面從來沒說過“道,就是自然(而然)”,前面隻是說過,道法自然,道效法自然。當然,我們平日說話,沒有必要事事都那麼嚴謹準确,因此在平日生活中,說“道,即自然”,也是勉強可以的,也沒有哪個書呆子給你倒騰掰饬這個事情,但如果非要嚴謹倒騰掰饬個準确來,那麼“道,即自然”這個說法是有問題的,是錯的。為什呢?

"道,效法自然",與“道,就是自然”這兩個句子,這兩個說法,是既有緊密聯系,又有顯著區别的。"道,效法自然"重點表達“道”和“自然”具有分離性,它們不是同一個東西,強調他們其實是兩個東西。而“道,即自然”重點表達“道”和“自然”是同一個東西,或者說“道”和“自然”是同一個東西的兩種叫法(表達方法),“道,即自然”這個句子、這個說法強調二者之間緊密聯系,緊密到二者是一個東西。"道,效法自然"這個句子、這個說法強調二者之間的顯著區别,區别顯著到其實二者其實是兩個東西。總之:前文說過“道,法自然”,但從沒有說過“道,即自然”,因為,“義”本身才是“自然”本身,也就是前文闡述的“義,即自然”,而“道”本身,并不是“自然”本身,“道”隻是“效法”“自然”。

以上,我們談到了“道”,談到了“義”,我們再來談談“德”,什麼是“德”?

德,就是在“道”的道路上,能否遵循規則,以及遵循規則的程度。打個比方講:人架着一輛汽車,在路上行駛,如果他能遵循所有的交通規則(比如紅綠燈、超車、轉彎、掉頭、變道等),那麼他就是有德的,而且是很好的。就是說,他的行之德很好,或者說他的行路之德很好。

“瞧瞧你那德行.....”生活中,或電視劇中,有沒有聽到過這句話?

那麼,什麼是“德行”呢?

我們常說的“德行”其實,就是“行德-行之德-行路之德-道(路)上的行走之德”的意思。他的行路之德好、即他的行之德-行德-德行-德好。看見沒?說一個人的德好,基本就是這個意思。如果,他在路上駕着車子,不遵循交通規則、橫沖直撞,那麼,就是說,他的行路之德-行之德-行德-德行-德不好。看見沒?說一個人的德不好,基本就是這個意思。

如何修“德”?

道德、道德,道不明,則德無從修。

“道路”的“道”,是所有“道”中的最具體、最易懂的“德”,因而道路之“德”,也是最容易修的,隻要嚴格遵守道路交通秩序規則可以了,如果不将道路之德修好,那是會受懲罰的,會被扣分的。

區别于“道路”的“道”,世界上還有很多道,是比較抽象,甚至很抽象的“道”,比如,為人之道、為父之道、為子之道、為夫之道、為婦之道、為君之道、為臣之道、修身之道、創業之道、持家之道等等。各有各的道,其德也就各有或大或小的區别,這麼多的道,其德,如何修呢?修其“德”雖各有或大或小的不同,但有一個總的指導思想:道法自然,效法自然、順其自然。

總之,就是:道德-道之德-道上之德,“德”是不能離開”道“而單獨存在的。從而進一步,形成了下面這樣一個邏輯順序關系:秩序----均勻----力----自然(義)----道----德以上,我們談到了“義”、“道”、“德”,現在,我們再來談談“情”:雖然“情”和“義”常放在一起組成“情義”這個詞,而且被常常使用,但是,其實“情”和“義”是既有緊密聯系,又有顯著區别的。

情,是什麼呢?“情”,用數學公式表示,就是y=f(x),規則、秩序是其本質。“義”、“道”、“德”、“情”之間的緊密聯系是,它們本質上都是秩序。關于這一點,我在專欄《秩緻美學》中,有詳細論述。下面,我們來闡述“情”:

這個世界,原本,一盤散沙,或者說,這個世界,原本是一堆混亂的微粒子。一個秩序法則y=f(x)作用于這些粒子之上,這些粒子附着于這個秩序之上,從而形成各種各樣的物體。這各種各樣的物體就是“情”,用數學公式表示,就是y=f(x)。為了更形象一些,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那些沙灘上的各種各樣的沙雕。

海灘上,那些一粒粒的沙子,散落在沙灘上,一個人根據知己的意願将這些散亂的沙子堆積成了自己喜歡的事物,比如一座房子、一個小人、一隻小狗、一隻烏龜、一艘帆船等等,這“一座房子、一個小人、一隻小狗、一隻烏龜、一艘帆船”等,就是一個個、各種各樣的“情”,而那個堆積沙子的人的意願,就是秩序法則y=f(x)。

由此,我們所能感知到的任何事物,都是由原始的基本粒子,根據一定的規則秩序y=f(x)秩化堆積而成,比如一個杯子、一棵樹、一台電腦、一隻動物、一本書、一座房子、一朵花、一座山、一條河、一朵雲、一口氣、一個公司、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個王朝(比如明朝、清朝)、一個文明、一個星系(比如銀河系)、一個宇宙等,它們都是由最小的單位分秩序體(比如粒子)按照一定的規則y=f(x)秩化而成,它們都是一個個、各種各樣的“情”。“情”,這樣解釋,是不是很好理解?很好理解。

但是,我們常說的“情”和常問的“情”,不是你說的這個“情”,而是“親情、愛情、友情”的“情”,這個“情”什麼意思?其實,這個“情”和上面闡述的“情”,其意思、含義、本質是一樣的:都是秩序規則y=f(x)。隻是由于看不見,而較難于理解些。下面我們重點解釋“親情、愛情、友情”的“情”。兩個本來不認識的人,通過一段時間的相處、磨合,發現他們二者之間有很多相同的東西,比如信仰、興趣、愛好等,這“相同的東西”,為什說是“相同”呢,或者說,這些東西為什麼說它們是相同的呢? 因為這些東西,都共同地遵循着同一個秩序規則,用數學語言描述就是y=f(x)。這些可用同一個秩序規則y=f(x)來描述的東西,即“相同的東西”,就是我們所常說的“情”。隻是這個種類的“情”,是我們肉眼看不到的,但它是,确确實實存在的。

“你,我有情”這個句子在愛情小說中,經常出現,什麼意思呢? 從本質上來說,意思是:你我之間(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磨合)有共同的東西。而這些“共同的東西”為什麼說它“共同”呢?因為“你我”之間的這些東西,都遵循着相同的某個秩序法則y=f(x),因此“共同”或“相同”。既然“你我之間”有共同、相同的東西,根據秩緻美學“同性相融”法則,二者之間關系會處得很好,這二者之間共同、相同的東西越多,二者之間關系也就能處得越好。

由上,可知,我們在解釋“義、道、德、情”時,都離不開“秩序”這個概念。“義、道、德、情”歸根結底都是秩序,跟秩序緊密相關,在秩序的坐标框架體系中描述、定義。萬物都是秩序體。可以從秩序的角度,來解釋萬物。

作者:秩緻美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和商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