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苗繡既傳統又時尚

苗繡既傳統又時尚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8 19:00:38

苗繡既傳統又時尚(苗繡既傳統又時尚)1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特色苗繡既傳統又時尚,既是文化又是産業,不僅能夠弘揚傳統文化,而且能夠推動鄉村振興,要把包括苗繡在内的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好、發展好。

——2021年2月赴貴州看望慰問各族幹部群衆時的講話

苗繡既傳統又時尚(苗繡既傳統又時尚)2

□ 中國民族報編寫組

裁剪、縫制、熨燙、成衣……走進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蝴蝶媽媽的世界”非遺産品扶貧車間,多姿多彩的苗族服飾、各種刺繡産品和蠟染制品映入眼簾。通過培訓上崗,繡娘們坐在家裡就可以接到訂單。目前,苗繡産業在貴州已經帶動了大約50萬婦女就業。從大山深處苗家的日常生産生活,到引領全球時尚的高級定制秀場,承載着數千年民族記憶的苗繡正被賦予嶄新的意義。

苗繡既傳統又時尚(苗繡既傳統又時尚)3

▲黔西化屋村村民在帶貨直播時推介苗繡産品。 新華社發

苗繡是一種獨具特色的中華刺繡文化,有着悠久的曆史,廣泛分布在貴州、湖南、雲南、湖北、海南、廣西等地的苗族聚居區。據史料記載,唐朝貞觀年間,黔東南地區苗人首領謝元琛身穿用蠟染刺繡之法制作的“卉服鳥章”,入朝觐見。唐太宗李世民命畫師描繪其形象,繪制成著名的《王會圖》。明代時,生活在貴陽一帶的苗族群衆用彩線挑成“土錦”,織花布條、繡花衣裙。清代時,生活在黔東清水江流域的苗族婦女刺“錦衣”、繡“苗錦”……在我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于苗族婦女善于織繡的記載。一代代苗家婦女以針為筆、以線為墨、以布為紙,用刺繡的方式記錄着曆史和文化,創造了“穿在身上的史書”。

苗繡圖案豐富,蘊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龍,是苗繡中比較常見的圖案,寄托着吉祥、富貴等美好的寓意,是中華民族的象征;蝴蝶圖案源自蝴蝶媽媽的傳說,古老的故事,就這樣在翩翩起舞的蝴蝶紋樣中流淌……不同的繡娘,創造的苗繡圖案也各不相同,她們發揮聰明才智,創造了許多造型簡潔、充滿美感的藝術形象。2020年4月和5月,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納斯達克屏幕上兩次出現苗繡公益廣告,向世界傳達這樣一種聲音:“它是世界上最獨特的刺繡,它是用刺繡表達的哲學認知,它蘊含着‘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因密碼。”

我們黨曆來重視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國家的關心和扶持下,古老苗繡煥發出勃勃生機。2006年,苗繡技藝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在全國範圍内,各級政府開啟了大規模、深層次的苗繡文化發掘保護工作。通過命名苗繡代表性傳承人、開設苗繡傳習所等措施,促進苗繡傳承與發展。在更廣泛的社會層面,伴随着苗繡主題博物館建設、苗繡展巡展、《苗繡圖源》等書籍出版,以及各類以苗繡為主題的作品問世,這一文化珍寶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和欣賞。

進入新時代,苗繡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戰場上大顯身手。

2021年春節前夕,赴貴州考察調研并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群衆。在黔西縣新仁苗族鄉化屋村扶貧車間,他鼓勵鄉親們把苗繡發揚光大,用産業來扶貧,用産業來振興鄉村。為包括苗繡在内的民族傳統文化“點贊”,讓各族群衆備受鼓舞。

苗繡既傳統又時尚(苗繡既傳統又時尚)4

▲楊雲在制作苗繡作品。樂秀工作室供圖

廣西苗繡技藝傳承人楊雲,在貴州安順采風時被地戲臉譜所吸引。地戲臉譜是用木料雕刻上彩晾幹制成的,形象立體,惟妙惟肖。楊雲深受啟發,她在苗繡剪紙墊繡的基礎上,用棉花代替剪紙,一層一層地把需要凸出的部位墊出一定高度,再施以各種針法進行刺繡,創造出“3D立體墊高繡法”,為發展苗繡産業立下新功。

貴州松桃苗繡傳承人石麗平,緻力于将“指尖技藝”轉化為扶貧産業。她長期深入鄉村,動員村民參加苗繡技能培訓,培養了2000多名苗繡能手。為了讓鄉親們不出家門就能創業就業,她采取“公司 基地 農戶”這種靈活的就業模式,實行“計件為主 效益 産品提成”的計薪辦法,帶動300多戶貧困戶脫貧、4000餘名婦女就業。在各族群衆的共同努力下,苗繡已經發展成為知名優勢産業。

苗繡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讓苗繡實現更好的保護與發展,是各族幹部群衆共同的責任。作為貴州省黔東南州施秉縣對口幫扶單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鎖定苗繡産業,一方面聘請老師免費為繡娘提供培訓,培育起兩個手工技藝村落,另一方面引入杭州外貿企業、電商策劃平台等,對苗繡産品和苗繡村落進行市場推廣。廣東省湛江市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開展東西部協作以來,深入挖掘特色資源,推動包括苗繡在内的特色産品走出大山、跨過大河,成為帶動當地發展的“金鑰匙”。搭乘魯渝協作東風,山東省聊城市幫扶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建立苗繡非遺工坊,開展苗繡技藝培訓,以訂單式生産方式促進群衆創業增收。

與苗繡一樣,圖什業圖刺繡、海倫剪紙、奉節木雕、佤族織錦技藝、喀什維吾爾族銅器制作技藝等優秀傳統文化,在保護傳承中實現了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指尖力量”正持續轉化成為振興力量、百姓福祉。

苗繡既傳統又時尚(苗繡既傳統又時尚)5

▲“民族團結大拼布”在五指山中心革命根據地曆史陳列館展示。五指山融媒體中心供圖

2021年國慶前夕,海南黎族苗族群衆将一幅巨幅拼布捐贈給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繡娘們采用古老的黎錦和苗繡技藝,編織出中國地圖和五星紅旗的圖案,織成一幅長16米、寬5米的“民族團結大拼布”,展現了各族人民對祖國大家庭的無限熱愛。這深情激蕩神州,激勵各族兒女齊心協力,奮發有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征程上,留住老手藝,編織新夢想。

來源:中國民族報 執筆:楊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