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玺的礦物學名稱是電氣石,電氣石的化學成分是硼矽酸鹽,碧玺的英語名稱 Tourmaline意思為“混合寶石”,原因是碧玺的化學成分複雜,緻使顔色最為豐富,碧玺的化學分子式為:Na(Mg,Fe,Mn,Li,Al)3Al6[Si6O18][BO3]3(OH,F)4,其中鐵、鎂、锂、錳、鋁等金屬離子可以相互替代,各離子的含量和比例的不同,會直接影響到碧玺顔色和種類的不同:
富鐵的碧玺呈現黑色和綠色;
碧玺原石——電氣石
富鎂的碧玺呈現黃色或褐色;
富锂、錳、铯的碧玺呈現玫瑰紅色、粉紅色、紅色或藍色;
富鉻碧玺呈現深綠色。
五顔六色的碧玺
碧玺顔色越是濃豔,價值越高,其中以蔚藍色和鮮玫瑰紅色碧玺為上品。
在同一碧玺礦物晶體中,由于成分的分布不均勻,也往往會導緻顔色的變化,會出現雙色碧玺、多色碧玺或内紅外綠的西瓜碧玺等類型。
多色碧玺
多色性
碧玺除了具有豐富多彩的顔色外,最為吸引人的還在于它的多色性。手持碧玺對着光線轉動,以不同的角度觀察,碧玺的顔色色調和深淺會随着觀察的角度不同而發生改變。這是由于碧玺擁有較強的多色性所緻。
碧玺戒指
壓電效應、熱電效應
碧玺經過加熱或施加壓力,或者用絲綢(毛料)摩擦,會使柱狀碧玺兩端産生電極效應,一端為正電,另一端為負電,這就是壓電效應、熱電效應。帶電的碧玺會将灰塵或小紙屑吸起來,這也是“電氣石”名稱的由來。
傳說1703年,一個溫暖的夏天,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有幾個小孩在玩荷蘭航海者帶回的石頭。突然,一個小孩發現這些石頭将近處的灰塵和草屑紛紛吸了過去。小孩十分驚奇,便叫他們的父母來看,果然發現這種石頭能吸引或排斥輕物體,如灰塵和草屑等。從此,荷蘭人把它叫做"吸灰石",并被用來清理煙管中的煙灰,它就是“電氣石”。
碧玺吊墜
貓眼效應
碧玺晶體内部會含有豐富的汽液包裹體,且往往呈定向分布,形成管狀包裹體,密集的管狀包裹體對光的反射,會使得加工成弧面形或圓珠狀的碧玺出現貓眼效應。
碧玺手串
電氣石礦物達到寶石級别的就是珠寶界的碧玺,它呈現非常豐富的顔色。近幾年來,碧玺因為它的純淨、色彩,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在珠寶界的地位也與日俱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