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圖文講解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圖文講解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5-02 21:47:07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圖文講解1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圖文講解2

知識點

一、交流平台

我發現大家交流的是學習古詩的方法,運用它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詩。(1)讀古詩詞的時候, 遇到不理解的字詞, 可以借助注釋理解。(2)有畫面感的詩句, 可以通過想象去體會。(3)多了解一些古代文化知識, 也有助于我們理解古詩詞的意思。

平時學習中,我也有一些學習古詩的好方法,比如: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詩句;有意識地把一些古詩分分類;查一查常被引到古詩中的典故,了解一些曆史故事、古代傳說等;了解一些古詩詞常用的修辭手法等。還有的詩句讓我想起了相關内容,有了一些想法,我就用鉛筆在旁邊做批注。

二、詞句段運用

1.讀一讀,說說下面這段話表達了怎樣的觀點。

仔細讀一讀這段話,很快就發現,花草樹木是這段話的核心。圍繞花草樹木,分别将它們比作“綠色衛士”“城市之肺”,作者要表達的觀點就十分清楚了;花草樹木對美化人們的生活環境發揮着巨大的作用。

2.公交車是常用交通工具,選擇合适的乘車方案,能讓出行更順利、快捷。讀材料,想一想:小林同學家住溫泉鎮,他希望早上9點以前趕到在宋家窪的外婆家, 好跟舅舅一起去爬山。他怎樣乘車最合适?

先運用排除法,将763路排除,因為這趟車首發時間是九點,雖然路程最短,但時間不符合小林的心願,所以排除。然後建議八點前乘坐65路車,從溫泉鎮上車,在四通橋下車,換成常家嶺開往西山口的86路車,在宋家窪下車。

三、日積月累

1.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

上古時期的五金指金、銀、銅、鉛、錫五色。

2.五谷:稻、麥、黍、菽、稷五種谷物。

“五谷”,古代有多種不同說法,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指稻、麥、黍、菽、稷;另一種指麻、麥、黍、菽、稷。兩者的區别是:前者有稻無麻,後者有麻無稻。古代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稻的主要産地在南方,而北方種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無稻。五谷文化舉足輕重,可謂人類文明之起源。據權威資料顯示,人類在數十萬年前的石器上觀察到高粱的痕迹,說明五谷孕育了人類十多萬年。人類将野生雜草培育成五谷雜糧,這不能不說是人類史上的一個壯舉,五谷孕育了人類文明。同時告訴世人,人類與五谷的不解情緣。

3.五音:宮、商、角、徵、羽五個音級。

我國五聲音階上的五個級,相當于現行簡譜上的1、2、3、5、6。古代叫宮、商、角、徵、羽。音韻學上指五類聲母在口腔中的五類發音部位,即喉音、牙音、舌音、齒音、唇音。

4. 五彩:黃、青、赤、白、黑五種顔色。

圖文解讀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圖文講解3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圖文講解4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圖文講解5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圖文講解6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圖文講解7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圖文講解8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圖文講解9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圖文講解10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圖文講解11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圖文講解12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圖文講解13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圖文講解14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圖文講解15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圖文講解16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圖文講解17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圖文講解18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圖文講解19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圖文講解20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圖文講解21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圖文講解22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圖文講解23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圖文講解24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圖文講解25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圖文講解26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圖文講解27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圖文講解28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圖文講解29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圖文講解30

單元知識點

一、字詞盤點

1.字

(1)難讀的字

繞(rào) 慨(kǎi) 藹(ǎi)

(2)難寫的字

:注意右下是“皮”,不要寫成“支”。

:左窄右寬,右邊“廠”下是兩個“土”。

:外面是“衣”,裡面是“果”,不要少寫左下的“丿”。

2.詞

(1)必須掌握的詞

晶瑩 搖籃 壯觀 和藹 半徑 資源 有限

礦物 地質 無私 礦産 慷慨 節制 開采

枯竭 貢獻 毀壞 濫用 生态 設想 例如

基地 破碎 目睹 子孫

(2)近義詞

晶瑩~剔透 交錯~交叉 渺小~微小

恩賜~賞賜 慷慨~大方 開采~發掘

枯竭~幹涸 貢獻~奉獻 随意~任意

溫暖~暖和 合适~适合 順溜~順暢

松散~疏松 舒服~舒适 打算~盤算

笑嘻嘻~樂呵呵

(3)反義詞

晶瑩→渾濁 和藹→嚴厲 渺小→偉大

無私→自私 慷慨→小氣 開采→埋藏

枯竭→充沛 貢獻→索取 投入→支出

溫暖→寒冷 順溜→阻礙 松散→緊湊

舒服→難受 喜歡→厭惡 白霎霎→黑漆漆

盤踞→撤離 險惡→平安 恭敬→傲慢

勁挺→彎曲 勇敢→膽怯 兇猛→溫柔

蕩漾→平靜 風雨同舟→分道揚镳

(4)詞語歸類

①描寫神态的詞語:和藹和親

類似的詞語:

笑逐顔開 喜笑顔開 愁眉苦臉

②含有風雨的詞語:風雨同舟

類似的詞語:

風雨兼程 狂風暴雨 疾風驟雨

③含有日或月的詞語:日月同輝

類似的詞語:

日新月異 日月無光 日積月累

④量詞:

一個晶瑩的球體 一粒種子 一張軟床 一片雪

⑤動詞:

遙望地球 提供礦産資源 毀壞資源 

提出設想 解除幹渴 滋潤心田

⑥修飾詞:

群星璀璨的宇宙 松散的地 溫暖的懷抱 

粼粼的波光 了不起的奇迹

⑦描寫大地的成語:

頂天立地 山崩地裂 地動山搖 春回大地 

大地回春 大好河山 日月經天 江河行地 

山崩地陷 大地春回 寸草不生

二、佳句積累

1.比喻句

據有幸飛上太空的宇航員介紹,他們在天際遨遊時遙望地球,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着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

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大氣層比作地球的紗衣,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地球的美麗。

(2)地翻好,又耙了幾遍,∕耙得又平又順溜,看起來∕好像婦女們剛梳的頭。

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大地比作母親,把“耙得又平又順溜”的土地比作“婦女們剛梳的頭”,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三黑在自己的土地裡認真細緻地勞作的工作态度和深沉地熱愛土地的思想感情。

2.拟人句

(1)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這句話運用拟人的修辭手法,把地球當作人來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地球像母親那樣“和藹可親”地孕育和哺養着人類。

(2)看不見它們的根,山洪湧下的泥埋住了樹的下半截,樹卻勇敢地頂住了它的兇猛。

這句話運用拟人的修辭手法,把樹當作人來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樹的“勇敢”的特點。

3.精彩句

我們盤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綠色的波浪,風一吹,樹梢卷過濤聲,葉間閃着粼粼的波光。

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以及生動的描寫,寫出了環境的美麗與舒适,表達了作者對青山的熱愛之情。

5.含義深刻的語句

(1)隻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别無去處。

“隻有”一詞,突出地表現了保護地球的刻不容緩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2)農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個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鵝,∕一見了水就連頭帶尾巴鑽進水裡。

這句話用一個生動形象的比喻,生動形象地說明了農民與土地關系之密切。

(3)這位普通老人讓我領悟到:青山是不會老的。

“青山不老”指的是我國人民在保護自然、改造山林、綠化家園上的堅強決心以及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

拟人句是考試中的一個常考考點,常見的考查形式有:用拟人的修辭手法寫句子。

三、考試熱點

1.《古詩三首》一課,常以課文内容填空或默寫的形式考查。

2.《隻有一個地球》一課,第1、2自然段常以課内閱讀的形式考查。

3.《三黑和土地》一課,課文中的幾處比喻句,考試時常以仿寫句式的形式考查。

4.《青山不老》一課,第3、5自然段,常以課内閱讀的形式考查。

5.第六單元的習作是學寫倡議書,在課外閱讀題中常以寫建議的方式考查。

四、“1 X”閱讀

推薦篇目:郭以實的《鳥兒的偵察報告》

推薦理由:文章以童話的形式,用鳥兒給“我”發回的幾份偵察報告貫串全文,借鳥兒之口訴說了鳥類遭到人類迫害的種種情形,形象地展現了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嚴重破壞帶來的令人心痛的惡果,警示人們要保護環境。

閱讀方法:這篇文章可以和本單元的其他幾篇文章進行對比閱讀。從内容、題材、寫作方法、主題思想等幾個方面比較它們的異同,從而讓學生明白保護環境、保護地球、保護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我是超人老師,每天為大家更新小學、初中資料。如果覺得好的話,記得關注我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