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少時不知詩中意再讀已是詞中人

少時不知詩中意再讀已是詞中人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04:49:09

少時不知詩中意再讀已是詞中人(學詩計劃樂遊原)1

如果五言詩可以隻寫兩句,而且還不用押韻,那麼這首詩留兩句就夠了:“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近黃昏”,已包含了“向晚”的意思;至于作者為何心情郁悶,他是驅車還是步行前往,去的是樂遊原還是别的景點,在這言簡意豐、富含哲理的十個字面前,已經無關緊要了。

詩人的職責,在于把讀者未曾見過的景象,用生花之筆繪聲繪色地呈現出來;但對于人所共有的審美體驗,則隻需輕輕一點,觸動讀者腦中的開關即可,不必費力不讨好。夕陽西下,是幾乎每個地球人都曾目注心動的畫面,往往美到讓人窒息。在山間,在曠野,在海邊,夕陽有各自的美;身份不同、心境不同、角度不同,一千個觀賞者心中也會有一千個夕陽。

雖然李商隐是在樂遊原上看到的夕陽,但“無限好”三字,不限于一地所見,是提取了“最大公約數”,看似空泛,其實是一把“萬能鑰匙”。他沒有描繪具體的“夕陽西下”的畫面,而是把這枚鑰匙交給讀者,讓他們自己打開記憶之門,調取其中的圖畫。

而“隻是近黃昏”,這種類似于“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的無奈,也是觀賞者普遍的感慨,可謂人同此心、心同此感。這十個字瞬間喚醒了每個讀者心中關于夕陽的審美體驗,從而引發強烈的共鳴。

李商隐志大才高,朋友圈中也不乏達官顯宦,但因卷入“牛李之争”,仕途困頓。他的不少詩被後世詩評家解釋為寄托政治寓意和身世之感,這首也不例外。有人說是慨歎“唐祚将淪”,有的說是表達“身世遲暮之感”,紀曉岚說:“百感茫茫,一時交集,謂之悲身世可,謂之憂時事亦可。”詩無達诂,這些說法自有其依據。但如果抽去寫實的背景,把它視為基于人類普遍審美體驗的一首單純的哲理詩,或許有更多的讀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