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傷感實話

傷感實話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4 22:13:26

傷感實話?常聽、也常說:“說實話”、“說句老實話”、“說句實在話”、“說句心裡話”、“咱實打實地說”……延展還有諸如:“咱們都是自己人,就實話實說啦”等等,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傷感實話?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傷感實話(實話說說實話)1

傷感實話

常聽、也常說:“說實話”、“說句老實話”、“說句實在話”、“說句心裡話”、“咱實打實地說”……延展還有諸如:“咱們都是自己人,就實話實說啦”等等。

在講話中,頻繁地“說實話”,用心聽的人們不由自主地會琢磨:“(你)哪一句是實話?”習慣了“說實話”和聽别人“說實話”,就會發現,其實自己說的和别人說的話,其實無所謂是“實話”不是“實話”——不過是強調自己講得确實是“實話”,是一種習慣用語而已。

“老外”們,特别是崇尚“言論自由”國度的老外們,好像對中國人動不動就“說實話”不理解:你說你的呗!還用得着給某句話貼個“實話”的标簽嗎?他們信奉得是:你可以保持沉默,要麼你說的每一句話,都是你想說出來的話,都是實話,你就要為你說的一切話負責任。也有研究中國問題的外國專家,發現中國人是有“兩套語言”的,一套是公開場合用的,一套是私下交流用的,私下交流中,那些貼上“實話”标簽的話大多是“實話”。

國人在社會交往中的語言特色,造成了很多時間的浪費。數十年前上溯更遠,大多數平民百姓時間充裕,可以用來“閑扯”——用不着為自己的話負責任。少數具有“金口玉言”資格的人們同時也處在“禍從口出”人際關系中,是必須要管好自己的嘴巴的。

這樣的語言環境,還造成了判斷一個人說的是否老實話的麻煩,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中尤為突出。在常見的破案影視片中,常見審問者先要對被審問者交代一番政策,勸被審者持“老實交代”的态度,以求“從寬”處理的結果。而在被審者明白政策并表示“老實交代”後,其“交代”是否“老實”,除了他自己清楚,還需要審問者作出判斷。在諸多的可能性中會有這樣一種:審問者如果有既定的讓被審者自證其罪的目的,那麼隻有被審者說的話符合審問者的目的時,被審者才能算是“老實交代”了。由此可能生發更多的麻煩或不幸。

語言是交流的工具。對國人來說,也是生存的一種手段。在長期的封建社會裡,社會中人是被分為三六九等的。人都想往高處走,需要諸多長處,其中之一就是腦袋要聰明還需要用嘴皮子功夫把智慧表達出來。國人誇嘴皮子功夫過人的成語很多,最高評價可算是諸葛孔明的“三寸不爛之舌”?不過,不知道孔明是不是經常标榜自己說的話是“老實話”?

祖國語言豐富。現代人愛用“混”字來說明過日子的狀态。混得好的、混得不好的,都說自己“混得不容易”——這像是大衆老實話。既然是“混”,哪有容易的事兒?既然是“混”,嘴皮子的作用就更為重要,主要是成本很低,收益往往很高。想幹成一件事,把嘴皮子打磨好,在性價比上可為首選。比如騙子。

當大家都發現嘴皮子是混生活利器的時候,同時也發現假作真來真也假的危害。于是,隻好在需要強調自己說的話是實話的時候,再加上“說實話”标簽。

媒體人特别是國家級廣播電台、電視台的主持人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的“幹淨”程度,一直被視為楷模。近些年來,對話、現場直播以及其他需要臨場發揮随機應變的節目增多,他們動不動也會來一句“說實話”、“說句老實話”。初,我還覺得刺耳、吃驚,後來想明白了:就是語言天才,他們接觸到的那麼多的各色人等中,“超人”多了,在那樣的環境中。他們也不可能自始自終妙語連珠,還不能出現吭哧吭哧的“斷片”,情急之中來那麼一句“說實話”、“說句老實話”,也就是起個過渡作用罷了。或者相當于有些不拿講稿“随便講幾句”的人們常用的“這個、這個——啊”而已。再說,這是咱們的語言環境,來一句“說老實話”有什麼不可以呢?再說,在他們還沒“混”到這個位置的時候,不定已經養成這個習慣了。

前些時候,看到電視上有一個長期生活在中國的“老外”,講話時時不時也會來一句“說老實話”。這叫入國随俗,挺親切呢!

語言這東西,形成和衍變,都有一個約定俗成習以為常的過程。就動不動“說實話”等等而言,造成人們溝通交流費時費神的“浪費”也是顯而易見的。随着生活節奏的加速,必然要求大衆交流語言的簡潔明快,國人語言習慣也會随之改變。

實話說,經常“說實話”的人,并不是不愛說實話。當然,他說的也不一定是實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