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起,陸續有網友發現,百度搜索引擎中網頁“快照”功能無聲無息的消失了,沒有一個官方聲明,這一陪伴大家多年的功能就悄悄的退出了曆史的舞台,取代過去網頁快照功能位置的是一個灰色的小三角箭頭标識,點擊這一标識隻能顯示“收藏”和“舉報”兩個選項。
經測試,即便是直接訪問網頁快照的頁面鍊接也是行不通的,會直接顯示“der error”的錯誤代碼,無法訪問該頁面。搜索引擎百度和搜狗都已經下架了該功能。據悉,網頁快照功能的線下是因為網頁技術發展的變遷。
網頁快照是什麼?這是一種伴随着早期搜索引擎出現的功能,主要是功能是搜索引擎在收錄網頁時,對網頁進行備份,同時将備份内容存儲在自己服務器的緩存中,當用戶在搜索引擎中點擊網頁快照時,搜索引擎就能将當初系統抓取的網頁信息展現出來。網頁快照可以保留一個網頁在修改前的内容信息,早年因為搜索引擎和網頁運行不太穩定,比直接訪問網頁速度更快、更穩定的網頁快照工功能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是随着這麼多年來互聯網技術的更叠,搜索引擎和網頁的運行已經相當穩定,網頁快照功能更多的就被用來“挖墳”,也就是通過這一功能搜索發現某一個人的“黑曆史”。
舉個例子,在“飯圈”中,“挖墳”行為頗為常見,而能夠高效實現挖掘某一明星過往經曆的就是通過網頁快照,在這一功能的支持下,該明星十多年前的互聯網發言都能被查得一清二楚,這其中既包括了該明星沒有删除的内容,也包括已經自行删除的内容,就連已經關閉許久的論壇發帖都能被找到。更令人擔憂的是,曾經多次出現過利用網頁快照等功能進行人肉搜索,侵犯個人隐私的事件,網頁快照也被視為是互聯網黑曆史集中地,一些本人都已經不記得的東西,網頁快照還清清楚楚的記得。從這一層面上來看,網頁快照功能的下架會讓互聯網“考古”黨失業了,但對于個人而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記者随手在百度上查詢,輕易就能找到不計其數的用戶苦惱于網頁快照曝光了自己的私隐,而這一問題在十多年前就被人們讨論過。在2008年,有網友發現自己多年前在網站上留的個人聯系方式居然還能被查到,這名網友認為自己會時不時收到垃圾短信就是因為網頁快照洩露了個人隐私。在2007年,媒體曾經報道過百度快照暗藏诽謗文章,文章當事人索賠15萬元。直到近些年,仍有人在讨論網頁快照是否會侵犯個人隐私、是否存在侵權的問題。
而更為嚴重的是,網頁快照功能曾被不法者用作網絡犯罪。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文書,和網頁相關的案件有十起,比如在2020年10月22日,江蘇省如東縣人民法院就宣判過一起這樣的案子,劉某通過使用、售賣一程序劫持百度快照,發布非法信息,法院審理認定劉某構成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程序、工具罪。
互聯網上并非不存在真知灼見,互聯網記憶也是一代代人寶貴的回憶,它見證着這個世界的時移世易和互聯網世界的滄海桑田。不論是侵犯隐私也好還是網絡犯罪,有錯的并非網頁快照這個功能,而且心懷不軌的人們。對于互聯網記憶,要如何保管,如何展示,或許還需要更多的探索。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沈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