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來了,這就是雪地松鼠!”攝影師劉建忠輕輕地說,相機快門一刻也沒停,追逐着它在草地上的身影。
昨天下午4時30分許,在北京動物園狼館前這片郁郁蔥蔥的小樹林兒,攝影師們終于等來了這個“小明星”——雪地松鼠。隻見它拖着長長的尾巴沿着樹幹“噌”的一下俯沖下來,抱着掉在地上的果胚就開吃。小家夥通體灰白,隻有四肢和耳朵的毛發呈紅色,耳朵比一般松鼠大,配上紅毛,猶如頭上頂着兩堆火焰,煞是拉風。
“這可是稀客,新來的!”幾個常來動物園采風的攝影師一開腔,立即吸引周圍的遊客包将過來。這小松鼠也不怕人,時而在草地上跳跳,時而爬上大樹,一位遊客端來一塑料盒水喂它,它竟懸在半空扒着喝了半天,可愛的小模樣兒圈粉無數。
“這是在這裡混熟了,開始有人它都不敢下來,現在下來一次能在草地上玩一個多小時。”一位清潔工告訴記者,小家夥大概一個月前出現在這裡,不知從何而來,園區飼養員已經注意到它,并提示周圍遊客不要喂食。
雪地松鼠出現在北京很稀罕嗎?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理事、北京黑豹野保站站長李理表示,雪地松鼠并非本地物種。“全球松鼠的種類有200多個,北京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五道眉花鼠,身上長着五條條紋,學名金花鼠;還有一種是岩松鼠,灰色,個頭大,尾巴更大,在城市公園裡常常可見。而雪地松鼠是典型的樹栖鼠種,栖息于山地針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中,常見于東北地區。”
雪地松鼠顧名思義,常出沒于高海拔雪地之中,因此有着天然的保護色,受季節影響,冬毛呈灰或灰褐色,與雪融為一體;夏毛呈紅色,有利于隐蔽在針闊葉混交林中,從而保護自己不被天敵發現。之所以出現在北京動物園,李理猜測,它很可能是逃逸的寵物。“要麼是有人故意放生,要麼是自己逃脫了主人的控制。”李理說。
如今,這隻雪地松鼠已經成為動物園裡的一個小明星,它總是會在固定的時間、在固定區域出沒,不少遊客慕名而來。對此北京動物園提示,公園裡有許多它的食物資源,所以請大家不要投喂,對它來說,餅幹、面包等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過高,可是會導緻它生病。(記者 曲經緯 劉建忠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