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說湖南湖北曾是一家人?
答案很簡單,這不明擺着嗎?這倆都姓“湖”!
别急着打我,其實從元朝開始到清朝初期,這倆就是一家,至于分家後這倆為啥都姓“湖”,是因為當年就是以“洞庭湖”為界,将這倆分開的。
兄弟分家不分心。
這不,3月17日至18日,湖北省黨政代表團一行80餘人來湘考察啦。
那兩省的淵源從何時開始?又為何在清朝分家?現在兩省的關系又是啥樣?湖北省代表團為何而來?
在上古時期 湖南湖北就是一家人
元朝湖廣行省包括湖南、廣西、海南及湖北、廣東及貴州等省部分地區。
在上古時期,這倆就是一家人,并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荊州。後來,楚人在湖北發展壯大後,開始對湖南多年征伐,戰争并沒有打散兩省之間的親密關系,反倒讓兩省第一次成為政治意義上的 " 一家人 " ——楚國。
在以後的千年裡,行政區域雖然不斷變化,但始終難以割舍兩省之間的密切聯系。而元朝湖廣行省的設立,再次成全了關系密切的兩省。湖廣行省的行政區域以兩省為中心,囊括貴州大部,跨越南嶺,直達廣西。至于“湖廣”名稱的由來是因為:元朝湖廣行省在宋朝行政區劃主要是荊湖南路和廣南西路,所以定省名的時候就定了“湖廣”。
明朝時延續元朝的“湖廣”設置,不過這時的湖廣行省轄區隻含湖南湖北,雖然已沒有了“廣”,但“湖廣”這個名稱還是沿用了。
因擔心會出現割據政權 湖南湖北分了家
清朝入關之後,湖北地區在清朝的手裡,湖南地區則在南明政權的控制之下。雙方對抗了很長時間,最終清朝還是統一了全國。因擔心湖廣省轄區太大,容易出現割據政權,為了穩定統治,康熙三年(1664年),決定将湖廣行省一分為二,以洞庭湖為界限,北邊改為湖北省,省會是武昌,南邊改為湖南省,省會是長沙。并在兩省都設立了巡撫,同管兩省的則名為“湖廣總督”,從此以後湖南和湖北就這樣徹底的分家了。
看到這,很多人恐怕心中已經明白,湖南和湖北所指的“湖”正是“洞庭湖”。
為啥要以洞庭湖為界?而不是長江呢?
說兩省以以洞庭湖為界,并不确切,兩省的西部是一段陸地邊界,而東部是以長江為界的。那麼,為什麼不以長江為界呢?以江為界,看似簡單有效,其實,河道不斷的侵襲作用很有可能影響兩岸的疆界,而且将長江作為分界線,對于這條黃金水道的管理也是極為不利的。
為啥兩省的簡稱都沒稱“楚”?
簡稱應該算是兩省“分家”後遇到的第一個難題。選用“楚” 作為簡稱,對于兩省來說,無疑都是非常合适的。但鼎盛時期的楚國,勢力範圍擴展到東南沿海,所有曾經作為楚國範圍的省,都可以用“楚”作為簡稱。所以選用“楚”作為簡稱,多半會遭到衆多省份反對。
所以,兩省都沒有用“楚”作為簡稱,湖南選擇了湘江的“湘”,而湖北稱作“鄂”。
兄弟分家不分心 交流更頻繁
分家不分心,兩省友好交往卻更加頻繁。因此,3月17日至18日,湖北省黨政代表團一行80餘人來湘,就深化完善湘鄂省際協商合作機制、推進長江中遊城市群協同發展、共同推動中部地區崛起等方面進行考察,并召開湖南·湖北兩省合作發展交流座談會。
早些年,兩省以“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為共同使命,以構建“兩型社會”為共同目标,加強合作與交流。近年來,兩省共同實施長江經濟帶、長江中遊城市群、中部崛起等國家戰略,開展廣泛深入合作。
長江經濟帶。
目前,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這兩大城市群之間,已基本構建起以高鐵、高速公路為主的快速交通體系。湘鄂兩省交界的龍鳳經濟協作示範區建設成效明顯,兩地已形成到張家界、吉首、恩施、黔江四個地級市1.5小時交通圈,共同規劃建設龍鳳新區和龍鳳百億産業園,為實現貧困地區協作和創新發展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長江中遊城市群示意圖。
前不久公布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标綱要明确提出,推動長江中遊城市群協同發展,加快武漢、長株潭都市圈建設,打造全國重要增長極。在這樣一份關乎國家未來發展的頂層設計中,湖北的武漢和湖南的長株潭都市圈被直接點名,顯示國家對兩省的發展寄予厚望。
而長江中遊城市群是長江經濟帶、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和“一帶一路”等多個國家戰略的重要承載地和交彙點,是國内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這又為兩省的發展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