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敬一丹亮相某高校進行講座,
身穿駝色外套的她依舊保持着端莊優雅的氣質,
依舊還是一頭标志性短發,利落又幹淨。
作為第一代央視女主持人,
敬一丹的《焦點訪談》《東方時空》多次創下新聞節目的收視紀錄,
如此亮眼的戰績背後,她還有一個身家千億的老公,
這樣一位傳奇主持人到底擁有怎樣的人生?
1955年,敬一丹出生在黑龍江哈爾濱,
她是家中第二個女兒,後來又有了兩個弟弟,
湊成了一個六口之家,父母都有正式工作,生活還算過得去。
在童年時期,母親給敬一丹的影響非常大,
母親的性格雷厲風行,做事十分利落,
而且還是一個非常注重生活情調的人,
家裡常常插着在路邊采來的漂亮野花。
有時候敬一丹跟着母親去鄰居家裡串門,
母親還會嫌棄人家家裡連本日曆都沒有。
在母親看來,生活中很多日子都值得格外記住,
什麼節氣吃什麼,給孩子穿什麼衣服都要提前準備,
一本日曆就是一個家生活上的儀式感。
後來國内大環境發生變化,父母和姐姐都去了幹校勞動,
敬一丹留在家裡照顧兩個弟弟,那時候她也還是個孩子。
她學着母親的樣子給兩個弟弟洗衣做飯,
還嘗試着用縫紉機幫弟弟縫褲子,
卻不小心被弄傷了手指。
母親回來後看到受傷的女兒非常心疼,
對着兩個弟弟說,姐姐受傷都是為了你們兩個,
等你們長大後一定要對二姐好,否則沒有良心。
母親如同家裡的主心骨一樣,也是敬一丹的依靠,
在她今後工作、學習,還有婚姻生活中都受益匪淺。
小時候敬一丹還有一個愛好,就是聽收音機,
那個小小的方盒子就是她對外面世界的所有想象。
17歲敬一丹高中畢業後被安排到清河林業局當知青,
在這裡她第一接觸到了話筒,獲得了當林場播音員的機會。
當時林場有一個五平米的小房間被劃出來做播音室,
從小聽廣播的敬一丹口齒清晰,普通話标準,
成為了林場唯一的播音員,從寫稿、校稿到播音,全都是她一個人完成。
那時林場裡用的話筒産自上海,藍色的底座,
話筒上還包着一塊紅布,再加上一個大喇叭,
就是播音室的全部設備,也是敬一丹第一張播音台。
那時候林場的面積很大,覆蓋了好幾座山,
山間都有林場的員工在工作,廣播成為了唯一的消遣。
後來同事們見到她經常誇她聲音非常好聽,
她逐漸成為了林場的明星。
敬一丹在林場幹了三年,那時候正常的高考已經停止,
表現優秀的工農兵在單位的推薦才能到高校進修,
單位曾經推薦她到大連外國語學院進修,
可惜沒有被審核通過。
直到1976年,國家恢複高考,
依舊工農兵子弟優先獲得讀書的資格,
林業局再次推薦敬一丹到北京廣播學院進修,
也是後來中國傳媒大學的前身,
這次敬一丹順利被錄取,當時并沒有進行考試。
當時廣播學院還有很多高考入學的同級學子,
他們正常讀四年大學本科,工農兵子弟隻需要讀兩年。
原本在林場十分拔尖的敬一丹來到人才濟濟的大學很快被淹沒,
同時她專業上的短闆也暴露出來,
在東北還算标準的普通話,常常被老師抓到不标準的發音。
而且敬一丹不僅要每天抱着字典研究發音,她還要重新學習英語。
剛入校門時,敬一丹隻認識26個英文字母,
完全沒有英語基礎,而同級的大學生都有英語考試。
她幾乎從入校開始就決定了要繼續考研深造,
英語考試成為不得不面對的一項大關。
在廣播學院的兩年,敬一丹的專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同時也更加堅定了她對廣播事業的熱愛。
但英語上的欠缺很難在短時間内提升,
兩年後在報考研究生的考試中,她依舊對着英語試卷一籌莫展,
果然毫不意外地落榜。
這次落榜還讓敬一丹收獲了一段姻緣,
當時還有一個考研落榜的考生名叫王梓木,
兩人因此相識相戀,1981年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王梓木和敬一丹是哈爾濱老鄉,兩人畢業後一起回到老家,
敬一丹進入了黑龍江電視台擔任主持人,
而王梓木則成為了公務員。
婚後兩人工作依舊非常忙碌, 在單位非常受重視,
而敬一丹在工作之餘依舊不忘考研的夢想,
她的時間不是在工作就是在準備考試,
在剛剛結婚的幾年裡,他們根本沒有時間要孩子。
但夫妻倆互相體諒,也互相支持,
從來不為生活上的瑣事計較,向來都是誰有時間誰就多幹一點,
常常是敬一丹回家的時候飯菜已經做好了。
敬一丹一共考了三次,她才終于考上了廣播學院的研究生,
每每提及這段經曆,她都會自嘲太笨了,
殊不知她在基礎較差的情況下,
兼顧事業和家庭,還考上了研究生,
這背後的堅持和辛苦已經是常人所不及。
從研究生開始,敬一丹的事業重心開始轉移到北京,
尤其是1983年研究生畢業後她獲得了留校任教的機會,
而王梓木也因為工作表現優秀得到提拔,
夫妻雙雙來到北京發展,并且逐漸穩定下來,
1986年,他們的女兒王爾晴出生了,變成了幸福的三口之家。
對于敬一丹來說,做母親和做老師都是人生的一大挑戰,
由于她擔任專業播音員的時間并不長,
她常常擔心自己能不能教好學生。
第一次登上講台之前,敬一丹反反複複備課,
即便背得滾瓜爛熟,但她還是緊張到腿抖,
而當時台下正坐着後來的央視主持人張澤群,
多年後兩人還成為了同事。
在家庭方面,工作忙碌的夫妻倆沒有太多的時間給女兒,
王爾晴也從小就養成了獨立自主的性格,
非常有主見,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很強,
從不給父母添亂,穩定的家庭也成為敬一丹事業的動力。
1988年,敬一丹做了一個大膽的選擇,
走下講台,重新回到主播台做主持人。
在廣播學院任教的三年裡,敬一丹常常感到這是一個實踐出真知的崗位,
未能在主播台上積累足夠的經驗,
因此她放棄了相對穩定的大學教師職位,
反而進入到工作節奏很快的央視重新做主持人。
那時候水均益還在海外擔任記者,
白岩松還在《中國廣播報》工作,
就連倪萍都還沒有進入中央電視台,
央視春晚才剛剛舉辦三年。
那時候央視很多節目都還沒有成熟,
敬一丹成為第一批和央視一起成長起來的主持人。
1993年,在央視工作五年後,
敬一丹獲得了第一屆金話筒獎,她的主持風格也越來越穩定,
從容大氣且睿智堅定,央視特意開辦了《一丹話題》。
這是央視第一檔以主持人的名字命名的節目,
聚焦社會問題,反饋百姓真正關心的問題。
這是央視社會新聞評論類節目的試水,
并且放在了黃金時段播出,沒想到收到了熱烈的反響。
一年後,央視成為新聞評論部,同時開辦《焦點訪談》,
将社會新聞的報道變得更加深入,範圍也越來越廣。
可以說《焦點訪談》是《一丹話題》的升級版,
敬一丹依舊是主持人,同時《一丹話題》也停播了,
再加上早上的《東方時空》,央視新聞頻道成為收拾王牌。
這時敬一丹同時擔任多個節目的主持人,
水均益、白岩松等新聞評論員也加入主持人的隊伍,
每個人的風格都不相同,輪班上陣主持。
敬一丹也終于有機會從主持人的角色轉為記者,
她曾經跟着鏡頭到工地采訪受害民工,
還曾經到環境污染嚴重的鄉村河流取樣,
在這群新聞人的不斷追蹤下,很多社會問題得到解決。
這期間,敬一丹連續獲得三次金話筒獎,
并将自己的主持經驗編輯出版成了書籍。
而她在廣播學院的學生張澤群也進入了央視,
起初他在青少年頻道擔任主持人,并且逐漸走上了導演的崗位。
在《東方時空》改版的時候,敬一丹想起了這個學生,
建議他來新聞頻道試一試,這個建議重新點燃了張澤群主持人的野心,
他也成功通過競聘成為《東方之子》的主持人,
之後也成為了新聞頻道的一張王牌。
當敬一丹的學生開始挑起大梁的時候,
便意味着她已經老了,馬上要到退休年紀了。
工作上一直嚴格要求自己的敬一丹并沒有感到年齡的變化,
反而是同事開始越來越照顧她,
一些交通不便、條件不好的外景都不會讓她去。
敬一丹也由此感覺到面臨退休生活的恐慌,
好像即将從忙碌的生活進入到無事可做。
2015年4月30日,敬一丹正式退休,
她非常平靜地主持完最後一期《焦點訪談》,
并祝觀衆勞動節快樂,這是她作為央視主持人說的最後一句話。
随後敬一丹便開始情緒低落,她非常不适應停下來的生活,
開始常常在家發脾氣。
最先感覺她情緒變化的是丈夫王梓木,
這些年在敬一丹成為全國知名主持人的同時,
王梓木的事業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996年,王梓木辭職下海成為華泰保險的掌舵人,
經過二十年的發展,這家保險公司已經成為資産千億的大型集團。
然而夫妻倆的生活并沒有因此奢侈驕縱,
依舊各自忙碌事業,女兒則在國外留學。
王梓木發現敬一丹的焦慮後建議她重新忙起來,
曾經她想寫自己的自傳,但由于工作太忙屢屢放棄,
如今剛好可以提筆寫作,兩人還可以一起回憶往事。
在丈夫的建議下,敬一丹開始創作《我遇見你》,
之後又寫了《我 末代工農兵學員》,開啟了作家的新身份,
同時也适應了退休後的新生活。
退休後敬一丹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和母親相處,
母親的身體不好,2018年查出癌症晚期,開始了漫長的住院治療。
敬一丹寸步不離地守在醫院照顧,卻無法幫母親分擔痛苦,
各種病痛折磨常常讓母親想要放棄治療。
敬一丹想起小時候母親常常插在家裡的紫色小花,
跑了好多花店才找到相似的花,隻為了讓母親開心一下。
2019年,敬一丹生日那天,兄弟姐妹都來到病房,
一面看望母親,一面給二姐過生日,
然而就在她吹完蠟燭沒多久母親便去世了。
2020年,敬一丹專門為母親出版了《床前明月光》,
在書中細細回憶母親的往事,
以及從小到大和母親相伴的歲月。
失去母親後,敬一丹更加珍惜和父親相處的時光,
也是因為要陪伴父親,她缺席了2021《感動中國》的主持工作,
這是她從2002年就和白岩松一起主持的晚會,
即便退休後依然由兩人搭檔主持,
但這一年主持人換成了央視新聞頻道的王甯。
除此之外,敬一丹退休之後還做了很多事情,
她重新回到學校,擔任浙大聞名學院的副院長,
并且經常出席相關各大高校的座談會,
為懷揣播音夢的學子答疑解惑。
敬一丹的女兒王爾晴畢業于英國帝國理工學院,
2011年,女兒與蘇格蘭小夥Nick結婚。
不僅如此,女兒還成為了中國第一個極地導遊。
王爾晴作為富二代、星二代,本可以輕松享受各種優勢資源,
但她卻非常有勇氣地選擇了做非盈利慈善教育,
擔任一家慈善機構的負責人,緻力于推廣文化教育,
她常常和母親一起做公益,幫助貧困地區的孩子們。
敬一丹還現身脫貧節目,讓觀衆關注到邊遠貧困山區的生活,
通過自己的影響力為脫貧做貢獻。
如今敬一丹已經66歲,退休滿六年,
在家人的幫助下,她重新找到了自己的社會定位,
不僅連續出版多本著作,還是公益事業的助力者。
作為央視第一代主持人,敬一丹端莊大方的形象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
作為新聞評論主播,敬一丹堅定、真誠的主持風格也帶給很多人信心,
同時她還有一個身價千億的老公,一個令人驕傲的女兒,
這樣的人生未免太完美了。
文|Nancy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