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呼噜别不當回事,很可能會引起分泌性中耳炎,拖久了會聾的,這真不是危言聳聽。
總喜歡把電視機音量開大,睡覺還打呼噜
14歲的越越家住婺城區駱家塘村,因為父母上班忙,總顧不上他。有時感冒了,父母就給他上藥店買點藥吃吃,好點了就不管了,常常是一盒藥隻吃了二三天,感覺好點就不吃了。一年前,父母發現他總是将電視機音量開得很大,跟他說話有時也總是一副聽不見的樣子,還以為孩子長大了,可能有點叛逆了,想着再大點懂事了就好了,也就沒太當回事。去年9月,父母又發現他睡覺打呼噜,想着也沒什麼大礙,所以也沒有多想。直到年前孩子跟母親說了好幾次耳朵痛,父母還沒太在意,“學習重要,等放假再說”。
就這樣,一直等到放寒假,父親才帶着越越上文榮醫院耳鼻喉科就診。
接診的文榮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陳建平在檢查後第一句話就是:“你們這些父母真是太馬虎大意了,孩子得的是分泌性中耳炎,拖久了耳朵會聾的。”越越父親聽了很吃驚“這麼嚴重?”
經常感冒鼻塞跟分泌性中耳炎有啥關系
陳建平告訴越越父親,越越的分泌性中耳炎是由鼻腔後面腺樣體肥大由引的。越越父親很疑惑“越越是經常感冒鼻塞,但不流鼻涕,怎麼會是腺樣體肥大呢?就算是腺樣體肥大又怎麼會引起中耳炎呢?”
陳建平說,腺樣體是出生時就存在的淋巴組織,又稱咽扁桃體、增殖體。正常兒童6-7歲發育最大,10歲以後逐漸萎縮,到成人基本消失。兒童反複感冒或細菌感染,會引起腺樣體增生肥大,壓迫咽鼓管受阻,進而并發分泌性中耳炎,或急性中耳炎,導緻耳痛、聽力下降及耳鳴等症狀。
專家細說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怎麼回事?
陳建平說,分泌性中耳炎是因為咽鼓管功能障礙,外界的空氣不能進入中耳,空氣逐漸吸收導緻中耳形成負壓,粘膜血管擴張滲出,導緻鼓室積液,為非化膿性炎症,又稱中耳積液、滲出性中耳炎、膠耳。兒童往往因咽鼓管功能發育不良,腺樣體肥大,發病率極高,而且反複發作。
平時孩子有這些表現的要當心了
分泌性中耳炎有什麼症狀?陳建平說,越越的症狀其實很典型,可惜沒有引起父母重視,從中也不難看出普通百姓這方面常識的缺乏。分泌性中耳炎的表現症狀以耳悶和聽力下降為主,兒童多表現出對聲音反應的遲鈍,注意力不集中,反複表現近距離看電視或聲音調得較響,多叫幾聲名字或提高聲音才能聽到。也可以出現耳痛及耳鳴症狀,耳鳴多為低音調。
分泌性中耳炎最喜歡纏兒童
哪些人群易中招?陳建平說,兒童是最容易反複發作的人群,這是因為兒童的咽鼓管功能未發育良好、免疫系統未發育成熟、腺樣體肥大、易反複感染而誘發。成人多出現在有慢性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咽癌、腭裂、過敏性鼻炎及反流性疾病的人群,多數在上呼吸道感染、勞累過度、煙酒過度時誘發分泌性中耳炎。
治療有招,不用過于緊張
得了分泌性中耳炎怎麼治?陳建平說,成人先進行鼻咽鏡檢查,排除鼻咽部腫瘤所緻。若确診,病程在1-2月之内的可考慮内科保守治療,選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療10天左右療程,達芬霖及鼻用激素噴鼻,鼻用促排劑,必要時加點糖皮質激素,同時用波氏球吹張咽鼓管。如經保守治療無效或發現有腺樣體肥大、鼻中隔偏曲、腭裂等疾病,多選擇進行中耳置管手術,同時進行腺樣體切除等手術。
“兒童聽力免費檢查”公益活動
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今年的主題是“關注兒童聽力健康”。為此,文榮醫院耳鼻喉科特推出“兒童聽力免費檢查”公益活動。
■參加對象:從新生兒到16歲的孩子都可以參加。
■免費檢查項目:免費進行純音測聽、聲導抗測聽、耳聲發射等檢查。
■活動時間:3月3~5日,為期3天。
■活動地址:金華文榮醫院耳鼻喉科門診(市區東萊路768号)。
編輯:大排妹
TEL:85593000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