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各個縣gdp排行榜

各個縣gdp排行榜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6-26 23:28:55

各個縣gdp排行榜(小縣城憑啥跻身大城市)1

圖片來源:晉江市人民政府官網(資料圖)

2844,這是截至2020年底,中國縣級行政單位的總量。在這樣數量龐大且層級分明的行政區劃體系中,有四個縣城的名字今年一夜之間火遍中國。

近日,在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的《2020中國人口普查分縣資料》中,江蘇昆山、浙江義烏、浙江慈溪和福建晉江4個縣級市,因人口數量的觸線,被定義為Ⅱ型大城市。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從小縣城跻身大城市,他們的故事殊途同歸。

改革開放以來,昆山抓住電子信息産業一路狂奔,義烏在全球小商品集散地的光環下越飛越遠,慈溪創造着中國小家電産業的神話,晉江則在鞋服産業上獨占鳌頭。而相同的是,産業與人口的融合共生推動着四座縣城的發展與晉級,也同樣考驗着他們“變大”之後的謀劃與治理。

勃興:特色産業提供發展動力

義烏最近很忙。為了即将揭幕的卡塔爾世界杯, 50天趕工10萬個足球的消息讓義烏人頗為驕傲。據義烏體育用品協會估算,從足球到旗幟、球衣,“義烏制造”幾乎占到整個卡塔爾世界杯周邊商品市場的70%。

各個縣gdp排行榜(小縣城憑啥跻身大城市)2

而臨近“雙十一”,浙江義烏的一大批淘寶店村又進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

周東亮帶領着他的吖萌電子商務公司正在經曆他們在義烏的第9個“雙11”。周東亮十分感慨他們在義烏創業以來,年銷售額從幾十萬到八九千萬元的跨越。

吖萌位于義烏的青岩劉村,在這個被稱作“中國網店第一村”的地方,紮根着各類網店4000餘家,它們日均出單16萬票,年銷額可超70億元。

各個縣gdp排行榜(小縣城憑啥跻身大城市)3

顯而易見,電商興起是這座“世界小商品之都”——義烏發展的重要機遇。

“近年來,随着直播、網店的發展,我們小商品的銷售市場得以拓寬。”在義烏從事零售行業的陳一翰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

但要坐實“世界小商品之都”,隻抓網店顯然不夠,義烏将另一隻手伸向了物流。

各個縣gdp排行榜(小縣城憑啥跻身大城市)4

圖片來源:義烏小商品城官網截圖

入行快遞業6年的趙磊(化名)對此滔滔不絕,他提及最多的,就是快遞單數的激增。“2016年剛入行時,我們公司每天的快遞件數大概為1-2萬,現在每天大概能達到30-40萬件。”趙磊說。

趙磊的經曆,也是義烏的經曆,2014年至2021年,義烏全年快遞業務量從3.6億件快速增長至92.9億件。順着物流的發展,義烏也打開了國際市場,商品出口到210多全世界個國家和地區,市場外向度高達65%以上。

自義烏驅車兩百公裡,便可來到浙江另一個縣級市——慈溪。

各個縣gdp排行榜(小縣城憑啥跻身大城市)5

圖片來源:慈溪市人民政府官網截圖

盡管相距并不算遠,但二者的發展方向大為不同,義烏以小商品輸出為主導産業,而慈溪則是一個傳統的工業強縣。

2021年,慈溪全年GDP達到2379.2億元,其中,工業完成增加值1357.9億元,貢獻GDP超“半壁江山”。

其中,家電産業是慈溪的第一大支柱産業,公牛、方太、先鋒、恒康等一大批知名品牌均安身于此。

“國内50%、全球60%的小家電都來自慈溪。在這裡,總是有人談論着關于慈溪工業的神話。

數據顯示,慈溪市有家電整機企業近2000家,配套企業近萬家,市場規模超過1000億元,以走紅歐洲市場的取暖器為例,慈溪的年産量超過2500萬台,占全國總産量的30%以上。

同為沿海城市,義烏與慈溪雖産業方向不同,但卻在外貿這一方向上你追我趕。2021年,慈溪出口總額1027億元,在浙江全部縣市中排在第二位,僅次于義烏。

“沿海這一地理特點可以為城市的産業發展帶來了便利的交通條件與開放的産業氛圍,以及連接世界市場、與時俱進的競争精神。”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這樣評價義烏和慈溪的崛起。

同樣受益于沿海地理優勢的,還有位于福建東南的晉江。

各個縣gdp排行榜(小縣城憑啥跻身大城市)6

圖片來源:泉州市晉江市人民政府官網截圖

若問起國産鞋服品牌,七匹狼、特步、安踏、361°、鴻星爾克、貴人鳥等必将成為回答者的熱門選項。

但或許少有人知道,這些耳熟能詳的品牌都來自我國東南沿海的小縣城——晉江。

“依托沿海與品牌優勢,其鞋服産業發展獲得産品創新、市場創意、企業運營以及産品市場與原材料來源高度連接世界市場與中國腹地的巨大勢能與内外兩個市場的助力。”柏文喜說道,“晉江以高度的專業化與分工化所呈現出的市場效率孵化,托舉出了衆多的有影響力的鞋服品牌,從而形成了當地主導産業和龍頭産業的比較優勢和行業競争力。”

因此,地處沿海,卻不止沿海。當前,晉江依靠自身的政策助力與鞋服大廠的集體加持,擁有了國家體育産業基地、中國鞋都、世界茄克之都等15個特色産業标簽。其中鞋服産業産值超兩千億、紡織産業産值超千億。

鏡頭轉移到江蘇昆山。

各個縣gdp排行榜(小縣城憑啥跻身大城市)7

圖片來源:昆山市人民政府官網截圖

制造業是昆山之基。2021年,昆山工業總産值曆史性地邁上萬億元大關,形成了兩個千億級産業集群、12個百億級産業集群,擁有産值超億元企業934家。

産業鍊優勢是昆山發展的靈魂所在。昆山市委書記周偉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過,一直以來,昆山的招商思路就是始終堅持“缺什麼招什麼”。

有這樣一段為人稱道的發展故事:為打造電子信息全産業鍊,昆山硬是把一台筆記本電腦拆開,裡面1000多個主要零部件,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招商,招來的企業數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檔次越來越高,産業鍊也越拉越長。

而後,以電子信息、高端裝備主導産業集群為首,平闆顯示、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汽車零部件等一批細分産業鍊條在昆山落成。目前,這裡已吸引78個國家和地區的超9300個外資項目紮根于此,近2300家高新技術企業在此茁壯成長,中科可控、寒武紀等一批前沿龍頭企業紛至沓來。

發轫:從小地方到“排頭兵”

地處内陸,三面群山環抱,地形以中低山和丘陵為主,在義烏,除了甘蔗幾乎沒有适合種植的農作物。

“奔走他鄉,雞毛換糖”是義烏人當時的真實寫照,也是小生意營生在改革前夕的萌芽信号。

1982年9月5日,經過大量的調查之後,義烏縣委開放位于義烏湖清門的小商品市場。随後,義烏縣委、縣政府的一号《通告》問世:“允許農民經商,允許農民進城,允許長途販運,允許多渠道競争。”

各個縣gdp排行榜(小縣城憑啥跻身大城市)8

圖片來源:義烏小商品城官網截圖

随着路邊攤小商販統一搬到政府規範的集市,義烏小商品城也自此創立,并走上了名副其實的“小商品之路”。如今,小商品城逐漸發展為擁有7.5萬商戶,關聯210萬産業鍊中小微企業的商業生态。

根據義烏市市場發展委發布的最新數據,今年1-9月義烏市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2928.73億元,同比增長7.62%。而在電子商務剛剛興起的2010年,義烏電子商務貿易額僅250億元。

慈溪市的興起同樣得益于外向型經濟和鼓勵創業的政策。

1988年,慈溪開始實施國有、集體、鄉鎮、私營“四個輪子”一起轉的發展模式,引發“千家萬戶辦企業,千辛萬苦搞經營,千山萬水闖市場,千方百計創新業”。

次年,外貿、外資、外經三外聯動成為慈溪的外向帶動戰略,對外開放水平逐年提高。

“義烏、慈溪的競争力來源于産業集群化、城鄉一體化和資源配置全球化。”浙江工商大學浙商研究院副院長楊轶清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義烏和慈溪集聚了數十個規模不等的産業集群,其中相當部分産業集群的規模量級和能級居于全國全球前列,産業集群通過集群内共享和協同機制,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單個企業規模和競争力偏弱的難題。

從一座填不飽肚子的“窮縣”跻身全國縣域經濟前列的“排頭兵”,晉江的發展則經曆了一番沉浮。

80年代,晉江鞋服業曾一度依靠代工生産(OEM),但這一同質化的生産模式存在低利潤、缺乏自主權等弊端。

各個縣gdp排行榜(小縣城憑啥跻身大城市)9

随後,“品牌立市”戰略于1998年在晉江面世,千萬獎金落至品牌企業囊中,七匹狼、特步、安踏、361°、鴻星爾克、貴人鳥幾乎都在這一時期形成品牌聲勢。

下一步,是搶占市場。

1999年,安踏率先在國内走起了“名人 央視”的營銷路線,請來“乒乓王子”孔令輝擔任形象代言人。第二年,孔令輝獲得悉尼奧運會男子單打的金牌,安踏順勢名聲大噪。

路徑顯效,晉江其他服飾企業紛紛效仿。特步簽下了演員謝霆鋒,鴻星爾克簽下演員陳小春,貴人鳥簽下劉德華……

名人效應帶動産值飙升,數據顯示,2007年,晉江紡織服裝業産值288.55億元,同比增長22.3%;制鞋制革業産值287.63億元,同比增長33.44%。

日積月累之下,2017年,晉江紡織服裝業産值1124.61億元,制鞋制革業産值1112.85億元,均比十年前增長了近4倍。

而在昆山,當地抓住的除了改革開放的政策機遇,還有大量知青和“三線”企業職工急于返城的曆史機遇。

各個縣gdp排行榜(小縣城憑啥跻身大城市)10

圖片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江蘇總站

于是,在1984年至1992年期間,昆山率先開始了“自費辦開發區”的探索,實現了工業發展的起步。當時,地處上海與蘇州之間的昆山,發揮“東依上海”的區位優勢引進上海的加工廠,又通過“西托三線”引進四川、貴州、陝西、江西等地的三線企業和業務骨幹,順利實現了“農轉工”。1992年,昆山開發區被國務院正式批準為國家級開發區。8年後,昆山成為中國第一個封關運作的出口加工區,當地發展的巨力引擎——電子産業由此迎來關鍵節點。

彙聚:人與業的雙向奔赴

人随業走,城為人興。

慈溪一所學校的教師周女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自己所在的學校前些年學生構成以本地人口為主,近年來,外地學生的比例不斷增加,現在大概占了6成。“外來人口雖然以青壯年人居多,但其中不乏将孩子帶過來讀書的中年人,主要來自于安徽、江西等附近的省份。”

而在晉江,也同樣有一大批年輕人向着當地優勢産業奔湧而去。

各個縣gdp排行榜(小縣城憑啥跻身大城市)11

4年前,出生于1994年的鄭玲放棄了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護理工作,選擇到晉江企業信泰集團就職,去年,她與當地人結婚,決定在此定居。

“潛力”、“氛圍”和“福利”是談到定居晉江時,鄭玲口中的高頻詞。

潛力在于産業發展,氛圍在于文化特征,福利則指向人才政策。

“對于我這樣第一學曆不夠高的人群來說,入職後可以申請人才職稱、享受人才待遇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鄭玲說,“我不是特例,我所認識的在晉江的人,超過一半都是外地人,雲貴川居多,其中也有不少在這裡一路晉升待了十幾二十年的。”

“城市對于年輕人的吸引力,首先在于适宜的生活和居住環境,其次在于給年輕人施展才華、實現理想的機會。”中國文旅創新創業智庫叢書總編張德欣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在有大量産業的地方,年輕人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職業生涯發展的定位以及生存和發展的機會,而這對于年輕人身後的家庭也會産生吸引力,因此,這些對整個城市人口的流入便會産生加持作用。”

無數個像鄭玲一樣的個體彰顯了這些縣城的人口集聚力。

各個縣gdp排行榜(小縣城憑啥跻身大城市)12

數據顯示,昆山、義烏、慈溪、晉江常住人口分别為209.25萬、185.94萬、182.95萬和206.16萬人。

另有媒體報道,截至2020年,義烏、昆山、慈溪和晉江四個縣級市的省外流入人口超過了70萬,在全國處于第一梯隊。

人口集聚也離不開快速發展的縣域經濟。“慈溪和義烏的發展離不開浙江省多年來實施的強縣戰略。”楊轶清說,“鄉鎮一級做強做大,縣域經濟持續發力,而強大的鄉鎮縣域經濟實力,又為城鄉統籌發展提供了相對充足的财力保障。因此,四座縣級市晉級全國百大城市,不隻是縣城,還包括整個縣域的實力。”

這也是中國城鎮化之路最好的印證。

各個縣gdp排行榜(小縣城憑啥跻身大城市)13

義務市民周宇提到,近年來,義烏基建與配套設施提升迅速,随着義烏之心、新光彙等商場落地,義烏人告别了娛樂購物需要去杭州、上海的局面。

昆山的居住條件也随着人口的彙聚同步提升。1992年至2000年,昆山城市發展的重點轉向青陽路沿線,并建設了17個配套居住小區,以滿足産業工人進入的需要。

而在昆山代工企業發展和“低轉高”的過程中,不僅接納了更大規模的産業工人,也需要積極吸引研發人才,于是,昆山繼續推進配套小區建設。截止2005年,已規劃建設19個外來務工人員居住區,建築面積81萬平方米,可容納6萬多人。

博新:“變大”之後的考題

在義烏“玩具論斤賣”的背後,也無人不知小商品産業的低價與薄利。

于是,把小商品做到極緻之後,義烏開始小步踏入升級之路——高端制造業。欣旺達、愛旭等高端制造業企業新能源項目的落地體現了義烏轉型升級的決心。

各個縣gdp排行榜(小縣城憑啥跻身大城市)14

圖片來源:b站@這裡有故事 視頻截圖

早已在制造業上駕輕就熟的昆山則将投身科技創新。

在媒體的報道中曾提到,昆山将構建先進計算産業、生命健康産業、數字經濟産業等多個新興産業集群。其中,元宇宙或将成為昆山的新引擎。據當地媒體報道,11月1日,昆山市政府召開第20次常務會議,審議了《昆山市元宇宙産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會議上發出了這樣的豪言:“讓‘打造元宇宙産業看昆山’成為最強共識、‘發展元宇宙産業來昆山’成為最優選擇。”

這一次,昆山的野心不容小觑。

而在不同的方向上,晉江與昆山走上了同樣充滿野心的創新路徑。“加速布局發展海洋生物、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一批未來産業。”

這是晉江的未來宣言,也是正在落地的實際行動。數據顯示,晉江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已由2019年的115家增長至2021年的409家,預計2022年底可達550家以上。同時,其高新技術産業産值達1659.7億元,占規上工業産值比重提升至24%,已然成為帶動全市創新發展的“領頭羊”。

而慈溪則在小家電“智造”上發力。

2017年8月,慈溪小家電智造小鎮入選第三批浙江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同時也是慈溪市首個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單位。

各個縣gdp排行榜(小縣城憑啥跻身大城市)15

加速家電這個傳統塊狀産業的升級轉型,是慈溪小家電智造小鎮的一大使命。

2021年度,全小鎮企業總産出達91.67億元,其中特色産業總産出達90.26億元,占比98.46%。

同時,慈溪開始搶占新興産業風口,其新能源汽車和高技術制造業開始步入萌芽期。

今年7月份,興瑞科技在慈溪建設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産業基地項目正式開工,吉利汽車也将第一個5G智慧車間:極氪智能工廠設在慈溪。

新産業蓄勢助力四座城市突飛猛進,但小縣城變身大城市,城市發展與治理的難題随之而至。

40多年的快速擴張,土地資源過快消耗。空間規劃,成為新晉大城市亟需解決的問題。

“很多城市病都是城市規劃不合理造成的,其中最核心的問題就是空間規劃。”北京市社科院原副院長趙弘向北京商報記者指出,“要從單核城市向組團城市轉變,也就是在城市的核心區域外圍10公裡、20公裡甚至30公裡的範圍上建設若幹個組團來提升城市的承載能力,容納新的資源集聚,為避免城市病做好空間準備。”

同時,在趙弘看來,與空間規劃相輔相成的軌交建設,也需要四座城市提前做好具有前瞻性的規劃。

“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區别,不僅僅在于人口規模在量上的增加,還包括其他資源的增加帶來的質的轉變,其中交通所帶來的質的轉變是根本性的。”趙弘表示,“原有的地面公交和私人小轎車為主的交通方式,要轉換成以軌道交通為主的空間交通結構,公共交通占主導地位,其中軌道交通要占到一定的比例,才能大幅度壓縮私人小汽車的出行量,并避免城市的交通擁堵,這是大城市發展過程當中的一個内在規律。”

但與此同時,出于量力而行、風貌保護的整體考慮,我國現有建設規劃标準在城市等級方面存在一些限制。

各個縣gdp排行榜(小縣城憑啥跻身大城市)16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2018年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一個城市隻有同時滿足GDP3000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地方一般預算收入300億以上這三個條件,才有資格申報修建地鐵。

“無論是基于行政級别還是基于城市級别的限制,都意味着四座縣城存在着一定的資源配置的缺失。”趙弘指出,“與此同時,産業結構要升級,治理方式要現代化,還要适時引入新産業,提升自身的技術含量、進行更大規模的引資。新城市仍要直面許多規劃與治理的難題。”

步入城鎮化下半場,四座新晉大城市的發展之路才剛剛起步。”


記者丨方彬楠 冉黎黎 袁澤睿

編輯丨吳田田

圖片丨北京商報、義烏小商品城官網截圖、慈溪市人民政府官網、晉江市人民政府官網、昆山市人民政府官網、b站@這裡有故事視頻截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