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弗洛伊德告訴我們什麼

弗洛伊德告訴我們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3 02:59:41

人可以沒有詩歌、音樂和文藝;

人可以沒有道義,沒有好心腸;

人可以沒有朋友,沒有書讀;

但是文明人絕不可以不下廚。

他可以不碰書本,——智慧中總有悲傷;

他可以沒有希望,——欺騙足以毀滅希望;

他可以沒有愛情,——激情背後是頹喪;

但是不吃飯的人哪裡有呢?

——愛德華·R·B·裡頓

弗洛伊德告訴我們什麼(弗洛伊德是如何看待我們吃貨的)1

自從《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自稱“吃貨”以來,這個詞在國人的語境中就再無一絲貶義了,吃貨們迎來了自己的春天:“吃貨”成了一張熠熠閃光的通行證,它讓微博、微信、朋友圈各路曬美食者曬得理直氣壯,讓各種美食雜志、書籍、節目、遊戲、APP層出不窮,讓社會文化潮流觀察者頻頻感歎:“我是吃貨我怕誰”的時代來了。

某種意義上,當下這股鋪天蓋地的美食熱也是一種集體無意識的表現,美食家、美食節目、美食機構們共同把食物變成了一種風尚,一種潮流,大衆在接受的過程中被催眠了,越來越多的人标榜自己是吃貨。

可是我們吃我們的,跟心理學有什麼關系?

有大關系!

我們從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伊德先生的口欲期講起,來看看吃貨背後隐藏的真相。

弗洛伊德告訴我們什麼(弗洛伊德是如何看待我們吃貨的)2

馬斯諾将“吃飽”列為需求的最底層。但如果就此将“吃”看作生存所需,未免太小看了“吃”。“吃”的背後有太多的愛恨情愁。

嬰兒一出生,最初接觸的是媽媽的乳房,通過吃奶來獲得與世界的聯結和安全感。進食會讓我們安全、溫暖、滿足,人們在焦慮或有情緒問題時,會選擇吃東西來緩解宣洩。進食這個行為本身就能起到安撫情緒的作用。

0~1歲的嬰兒完全不能自理,依賴母親或其他養育者生活。“口是嬰幼兒生活和興趣的中心。吃奶是用口,饑餓或者不舒服的時候,用口哭叫;憤怒的時候,用口咬母親的乳頭,抓到東西都往嘴裡塞,這是他的惟一認識世界的手段。”

在嬰兒心中,母親的乳頭或奶瓶的奶嘴很重要,來自父母的關愛使嬰兒感覺到自己被期待、被需要。

弗洛伊德告訴我們什麼(弗洛伊德是如何看待我們吃貨的)3

缺乏足夠的關愛,嬰兒就會感到自己是多餘不受歡迎的,内心充滿焦慮與恐懼。比如母親總忘記喂奶,嬰兒常常挨餓得不到滿足,類似的疏忽會導緻嬰孩産生“口欲期固結”,這個嬰孩終其一生,都在尋找替代性滿足,對挨過餓的情況,這種替代性滿足會體現在吃喝無度上。

含義當然很簡單:儲備脂肪、渡過饑荒,這是人類遺傳下來的動物本能,沒有“母乳”的支持,一個“嬰兒”隻有自身具備了足夠的能量,才可以應付環境的惡劣。

還有别的方面的影響,比如煙酒難戒,難戒的不是煙酒,而是當年吸食不到母親乳頭的恐慌。

還有些人會将口舌之欲“升華”到說話上來。表面上是好說,其實是代替了吃的滿足感。

看了這些,你有get到吃背後的心理真相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