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白曉菁

白曉菁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16:19:03

白曉菁(還原一個真實的白曉卉)1

“向支援威海抗疫病毒檢測一線的白衣天使,山東省立醫院檢驗科副主任、青年泰山學者白曉卉同志,緻敬!英雄千古!”“一路走好,看到這個消息太心疼了,威海人民永遠會記住您,2021年齊魯最美職工白曉卉。”……3月20日,這個悲痛的消息出現在朋友圈、抖音裡,大家用不同的方式向山東省支援威海臨床醫學檢驗專家白曉卉道别。

白曉菁(還原一個真實的白曉卉)2

她,離病毒最近 是沖鋒在抗疫前沿的“偵察兵”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檢驗科副主任、青年泰山學者白曉卉帶領醫院臨床醫學檢驗部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的檢驗醫師們一直奮戰在一線。馬不停蹄的輾轉于北京、新疆、河南、山東等各個疫情一線戰場。他們雖不與新冠肺炎患者面對面,卻與病毒魔鬼正面交鋒。他們是離病毒最近的人,也是沖鋒在抗疫前沿的“偵察兵”。

“每次檢測工作都要持續數小時,其間不喝水、不吃飯、不上廁所,加上防護服厚重封閉,一輪實驗下來,往往汗水浸濕了衣服,臉上布滿了護目鏡的壓痕。”此前的采訪中,白曉卉說,面對這些困難,無怨無悔,因為準确的檢驗結果是他們的使命和職責。

在緊張的工作間隙,白曉卉不斷學習最新的疫情防控方案和措施,以及相關技術規範,并多次通過視頻會議進行樣本的采集、運送、保存以及生物安全等相關知識的教學培訓。随着疫情的發展,送檢樣品逐日增多,面對壓力,白曉卉和同事們晝夜奮戰。

為了提高檢測速度及檢測質量,他們根據實際情況不斷總結方案、優化流程,進行精細化崗位管理,形成流水化作業,極大地提高了核酸檢測的工作效率和檢測能力。

她,48小時改造核酸檢測實驗室 創造山東速度

2020年6月,北京新發地疫情暴發,山東省衛生健康委第一時間組派“山東醫學檢驗隊”支援北京。白曉卉擔任檢驗隊隊長兼臨時黨支部書記,對口支援提升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核酸檢測能力。隊員們在一天内完成集結,攜省衛生健康委緊急籌集的5套儀器及配套試劑等物資,逆行北上。

抵達北京後,白曉卉等人立即趕到實驗室,參與到實驗室的建設中。白曉卉作為隊長,承擔總協調、優化流程的工作,并迅速提出了實驗室的改建方案。山東隊員們和北大人民醫院檢驗科的工作人員一起分工協作、争分奪秒,在48小時内緊急改造完成了布局相對合理、符合生物安全要求、具備4個功能區和高壓滅菌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投入使用後每天可檢測1萬份樣本。

山東醫學檢驗隊與北大人民醫院檢驗科人員混編,停人不停機,24小時輪班工作。同時,他們健全了實驗室管理體系,進行了PCR擴增儀的性能驗證,建立了室内質控判讀規則及複檢規則,組織了多次的業務培訓,參與撰寫及完善SOP文件30份、記錄表格31份等。

此外,他們還拍攝了原創的檢測流程視頻,并剪輯加入文字和配音,為後續實驗室人員工作的規範化操作奠定堅實基礎。經過多日的艱苦奮戰,白曉卉所帶領的山東醫學檢驗隊圓滿完成了支援任務,累計完成核酸檢測數萬人份。

她,為新疆留下一支帶不走的核酸檢測隊伍

他們雖然不與新冠肺炎患者面對面,卻與病毒魔鬼正面交鋒。

剛剛結束在北京20多天的“戰鬥”,疫情又在新疆出現。具有強烈使命感的白曉卉和山東醫學檢驗隊的隊員們,在隔離期間就寫下了激情澎湃的“請戰書”。剛出隔離期,白曉卉再次作為隊長,帶領山東第二批援疆醫學檢驗隊41名檢驗人員從濟南出發,奔波近萬裡,馳援新疆。

隊員們在喀什與當地醫院檢驗科的工作人員通力合作,累計完成了20多萬人份的檢測工作。為提高喀什地區的整體核酸檢測能力,白曉卉等隊員們以理論授課和實操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對當地的檢驗科工作人員開展了為期9天不間斷的全程培訓。培訓結束時,學員們全部順利通過業務技能考核,并由白曉卉頒發了培訓結業證書。

就這樣,白曉卉和隊友們“以幹帶教”,發揮傳幫帶作用,為當地培養了60多名業務骨幹,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隊伍。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的歡送儀式上,有來自7個省份的11支援疆隊伍參加,白曉卉作為唯一一名援疆代表上台發言。

她,用實際行動助河南打赢疫情阻擊戰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2022年1月5日接到省衛健委支援河南命令後,白曉卉又一次踏上征途,作為領隊,帶領醫院6名具備豐富核酸檢測工作經驗的同事組成山東省立醫院支援河南疫情處置檢測隊,6日淩晨5點集合後儀器設備裝車出發,與山東省直支援檢測隊彙合,增援河南省開展核酸檢測工作。

當日抵達鄭州立即投入到緊張的實驗室籌備工作中,至7日淩晨2點,完成了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中心實驗室的所有儀器設備試劑裝配調試工作。在實驗室驗收後随即投入到核酸檢測工作中,為了盡快遏制新冠疫情發展,核酸檢測不僅要求準确性,也要求檢測速度。為了加快标本檢測速度,隊員們分工明确,每天四班次不分晝夜不間斷工作,每個班次6小時,為了減少穿脫全程防護服次數,幾乎所有隊員都是6小時不吃不喝不上廁所,每個人心中都堅定着用實際行動打赢疫情阻擊戰的信念,常常是一個班次結束後回到酒店已經精疲力盡,一覺醒來又再次投入到下個班次的“戰鬥”中。

1月14日在完成了8天的核酸檢測工作後接到緊急通知部署,全體隊員于淩晨完成了所有援助設備的拆機裝箱,于15日赴河南安陽市滑縣支援核酸檢測工作。隊員們不顧連續作戰的疲勞再次踏上征程。

抵達安陽滑縣方艙實驗室後,白曉卉又帶領隊員們迅速調整人員配置投入到了新實驗室的工作中,因為工作條件有所改變,原先的各項工作流程都需要重新梳理,作為組長甘願犧牲休息時間,出艙後還在不斷探讨如何提高檢測效率、改善工作流程等,在完成本職任務後從不着急出艙休息,而是幫助隊友們加快工作速度,完成實驗室打掃衛生和消毒工作。

心痛,離病毒最近的白衣天使走了

3月8日晚,山東省疫情暴發,接到省衛健委支援命令,白曉卉再一次作為領隊,與趙勝梅、吳曉本、路超、許瑞、張倡誌共6名具備豐富核酸檢測工作經驗的同事組成山東省立醫院支援威海疫情處置檢測隊,其中四位隊員是在剛結束支援河南核酸檢測工作不久後,再次與家人分别踏上抗疫征程。

白曉卉作為支援威海疫情處置省直檢測隊領隊,帶隊于3月8日22時赴威海支援核酸檢測工作,3月9日淩晨4時抵達威海後随即前往威高諾潤檢驗所查看實驗室條件,指揮所有運抵的儀器設備試劑裝配調試工作,14時即作為第一組投入到核酸檢測工作中。

19日淩晨3時,白曉卉結束夜班後返回酒店,在酒店期間突發疾病,經醫院奮力搶救後無效,于20日6時45分去世。

據了解,工作中白曉卉除了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還針對遺傳病、腫瘤、感染性疾病進行分子基因層面上的診斷,主要是圍繞着遺傳性耳蝸的緻病基因進行研究和篩查,通過預警盡最大可能避免耳聾的發生。

白曉菁(還原一個真實的白曉卉)3

從醫10餘年,作為項目負責人白曉卉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别資助項目1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省級課題4項。發表SCI論文50餘篇,總影響因子200餘分,其中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 26篇,單篇論文的最高他引次數達70餘次,在國際醫學權威雜志《柳葉刀》(The Lancet)發表研究摘要1篇。2021年當選“齊魯最美職工”。

“作為醫生,我願意以我所學,盡我全力,用心守護患者健康。”白曉卉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好人,一路走好!

泰安廣播電視台 泰安之聲•融媒體中心

來源:新黃河客戶端

責編:高滢

審核:張冬梅

白曉菁(還原一個真實的白曉卉)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